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移民与文化调适——宁夏吊庄移民的社会文化适应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jack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宁夏吊庄移民规划,使得那些居住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西海固地区的大量回族群众,搬迁到了宁夏北部易于得到黄河灌溉的地区。通过移民搬迁与安置,不但解决了西海固地区大量回族群众的生计问题,还对于改善迁出地的生态环境以及开发宁夏北部黄河灌区边缘地带的生态资源起到了积极作用。吊庄移民工程,使得大量回族群众离开了他们生息繁衍的西海固地区,来到了陌生的而能够使他们更好地生存下去的地方。伴随着这样的移民搬迁,回族群众的生活文化,必然要在迁入地有所改变,一定存在着文化适应的情况,由此,才能更好地融入迁入地的社会生活之中。然而,从人类学角度对宁夏吊庄移民的社会文化适应问题进行深入挖掘的成果还非常少见,这不仅是宁夏吊庄移民问题研究的一个极为薄弱的环节,还是从人类学角度研究西北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状况的一个可谓不小的遗憾。  面对上述状况,本文从宁夏已经建成的20多处吊庄移民点中选取了一个较具代表性的吊庄移民点——银川市辖的“芦草洼”吊庄(兴泾镇)作为个案,运用文化适应、族群认同、文化变迁、再社会化等人类学重要理论,以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口述等人类学研究方法,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在描述该吊庄移民群众20多年的社会文化适应历程的基础上,来揭示宁夏吊庄移民的社会文化适应到底体现在哪些具体方面,他们是如何进行调适的,调适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采用从物质文化到精神文化的逻辑顺序,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吊庄移民社会文化适应的具体内容。  第一,探讨了从搬迁之初到“吊庄”整体移交属地管辖之后,“芦草洼”吊庄移民的生产活动与经济方式的调适历程。来到吊庄后,移民群众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迁入地生态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也是吊庄移民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态移民形式所具有的重要特点。吊庄的建成,不但达到了扶贫的目的,还产生了重要的生态效益。随后,移民开始了在农业生产方面的调适,他们从不熟悉银川地区的精耕农业,到最终适应了这样的农业生产方式。而且,“吊庄”内部农业生产方式的调适呈现出较大的不平均性,一部分拥有足够土地及经济基础的村民可以从事诸如种植蔬菜、养殖牛羊等经济附加值较高的农业生产形式,但是另一些村民只能依靠种植传统农作物或者出外打工维持生计。此外,吊庄移民的生产方式还不断得以拓宽,由于吊庄离城市较近,城市不仅为移民提供了大量打工机会,而且还使得移民群众的生存成本不断攀高,在城市的“诱惑”甚至“逼迫”下,吊庄移民还出现了进城打工的极度高涨。随着“吊庄”小城镇建设步伐的逐步加快,也为移民群众从事个体经营、农产品生产加工等经济方式的进一步转变提供了新的契机。  第二,在与长江三峡移民的社会文化适应进行对比的基础上,从生态条件、语言、服饰、饮食、居住、婚丧礼仪等生活文化角度描述了吊庄移民的生活适应状况。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移民群众已经彻底适应了迁入地的气候条件等生态环境。此外,吊庄在与迁入地银川市的文化融合过程中,移民原有的饮食、服饰、居住、婚姻、丧葬、语言等生活习俗开始发生变迁,尽管这些生活文化己出现了被迁入地(川区)文化同化的迹象,但是由于一些习俗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它们还没有被彻底同化,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移民原有的文化模式。  第三,通过对吊庄移民生产(生活)观念、生育观念、教育观念的变迁等问题的探讨,展现了移民内心深处对于所处社会与自然环境的适应结果,并进一步分析了促使吊庄移民观念发生变化的影响因素,以及他们在面对日益变迁的社会环境时所具有的真实心理状态。  第四,讨论了吊庄移民在宗教文化方面的调适状况。伊斯兰教教派问题是吊庄移民宗教文化适应的重要内容。移民搬迁使得那些居住在老家不同乡村的移民聚在了吊庄,由此就使得原有的宗教教派格局在吊庄里被打乱了,出现了不同教派的村民混杂居住的状况,使得“吊庄”内部的宗教教派之间出现了由平静到冲突再到平静的这样一个动态过程。但是,最终由于国家政策、移民社区文化氛围的变迁以及“吊庄”内部经济的发展等因素使得移民在伊斯兰教教派等文化现象上不断相互适应,并最终出现融合的状况。  第五,讨论了吊庄移民在社会文化适应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以及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由于川区居民的文化中心主义,以及部分吊庄移民在文化调适过程中出现的不适而干出的一些不法行为,使得许多吊庄移民受到川区居民的偏见与歧视。此外,由于人口迁移网络的逐渐形成,使得来到吊庄的流动人口越来越多,由此引发了流动人口与吊庄里的有户居民之间族群关系日益紧张,犯罪活动不断增多等严重社会问题,为吊庄乃至整个银川地区的社会稳定埋下了深深的隐患。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分析,本研究发现“吊庄”内部社会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是:吊庄移民还没有彻底融入到迁入地的社会生活之中,移民的社区文化尚未形成,从而对移民的社会控制出现松弛的状况。  经研究,本文得出了如下一些结论:1.吊庄移民与三峡移民在生产方式、生活习俗、社会关系网络、精神文化等文化领域的适应方面具有诸多不同之处。2.吊庄移民的社会文化适应是处在“多元”与“同化”之间的状态。由于吊庄是一个完整的移民社区,而且移民搬迁时间还不长,使得移民的文化事象并没有被完全“同化”,甚至在一些方面仍然保持着“多元”的影子,但是“同化”是必然的,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而已。3.吊庄未来的生态环境与移民的进一步文化调适密切相关,甚至也可以说移民的社会文化适应状况决定着宁夏吊庄移民工程的成败。  本文的学术意义:  1.探讨了吊庄移民的社会文化适应问题,不仅填补了宁夏吊庄移民问题研究的相关空白,还是采用文化适应理论研究西北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个案。  2.提出了宁夏吊庄移民工程的成败与移民的社会文化适应密切相关这样一个重要论点,对于丰富并完善生态移民理论具有重要意义。3.对宁夏吊庄移民20来年的文化调适历程进行了深刻剖析与理论反思,为验证并丰富文化适应理论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研究个案。  本文的创新之处:  1.从选题来看,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另辟蹊径,以移民的文化适应问题为切入点探讨了西北少数民族(回族)的文化变迁问题,并进一步剖析了其中蕴含的文化变迁动力。2.从研究方法来看,本文主要使用口述法,让移民群众自己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一改过去许多移民问题研究成果采用宏观普查所存在的不足。3.从研究内容来看,本文以一个移民镇的社会文化适应状况来透视宁夏吊庄移民这一移民类型所具有的普遍状况,对于改变以往相关成果存在的“大而全”但不够深入的弊端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期刊
虎头鲨鱼是由国外引进的暖水性鱼类,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能高密度养殖的优点。我们于2000年5月底从福州创丰养殖有限公司引进,在邵武市永宁山水库试验网箱养殖虎头鲨鱼,取得比较理想
为探讨壮禾增浸种培育壮秧的生理机制 ,本文比较了用壮禾增浸种和用清水浸种对水稻种子生理特性、萌发和成苗等方面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在秧苗素质上的反映 ,分析了浸种时间对
近期我开设了一堂高二哲学《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的公开课,课堂上学生们的表现十分精彩到位,学生的知识掌握清晰牢固,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这不禁让
期刊
本研究以两个时期(1980年、2007年)收集的来自云南15个州、市有代表性的601份水稻农家品种为试验材料,在云南西双版纳和海南三亚种植鉴定,调查记载了播抽历期、株高、穗长、
期刊
在相同的种植条件下研究了 8个不同烟草类型共 47份烟草基因型的种子含钾量、千粒重及种子含钾量和千粒重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各烟草类型之间种子含钾量差异达显著水平 ,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社会文化越来越趋向多元化,文化的更新转型也随着信息流通的发达日益加快了脚步,各种文化的发展都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而高校音乐在这样复杂的现
公司人格独立制度和股东有限责任制度作为公司法人制度的两大基石,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同时,其缺陷也暴露无遗,即:无法对股东形成一种有效的监督和约束,因而无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