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枝菌根对青钱柳生长和次生代谢的影响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hu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是我国特有的木本药用植物,其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三萜类等次生代谢物,具有重要的保健价值。然而,青钱柳人工栽培过程中肥料的施用(尤其是氮肥),虽然促进了生长和提高了叶生物量的积累,但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植物次生代谢物的含量,影响了原材料的品质。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是广泛与植物根系共生的菌根真菌,它促进植物生长并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植物体次生代谢物的合成和积累。为了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同时平衡青钱柳药用人工林产量和品质间的矛盾,本研究利用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来改善药用植物的生长和提高次生代谢物产量。试验以青钱柳天然林下接种土对当年生青钱柳无菌苗进行接种试验,研究AM真菌对青钱柳生长特性、生物量积累、植物组织C、N含量、矿质养分吸收、次生代谢物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接种菌根后,青钱柳苗的苗高和地径生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自8月到10月的苗高总生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地径总生长量与苗高类似,但是直到9月份才达到显著差异。试验组苗高和地径的净生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苗高净生长量大致为:8-9月>9-10月>7-8月>接种-7月。试验组地径净生长量趋势与苗高表现一致,但对照组在8-9月的净生长量低于9-10月。(2)接种菌根后,试验组的青钱柳叶部的N含量(27.87 mg/g)、K含量(7.48mg/g)、Ca含量(26.63 mg/g)、Mg(2.82 mg/g)高于对照组,N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青钱柳根部P(1.51 mg/g)和Mg(2.86 mg/g)含量最高。接种菌根后,试验组青钱柳茎和叶的N含量、根和茎的K含量、茎的Ca含量以及茎的Mg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所以菌根真菌可以促进青钱柳苗对矿质养分的吸收。(3)接种菌根后,青钱柳奎宁酸、总黄酮、黄酮类单体(奎宁酸、槲皮素、山奈酚)的含量差异不显著,并且接种后试验组青钱柳根部的槲皮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接种菌根真菌抑制了槲皮素的积累。接种菌根后,青钱柳茎部总三萜、叶部的Pterocaryoside B、Pterocaryoside A以及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呈现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青钱柳茎部的总三萜含量和叶部的三萜类(Pterocaryoside B、Pterocaryoside A、齐墩果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应含量分别为3.74 mg/g、0.26 mg/g、0.09 mg/g、0.05 mg/g。菌根真菌对三萜类含量影响较大,对黄酮类含量影响较小。(4)接种菌根后,青钱柳叶部奎宁酸(0.87 mg/g)、槲皮素(0.32 mg/g)、山奈酚(0.65 mg/g)产量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不显著。青钱柳茎部的奎宁酸、槲皮素、山奈酚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接种菌根后,试验组青钱柳叶部三萜类化合物(Pterocaryoside B、Pterocaryoside A、齐墩果酸)的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叶中阿江榄仁酸产量仅在试验组检测出为0.11 mg/g,叶中青钱柳酸B产量两组差异不明显。接种菌根真菌可显著促进青钱柳相应部位黄酮类和三萜类产量。(5)接种菌根后,试验组青钱柳根部山奈酚与C/N、叶部奎宁酸与C含量均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青钱柳各部分黄酮类化合物与N含量相关性不明显。试验组青钱柳各部分三萜化合物与C、N、C/N的相关性不显著,而对照组青钱柳叶部Pterocaryoside A与C含量呈现显著负相关(P<0.05)。(6)接种菌根后,试验组青钱柳叶部的山奈酚与K元素的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试验组青钱柳茎部的槲皮素和K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而同一部位的山奈酚和Mg含量呈现负相关。试验组青钱柳根部的总黄酮和奎宁酸均与P、K、Ca、Mg的含量呈现正相关,但差异不显著。接种菌根后,试验组青钱柳的茎部与根部的齐墩果酸分别与P含量、Ca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富营养化水体中轮虫群落生态结构影响以及生活史变化,本研究分别进行了野外实验和室内试验。野外实验主要通过研究安徽巢湖支流双桥河的底泥疏浚工程对轮虫群落生态结构的影响以及研究轮虫对河流水质监测的响应作用,主要对比分析双桥河底泥疏浚前后水质理化因子指标变化、轮虫群落生态结构及其生物多样性浮动变化、轮虫密度、生物量与水环境因子间的关系,评价双桥河底泥疏浚工程对富营养化水体的效果和轮虫群落生态结构的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愈加显著。全球生态系统氮循环受到人类工农业生产活动影响,陆地生态系统氮沉降量增加迅速,导致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受到限制。凋落物是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物质和能量的主要来源,凋落物分解过程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循环的关键和中心环节,对增强土壤生产力、调节能量流动与养分平衡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森林凋落物分解及其养分释放动态,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具有极其重要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世界重大植物害虫之一,于2018年末入侵我国境内,对我国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造成重大挑战。随着化学农药大量使用,造成草地贪夜蛾对化学药剂的抗性增长迅速,且破坏生态环境,对害虫天敌和人同样具有危害性。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作为一类广谱性昆虫病原真菌,对环境友好,且宿主不易产生抗性,对温血动物无害,是理想的生防药剂。为
克氏原螯虾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养殖虾品种之一,开展克氏原螯虾免疫与发育调控机理研究对于提高其抗逆能力和养殖产量及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YPEL蛋白是一种在真核生物中具有高度保守性的锌指结合蛋白,广泛参与多种细胞的生理过程,但其在甲壳类动物先天免疫反应中的功能尚不明确。本实验克隆了YPEL蛋白家族中的Yippee-2和Yippee-5两个基因,并探讨了它们对克氏原螯虾先天免疫反应的影响,取
古树名木资源不仅是自然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发展和人文历史的典型代表,作为普通自然之物,古树名木历经千百年的沧桑和考验,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忍不拔的品格不由地让人心生敬畏。此外,古树名木还是优良的种质资源基因库,是林木资源中的精华,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人文景观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因此,保护古树名木资源对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城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金寨县古树名木资源为研究对象,在
近年来,随着北京市一系列水环境治理措施和再生水的源源补给,北京西南部房山区的"母亲河"大石河等11条河流重现生机,水质得到明显改善。这成绩背后,离不开高科技环保企业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创新研发的新型低碳振动MBR技术的"贡献"。作为我国MBR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的开拓者,碧水源近年来围绕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对新型膜技术研发攻坚克难,并取得重大突破。以无曝气振动MBR膜生物反应器为代表的新
期刊
随着文化自信理念的深入人心,人们开始追求公共空间的人文化与独创性,而最能够代表城市中的公共空间的标志就是公园,其发展与城市文化的传承、创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城市对本土文化积极地进行实践,以此引导人们产生对本土城市文化的价值肯定。但城市公园景观某些方面仍难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缺乏文化的良好表达与形式创新。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无锡锡惠公园的调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居住区生态环境意识有了显著提升。我国经济提升迅速带动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而这些老旧小区景观生态环境和宜居度已严重不满足人们日益发展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城市老旧小区景观改造项目能够提升居住区整体居住环境改善城市风貌,提高城市景观质量和形象,同时也能促进房地产行业可持续性发展等重要意义.本文以黄山市老旧小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调研分析和老旧小区建设单位对接具体情况等方法
伴随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近些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乡村将旅游业作为自身发展主导产业。旅游型乡村作为一类特殊的乡村类型,具有独特的资源、产业、文化、景观及诸多发展优势,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特色不足、缺乏规划、管理弱化等问题。共生理论阐释了现代社会中许多复杂系统的演进机制,景村共生即景区与乡村在各类要素交流下,形成协同发展、共同进化的系统,本文试图在共生理论框架下探索旅游型乡村景村共生的内涵与路径,并据此提出相
目的探讨红外线灯照射对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江西省九江市中医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加用红外线灯照射,比较两组切口愈合情况、患肢肿胀程度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肢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