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结合面的超磁致伸缩换能器动力学特性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ep_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换能器作为超声振动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超声技术的应用。而结合面在换能器中广泛存在,是影响换能器动力学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本文从超磁致伸缩超声换能器的设计出发,研究结合面的名义接触面积,预应力和粗糙度三个因素对换能器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考虑结合面的影响对超磁致伸缩换能器进行动力学特性研究,研究成果对换能器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首先,根据四分之一波长原理设计了带有工具头的复合型变幅杆和双超磁致伸缩棒型超声换能器。考虑结合面名义接触面积的不同,对换能器进行了不同尺寸的设计,通过有限元仿真对变幅杆进行了尺寸优化。根据磁场要求,设计了换能器的偏置磁场和驱动磁场。为了减小换能器工作中的发热,设计了相应的冷却系统进行冷却。其次,从结合面预应力和名义接触面积两方面对换能器进行了分析。有限元分析中选取Prets179号预紧力单元在不同尺寸换能器的预紧螺栓上分别施加不同大小的预紧力,分析了换能器的模态及振幅变化,并制作换能器样机进行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换能器的固有频率随螺栓预紧力的增大而增大,且增幅减小;谐振振幅随螺栓预紧力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在预紧力为300-500N时,具有最大振幅;当结合面名义接触面积较小时,换能器具有较大输出振幅。对不同接触面积的换能器进行了二维磁场分析,发现结合面名义接触面积较小时,超磁致伸缩换能器具有较大的磁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最后,研究了换能器中不同粗糙结合面对其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根据结合面理论将不同大小的粗糙度结合面转换为具有一定刚度和阻尼的Combin14号单元进行有限元仿真。分别研究了仅考虑变幅杆与前导磁片间的结合面、仅考虑后盖板与后导磁片间的结合面、综合考虑这两个结合面三种情况在结合面刚度变化、阻尼变化、刚度和阻尼同时变化时,超磁致伸缩换能器动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根据粗糙度研究方案加工出换能器样机对换能器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在相同约束条件下,随着结合面刚度的增大,换能器的固有频率随之增大,振幅也随之增大;随着结合面阻尼的增大,换能器固有频率不变,振幅增大;随着结合面刚度和阻尼同时增大,换能器固有频率与相同刚度时换能器固有频率相等,换能器谐振振幅增大,即随着结合面粗糙度减小,换能器谐振频率增大,谐振振幅增大;当两个结合面粗糙度相同时,仅改变后盖板与后导磁片间的结合面粗糙度时换能器振幅小于仅改变变幅杆与前导磁片间的结合面粗糙度时换能器的振幅。
其他文献
电力变压器(Power Transformer)是电力系统的重要主设备,它承担着电压变换和传输等工作,因此,它的可靠性运行与电力系统的稳定息息相关。任何变压器内部故障都可能造成一定范
针对三叠系含煤地层煤与油页岩复合顶板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异常涌出问题,本文基于贯屯煤矿50212和50109综采工作面开采地质情况,通过现场调研、理论分析、物理相似模拟、数
针对现有MMC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在超高电平MMC系统仿真中存在的仿真速度慢、通用性有限、子模块仿真精度低等问题,本文希望通过相关研究后,提出适合于超大规模MMC换流器的高效
功能对等是两种语言文本之间的一种关系,而不是两种语言本身之间的关系。本论文旨在研究功能对等理论在《遇见未知的自己》翻译中的应用。本论文从功能对等理论出发,本着动态
信号跨膜传导是指外界信号作用于细胞膜表面,通过引起膜受体蛋白分子的构型变化,以新的信号传到膜内,再引发细胞相应功能改变的过程。仿生构建信号跨膜传导体系将在化学生物传感、药物可控输送和细胞信息传导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DNA由于具有序列可控杂交、便于程序化设计、智能可控响应、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是生物膜器件仿生构建的优良载体。基于此,本论文基于DNA核酸适配体和G-四聚体的优良特性,设计了生物小分子
目的对在我院行回盲部间置肝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患者进行远期随访观察,对回盲部间置肝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在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远期疗效和抗反流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金属材料特别是铁基金属材料在现代工业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一般的金属材料而言,其韧性与强度与硬度存在倒置关系。为了突破这种倒置关系,探寻
20世纪80年代末,教师认知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我国教师认知研究起步较晚,对于教师认知的研究始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学生发展核
目的:脑血管疾病是引起人类致死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分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以缺血性临床最为常见。脑血管病中医称之为“中风”,中医药治疗常具有较好的疗效,尤其是缺血性
为检验航天器中各种设备和系统的性能,同时降低航天员的工作强度,需要在地面模拟试验中用假人代替航天员进行部分实验。因此需要根据航天员的产热、产湿特性研制出一种控制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