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小波变换的序列图像压缩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long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图像编码技术的发展,小波变换已被应用于三维序列图像的编码。传统的基于DCT变换和运动补偿的序列图像编码缺点很多:首先,由于运动补偿是分块进行的,如果提高压缩比,必然使预测误差不准确,从而造成恢复图像中有明显的块效应;其次,当帧间运动变化很大时,预测效率下降很多,使编码压缩比不高,不适于低比特率的应用。后来,也有利用二维小波变换刻划帧内信息特点,而用一维小波变换刻划帧间信息特点的准三维小波变换,但这种变换结构帧内变换和时间轴变换是相互分离、互不影响的,由此导致它们对帧内小波图像系数和帧间系数的关系缺乏统一的描述。本文则是研究了一种基于三维小波变换和分级三维零树的图像编码方案,真正将图像信号作为三维信号,按三维空间的正交小波基展开,摆脱了运动补偿,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三维小波变换编码方案。这种方法与前述编码方案相比在相同压缩比(特别是高压缩比)的情况下恢复图像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
其他文献
滤波器组的作用是把时域信号在频谱意义上分散成若干个子带信号,它是感知编码器进行子带编码的基础.应用于音频编码的滤波器组在结构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正交镜像滤滤器组(QMF
随着无线通信系统用户数量和各种新应用的迅速增加,用于无线通信的频谱资源在未来将变得越来越稀缺。作为解决频谱资源稀缺性最有前景的发明之一,认知无线网络配备了多种灵活的
该文针对全光网的网络结构以及网络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和光器件进行了系统分析,这些先进的光器件技术和节点技术的引入,极大的提高了传输距离和网络容量,使全光网成为能够支持
1992年,JeoMitola提出了软件无线电的概念,很快引起了国际通信界的关注。软件无线电结构的关键是在尽可能靠近天线的地方使用宽带A/D和D/A变换器,将尽可能多的无线电功能用软件来
全文内容安排如下:首先简单回顾了数字通信的基本结构,指出了信道编码在通信系统中的重要地位.接着介绍香农定理与信道容量的概念,简单回顾了信道编码学科发展历史与现状,指
该文首先总体上介绍了数字水印技术的特点和应用领域,并讨论了信息隐藏技术与数字水印技术的关系.随后对静止图象的脆弱性水印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描述,并基于人类视觉特性提出
在该文中,首先介绍了二相码脉冲压缩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基本原理,给出了传统的二相码脉冲压缩方法.然后给出一种用于脉冲压缩的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方法,并将其于传统方法做了比
第一章介绍了宽带接入网技术的发展现况,比较了目前几种流行的宽带接入技术,对HFC网络的体系结构、国际标准、关键技术和发展前景作了介绍.第二章研究了HFC网络MAC层的原理.
该文研究了分组语音重建技术,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对分组语音重建技术的应用背景及相关知识,丢包的产生机理、语音重建的各方面及历史等作了综合研究.2、分析了分组交换网络
文章分别从电源,光电耦合器,以及电平变送原理三个方面对电平信号变送板进行了论述,电路中的电源使用的是个有隔离特性的Flyback型直流-直流电源,文中对其原理、特点进行了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