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戏”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lhzl_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戏曲中敷衍庄周故事的道教神仙戏称为“庄子戏”,其体制包括杂剧和传奇。戏曲文学多重视场上表演而轻视文本,故而迄今留存的“庄子戏”文献资料较少,仅存元杂剧《老庄周一枕蝴蝶梦》、明杂剧《逍遥游》、明传奇《蝴蝶梦》等几部作品。宋金元以来古典戏曲中的“庄子戏”在文学史上是以道教神仙戏的面貌出现,“庄子戏”中的主人公庄周与诗文中所体现出的逍遥洒脱的哲人形象不同,具有世俗化的特点。它以恢诡憰怪的《庄子》寓言为蓝本,创造性地敷衍庄周故事,表现出奇幻化的特征。“庄子戏”在敷衍故事时因戏曲体制的要求而常常将《庄子》寓言进行杂糅化处理,表现出内容上的丰富性。世俗文学“庄子戏”不断地被创作者投诸民间舞台进行表演,在市民生活中流传衍变。受到作家主体思想和社会时代环境的影响,“庄子戏”在主题、情节和形象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表现出从重视道教思想的宣传转向作家自我主观情感的抒发,从底层的市井创作到文人士大夫案头文学的转变,从单薄的角色塑造到多层次展现人物性格矛盾冲突的发展。“庄子戏”多以“庄周度脱”为主要情节展开铺述,在神道戏中有独特价值:展现现实世界与虚幻神仙世界相结合的亦真亦幻;通过描摹庄周对逍遥自在神仙世界的向往反衬出礼崩乐坏的世俗社会,揭示作家劝世讽谏的主题;在主要情节中加入诙谐幽默的内容并且以大团圆结局全篇,体现出“庄子戏”的喜剧效果。此外,“庄子戏”是戏曲作家对《庄子》的接受,由于创作者是以市井百姓为接受对象往往表现出与文人士大夫对《庄子》接受的不同,它用贴近平民生活的方式将庄子带到民间普通百姓的世界里,体现出对《庄子》接受的别样面貌,在庄学史上具有特殊意义。
其他文献
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云南普洱季风常绿阔叶林主要物种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及其组分浓度、分配和季节性动态在林冠层、亚冠层和林下层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亚冠层中
中华民族在长期稳定发展的文明中,造就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平和中庸的人生态度和循环辩证的思维方式。在中国古代绘画创作中渗透着关注现实、热爱生命的人文精神。文章通过
牛郎织女故事和七夕节日的融合,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独具文化特色的七夕文学。二者的结合,不仅为七夕文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彼此的发展演变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本文分析了在经济全球化市场背景下处于设计劣势的中国文具产业现状,提出了注重设计的必要性。并根据对国内外文具产品实例的研究,就文具设计的趋势和设计理念进行了探讨。
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的功能文体学,是文学文体学众多流派中最具影响力的流派之一。功能文体学主要从韩礼德提出的三个元功能角度来分析语言,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气候特征以及生土材料分布的广泛性造就了生土建筑类型的多元化,集生态、艺术、文化、技术、人文等方面于一身。本文以汶川萝卜寨为例,
在儿童文学领域的各种体裁样式中,童话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最具儿童文学特点。民间童话则并非构造纯粹的虚幻境界,它是借助想象,将神奇因素引入普通人们的生活
小学班主任应加强学习,深入了解学生,通过激励制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Primary school teacher should strengthen learning,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students
汉赋是汉代代表性文学,历来研究者颇多。古往今来的学者对汉赋研究论述可谓汗牛充栋、不知凡几。我在前贤先辈以及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中得到启发,如果从汉赋的文本出发考察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