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湿地资源的生态保护价值无法通过市场交易来实现,无法用市场价格对其衡量。因此,需要采用非市场价值评估法对湿地进行科学合理的货币化估计。近年来,对湿地资源的非市场价值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两种:揭示性偏好法(RP)与陈述性偏好法(SP)。而陈述性偏好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方法是条件价值评估法(CVM)与选择实验法(CE)。他们可以通过创造假想市场引起人们对非市场商品变化的支付意愿(WTP)来建立效益。条件价值评估法已成为经济学文献中评价非市场物品价值最常用的方法,CVM是一种直观,易于理解和非常灵活的技术。基于问卷调查的方法,直接询问人们对自己选择的问题,而不是观察他们在市场上的实际行为。即要求个人表示他们在环境质量变化的假设市场情景下愿意支付或愿意接受的最大意愿。然而,CVM自身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仅适用于虚拟市场中单一属性变动的价值评估。尤其是考虑多个选项和属性的情况下,CVM方法并不适用。与CVM相比,CE更容易评价组成环境物品的多重属性的价值,揭示受访者的偏好信息,并对其相对重要性进行科学的排序,从而评估不同属性状态组合而成的各种方案的非市场价值。本文在以往研究基础上,以三江平原为研究对象,应用CVM和CE对三江平原湿地的生态保护价值进行评估,得到受访者对三江平原湿地的支付意愿,并分析受访者的社会经济属性,进而比较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其次,探讨受访者拒绝支付原因,得出结果并进行比较;最后分析讨论CVM和CE两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基于CE的平均支付意愿为每年288元,不同选择属性的边际支付意愿分别是水源涵养为每年96.16元,湿地面积为每年71.65元,生物多样性为每年47.69元,自然景观为每年43.10元;CVM的平均支付意愿为每年134元。分析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并对受访者拒绝支付原因进行探讨。CE方法得到受访者的支付意愿显著高于CVM方法,社会经济属性中受教育程度和个人平均年收入与受访者的支付意愿呈显著正相关,而拒绝支付原因没有显著差异。CE可以进行多属性、多水平分析,求出湿地各选择属性的支付意愿,因此CE比CVM更能揭示受访者的偏好信息,其评估结果更接近于实际。研究结论将为自然资产负债表和生态保护政策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为进一步推动陈述性偏好方法在我国环境物品经济价值评价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