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61年独立后,坦桑尼亚(当时称坦噶尼喀,不包括桑给巴尔岛)和其他非洲国家一样,都面临如何在后殖民时代谋生存、求发展的难题。坦桑尼亚是一个农业大国,95%的人口依靠农业为生,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对整个国民经济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乌贾马运动时期是坦桑尼亚农业社会变化最大的一个时期,奠定了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农业发展模式。尼雷尔先后推行了建立乌贾马村、工业化、国有化、官僚基层化等社会主义措施,客观上刺激了农业生产,农产品出口也迎来了一个历史高峰。然而农业增长的同时,工业对农业外汇收入的依赖越来越大,城市化进程使城乡矛盾日趋加深,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的矛盾也日益明显。70年中期至80年代初,不利的外部环境以及国内政策引发了农业经济的衰退。1973—1974年、1979—1980年两次大规模干旱使得坦桑尼亚出现农业歉收的情况;东非共同体的解体以及与周边国家的交恶,使坦桑尼亚失去了很多重要的贸易伙伴;最为致命的是石油危机所导致的全球经济衰退,一方面使农产品赚取的外汇缩水,另一方面国际援助大幅减少,对农业依赖外资的坦桑尼亚造成了最严重的负面影响。80年代初,坦桑尼亚首先从国内开始经济改革,改变70年代片面注重工业发展、忽视农业发展的国内政策。但改革过程十分曲折,尼雷尔仍然希望在社会主义体制下进行有限的改革,避免农业社会的分化;可是掌握国际资本的IMF、世界银行以及西方世界希望推行市场化、自由化。坦桑尼亚迫于压力,走上了市场化、自由化的道路。经济自由化缓解了政府短期财政压力,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从乌贾马时期就暴露出的很多与农业有关的问题,人口占多数的农民并没有分享到改革的实际成果,而这也引发了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坦桑尼亚“减贫”政策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