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柴达木盆地周缘中小盆地(包括苏干湖盆地等)是中国西部潜在的油气资源战略接替区,前期工作揭示了在苏干湖盆地发育具有一定生油潜力的中生界烃源岩。但有关苏干湖盆地及其周缘沉积特征和沉积环境的认识相对较少,制约了油气勘探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本文通过野外露头观测、钻测井资料分析以及地球化学测试等技术手段,初步落实了苏干湖盆地及周缘侏罗系的沉积体系和沉积环境,为今后的油气勘探提供了依据。研究表明,苏干湖盆地早中侏罗世发育扇三角洲-湖泊沉积,晚侏罗世发育辫状河,物源主要来自北部祁连山;赛什腾山南缘中侏罗世发育沼泽-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富含煤层,物源来自西北和东北;冷湖一带早侏罗世主要发育湖西山组深湖-半深湖沉积,物源可能来自西北部阿尔金山附近。通过露头观察、钻井地层划分与对比以及地震地层学研究,初步落实了研究区侏罗系残留地层分布:下统主要见于冷湖构造带和向阳煤矿;苏干湖盆地中部凹陷苏参1和苏探1钻井揭示中上侏罗统;赛什腾山南缘和向阳煤矿出露中侏罗统含煤地层;上统见于赛山南缘结绿素等地区。残留地层分布可能受控于燕山构造运动。泥岩样品沉积地化分析显示研究区侏罗纪整体为还原环境,不同采样点样品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具有相似性。构造-沉积演化分析表明,早侏罗世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初始断陷,湖盆沉积中心位于冷湖一带;中侏罗世柴北缘开始处于伸展型拗陷盆地的沉积环境中,沉积范围扩大,沉积中心向东转移,中侏罗世后期(对应于大煤沟组七段)湖泛形成大湖盆。侏罗系烃源岩主要发育于大煤沟组五段至七段湖平面上升时期。苏干湖盆地及周缘侏罗系烃源岩总体评价为中等-好,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型及Ⅲ型,已经成熟并开始大量生烃。油气储层岩性主要为岩屑砂岩,变质石英岩岩屑为主,储层致密,孔隙度小于10%,储集空间类型为剩余粒间孔和粒间溶孔,储层含油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