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余热利用的换热器网络耦合冷电联产系统集成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ljgsdk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化石能源的消耗日益增加,碳排放量也持续上升,能源与环境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发展先进的节能技术和方法来回收工业中广泛存在的低温余热对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以及节能减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化工系统工程和热能与动力工程学科的发展,可实现余热回收的换热器网络综合技术和压缩-吸收复叠制冷、有机朗肯循环等先进热力循环技术已经取得巨大进步。对于低温余热充足且存在冷、热、电等多种应用需求的工业过程,开展换热器网络与压缩-吸收复叠制冷系统及有机朗肯循环等先进热力循环的协同集成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提高余热回收率和提升热力循环性能均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有效方法,但目前针对余热回收的研究大都只侧重于某一种技术的优化,忽略了与之协同技术操作工况的影响;未深入考虑不同技术间的作用机制及耦合关系;未能从全局角度出发进行系统性优化。因此,本文首先将考虑内部参数优化的压缩-吸收复叠制冷系统与换热器网络进行同步综合,奠定换热器网络与热力循环的耦合集成机制基础;而后基于复叠制冷系统的多能量特征,将有机朗肯循环与压缩-吸收复叠制冷系统协同集成,提出了可权衡热力学性能和经济性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揭示有机朗肯循环与压缩-吸收复叠制冷系统的耦合作用关系;随后为了满足能量的多样化需求并进一步提高余热利用效率,提出了热力学模型与数学规划模型相结合的同步集成方法,从全局角度对由换热器网络、压缩-吸收复叠制冷系统及有机朗肯循环构成的新型集成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最后,将上述方法应用于工业实践,验证其有效性与可行性。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集成制冷系统的换热器网络综合研究未考虑制冷系统内部操作参数对换热器网络结构影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考虑内部参数优化的压缩-吸收复叠制冷系统和换热器网络同步综合方法,分别基于简洁离散温度模型和严格热力学模型对耦合过程的关系进行量化表达,建立了以最小年度总费用为目标函数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解决了压缩-吸收复叠制冷系统和换热器网络的集成优化问题。对算例优化比较后发现,与未利用余热制冷技术相比,基于简洁离散温度模型得到的压缩-吸收复叠制冷系统与换热器网络最优综合结果的总余热回收率提高了18.7%,冷公用工程消耗降低了29.3%;与简洁离散温度模型相比,基于严格热力学模型得到的最优综合结果对应的制冷性能提升了0.17,年度总费用降低了36.4%,表明压缩-吸收复叠制冷系统的集成使用能够有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并降低外部公用工程消耗,内部参数的同步优化则能够进一步提升制冷性能并大幅降低经济成本。本方法揭示了热力循环内部参数与换热器网络结构的关联作用,为后续换热器网络与多个热力循环的集成研究奠定了耦合机制基础。(2)针对有机朗肯循环与压缩-吸收复叠制冷系统耦合结构单一及两者与热源关联作用弱的问题,本文全面考虑了循环间耦合的各种可能以及余热利用的多种形式,对有机朗肯循环、复叠制冷及热源之间结构与参数的交互作用进行同步优化设计,并通过多目标优化实现经济目标和热力学目标之间的权衡。通过一算例来证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优化后得到了一系列经济性与热力学性能权衡的Pareto最优解,其中经济目标下集成结构的年度总费用为-1650880$/y,对应的系统总(?)损为11675 k W;热力学目标下集成结构的系统总(?)损为7848 k W,对应的年度总费用为946017$/y。通过算例分析发现,随着有机朗肯循环和复叠制冷系统热耦合程度的增强,系统总(?)损减小,年度总费用增加。本研究为压缩-吸收复叠制冷-有机朗肯循环集成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方法框架,揭示了操作参数与集成结构对系统热经济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明确了不同优化目标下复叠制冷系统与有机朗肯循环的耦合机制及两者与热源的作用关系。最后对影响集成结构及系统性能的关键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为集成系统性能的提升提供有效的热力学可行性指导。(3)对同时包含冷、热、电应用的多种余热回收技术进行全局性优化集成从工业需求以及能源效率的提升等角度均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如何建立各技术间的驱动与用能关系,且考虑所有技术的内部运行机制以便对操作参数进行同步优化,是集成方法论上面临的一个挑战。本文提出同时包含换热器网络、压缩-吸收复叠制冷系统及有机朗肯循环内部匹配运行及外部作用耦合的拓展超结构,建立严格热力学模型与数学规划模型相结合的同步集成方法,从全局角度实现了换热器网络耦合冷电联产系统的集成优化。针对同步集成模型复杂、求解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系列与系统结构及运行操作相关的经验规则作为辅助求解策略,强化求解过程,缩短求解时间。应用本文所提方法对两个不同应用场景的算例进行优化设计。算例1经济目标下对应的系统总(?)损较先前方法降低了31.5%,验证了所提方法在提升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损失方面的优越性。算例2将生产的低温冷能存储起来用于满足其他过程的制冷需求,优化后经济最优结构的年度总费用为1124778$/y,系统总(?)损为2531 k W,热力学最优结构的系统总(?)损为900 k W,年度总费用为1319326$/y。(4)本文最后将所提方法应用于低温甲醇净化过程,对工艺过程提取出的换热流股进行换热器网络综合并将其耦合压缩-吸收复叠制冷系统及有机朗肯循环进行集成优化,最终得出经济和热力学性能最优的用能方案。与原文献的最优方案相比,本文所提方法对应经济最优方案的余热回收率提高了13.4%,完全取消了冷却水的使用,氨冷的消耗量降低了1.7%,另外,集成过程中产生的额外功率可以发电获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成本。通过多目标优化,决策者也可根据自身对经济和热力学性能的权衡选择满足需求的最佳方案。本文研究证明了所提方法在提升能源效率及降低经济成本方面的应用潜力和发展价值,能为煤制甲醇过程能量的高效合理利用提供重要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根据某经济开发区水环境现状及中水回用的背景,分析了中水回用的途径及控制措施,并指出中水回用存在的挑战。
期刊
催化转化在清洁能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传统催化剂大多以贵金属元素为主,但这类催化剂自然储量匮乏且开发成本高,限制了其工业化应用。因此,提高贵金属原子利用率或者开发高性能可替代贵金属催化剂材料,对人类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低维材料因其具有强的量子限域效应,而显示出新奇的原子结构和电子特性。此外,低维材料比表面积大、原子利用率高和几何结构明确,使其在能源转换领域展现了极大的应用前景。探究低
学位
随着市场对于高性能聚合物产品的需求增加,我国聚合物市场呈现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依赖进口这一局面,而促进聚合物市场产品结构升级的关键之一则在于变更聚合物研发-生产模式。借助于过程系统工程方法论指导,根据聚合物产品属性要求定制化设计其结构,并优化其反应流程,是缩短产品研发周期的有效途径。为此,本论文在聚合物多层次结构与性质关联、计算机辅助聚合物设计、以高性能聚合物新产品生产为目的的单釜反应流程设
学位
目的 建立检测中成药中非法添加物二乙氨基前他达拉非的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HPLC-QTOF-MS)法,并根据他达拉非类化合物的特征碎片离子实现非目标化合物的筛查。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EC C18柱(100 mm×3.0 mm,2.7μm),流动相为乙腈-0.1%乙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35℃,进样量为1μL;采用Q-TOF-MS作检
期刊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育人工作,要深化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全面开展高校学生培养评价已成为极其重要的前提和保障。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高校大数据环境为学生带来了全方位的影响,承载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几乎所有行为表现信息。本论文立足高校大数据资源环境,尝试性地从管理学的工商管理、管理科学和教育管理的多学科交叉视域,聚焦高校学生行为管理
学位
蒸汽冷凝传热强化对实现能源系统的高效化和集成化具有重要意义,滴状冷凝由于具有比膜状冷凝高一个数量级的传热性能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利用气-液-固界面效应强化冷凝传热一直是热点方向。运用固体表面微纳结构可调控液滴润湿模式,促进液滴弹跳脱离,降低液滴尺寸分布,进而提高传热性能。但是,与过去文献研究的低压蒸汽冷凝或含不凝气蒸气冷凝相比,在常压下纯蒸汽冷凝核化的速率较大,并且初始核化液滴尺寸较小
学位
利用可再生电能驱动水分解制氢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存储与转化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水氧化半反应(OER)是一个多电子-多质子、多步的反应过程,热力学能垒较高和动力学缓慢,大多数水氧化催化材料的性能和稳定性较低,难以满足大规模应用的需求。目前工业电催化水氧化主要使用Ir O2、Ru O2等贵金属催化剂,但贵金属储量有限,难以大规模应用,因此设计合成非贵金属的水氧化电催化剂替代贵金属催化剂是十分必要的。目前
学位
当今世界“碳达峰”与“碳中和”浪潮涌动,而新型高能量密度与高安全性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开发是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发展高质量经济体的重要手段。锂/钠金属具有极高的理论比容量、较低的质量密度和极低的氧化还原电位,被认为是下一代最具前景的高能量密度电池负极材料。然而,由于负极的高反应活性、枝晶生长、死锂/死钠和体积膨胀等问题,导致电化学性能极差且伴有极大安全隐患,严重阻碍了锂/钠金属电池的实际应用。因此,提升
学位
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A)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储运方便及对聚合物电解质膜低渗透率的优点,可作为生物质燃料驱动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在便携式电源和可植入式医疗设备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然而,阳极侧AA氧化反应(Ascorbic acid oxidation reaction,AAOR)动力学缓慢,目前缺乏高效的催化剂,而阴极侧氧还原反应(Oxygen reduc
学位
通过对2020年5月11日南宁市南部暴雨成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发生在副高边缘短波槽东移和低层切变线缓慢南移背景下,近海的水汽输送及本地充沛的水汽含量保证暴雨所需的水汽供应,南宁东南部午后位于锋前暖区中,对流容易在高能区被激发,形成准静止的中β尺度多单体线状强风暴;西部夜间受冷锋加强南移影响,暴雨云团与能量锋区的位置更接近。各家数值模式中ECMWF最优,预报降雨强度准确但落区偏北,是由于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