宦官与宋神宗哲宗两朝政治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ye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宦官,是中国古代皇权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帝王所在的宫廷,毫无疑问是历代王朝政治的心脏地区。宦官作为宫廷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与皇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发挥着不可忽视的政治作用。因此,对宦官及其制度的研究,便可以作为解剖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一个很好的视角。从宦官这个侧面,可以更深刻、全面地观察和剖析古代宫廷政治和古代王朝政治的运作。本文选取神宗和哲宗两朝的宦官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宦官群体在熙丰新法、新旧党争中的活动,来论述宦官在北宋中后期的政治作用,力争展示出在神宗和哲宗时期,处于内廷重要机构的宦官群体,究竟是如何走出宫廷,走向朝堂,作为皇权的一种特殊延伸和工具,活跃于变法与党争之中的。神宗和哲宗时期的政治,是紧紧围绕着熙丰新法和新旧党争发展的。神宗即位伊始,整个王朝就被积重难返的内忧外患层层包裹着,积贫积弱的大环境,使得神宗不得不任用王安石,推行新法来拯救时弊。但是,伴随熙丰变法而来的,却是蔓延几十年的新旧党争。在此期间,无论是力推新法的神宗和哲宗,还是主张废除新法的太皇太后高氏,都需要在宫廷与朝堂之间加强联络与控制。于是,他们都将目光投向了宦官,尤其是重视使用那些身处重要机构的亲信宦官。神哲两朝被帝王倍加重视的宦官,在这一历史时期有着自身的特点。他们不仅具有宋代其他时期宦官对皇帝的亲从性,而且此时宦官所掌控的宫廷机构规模庞大、人员众多。身处入内内侍省和内侍省、御药院、内东门司、皇城司等宫廷机构,以及地方各路走马承受、兵马都监等重要职位的宦官,其实际职权是非常大的。宦官职权的重要性,在神宗和哲宗两朝这样政局起伏不定的时期,表现得更为突出。神宗、太皇太后高氏和哲宗,都是根据自身的政治需求,让自己的亲信宦官居于那些重要机构和职位,来达到他们各自的政治目的。神宗时期,神宗选用李宪为走马承受和御药院勾当官,多令其担任熙河开边之事;以王中正为斡办御药院,前去推行保甲法;任用石得一为斡办皇城司来监察京城官民;命宋用臣为御药院勾当官,来主管各项修城导河等大工程。不论是熙河开边、推行保甲法,还是监察皇城、修建工程,宦官在神宗时期的主要活动归根结底都与“富国强兵”的新法政策息息相关,所以这一时期四位重要的宦官可谓是神宗推行变法的有力工具。太皇太后高氏垂帘的元祐时期,一心想要革除新法的高氏便令心腹宦官陈衍、梁惟简总领内东门司等宫廷机构,用以保持和旧党重臣之间的信息沟通。正是宦官陈衍和梁惟简的牵线搭桥,才促使旧党势力迅速占据优势,使元祐更化进行得更加顺利。八年之后哲宗亲政,志在再续父志的哲宗为了绍述新法,而重用新法代表人物宰相章惇。章惇则重视利用郝随、刘友端和梁从政等哲宗宠信的宦官,一起打压孟后等旧党势力的代表。元祐年间追随高氏的陈衍、梁惟简、梁从吉,以及哲宗绍圣亲政之后打压旧党的郝随、刘友端、梁从政等宦官,都是叱咤于党争的重要力量,所以都充当了新旧党争的利器。通过对神哲两朝宦官群体的研究,可以看出:宦官在当时的政治斗争当中,始终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们既是推行熙丰新法的工具,又是加剧新旧党争的利器。但究其实质,都还只是皇权的一种延伸。在整个神哲两朝,虽然宦官干政也带来了些许负面影响,但是并未形成“阉祸”,从整体上来看,两朝宦官群体所发挥的政治作用,大致上是比较健康的。
其他文献
辛集市安古城村地处辛集市中心,西邻迎宾路,北距307国道3公里,南距石德线4公里,是辛集市经济较发达、村民较富裕的村。全村有3960口人,是省、市、县三级命名的“文明村”。自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期刊
最美是呼伦贝尔  “江水长,秋草黄,草原上琴声忧伤……”一曲悠扬的《鸿雁》总会让人眼前浮现这样一副优美的景象:广袤无垠的草原上镶嵌着纵横交错的河流,成群的骏马在河边低头觅草,蒙古包前的牧马人拉着老旧的马头琴,遥望着草原尽头松涛激荡的林海。现实中,正是在内蒙古东北部看到的人间天堂——呼伦贝尔。  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中国最大的草原,因为境内有两个湖泊呼伦湖和贝尔湖而得名。 31个少数民族,各具特色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人武部部长郜仲华,按照胡主席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的重要指示要求,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凡的业绩,被广大干部职工视为“心中的
中国的石刻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东北地区的古碑,虽然在数量上远不如中原,但镌刻着女真族文字的古碑,在全国却是绝无仅有的。“大金得胜陀颂碑”一千年到五百年前黑龙江地区女真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