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康德作为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对西方哲学和美学影响深远。本文以康德哲学重要范畴图式(schema)为焦点,从认识论分析入手,进入美学话语,分别讨论其图式概念的发展及其逻辑。在认识论批判中,康德在其唯心主义“先验形式”的哲学框架内,引入图式概念,并将其作为认识中联结着知性概念和感性直观中介者,彰显主体在认识活动中的能动作用,从而完成了“哥白尼式的革命”;在其美学思考中,图式呈现为两种形态,一是关于美和崇高的审美判断图式,一是艺术天才的典范图式,前者揭示了审美判断所以可能的条件,后者延伸至天才艺术家及其典范性作品的开创性作用。从认识论到美学,图式显然具有重要意义,但以往的康德美学或德国古典美学研究却未予重视。通过以上分析,本文揭示了图式论在康德批判哲学中的地位,这就从一个新的角度解释了康德的哲学和美学。
尽管后康德时代关于图式论存在着争议,但图式论却以不同的方式和形态深刻影响了康德之后的哲学和美学。经过德国语境中的现代美学的谱系学考察,一个隐而不显的图式论谱系便彰显出来。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领域都有图式论的踪影,尤其是海德格尔和加达默尔的理解前结构理论、波普尔探照灯、试错法理论,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图式等理论。然而在美学和艺术理论及艺术史领域更是突出,从卡西尔-朗格的表现论美学,到阿恩海姆的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再到沃尔夫林的艺术史论,都从不同角度吸收和发展了康德的图式论。最为成功的范例是贡布里希的美学和艺术史风格理论,他创造性地运用图式来解释艺术风格的差异、历史和变化,并将波普尔的科学哲学理论融入对康德图式给予新的阐释,以此创立了一种现代西方美学中独树一格且颇有影响的理论。
从康德到贡布里希,图式论的发展呈现出多元性。一方面是作为理论渊源的康德图式论,另一方面则是后康德时代的更多思想资源,合力建构了图式论美学的现代发展。康德图式论从认识论到美学的延伸,再到后康德时代的多元图式论,这一理论的解释有效性和普遍性得到了拓展。本文认为,图式论为理解和解释复杂的美学和艺术现象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工具。从审美和艺术创造的角度看,图式论有助于我们解释艺术家复杂的内心活动,特别是艺术家面对自然和社会,他是如何完成自己的创作的。尽管康德坚信无法把握,但经由贡布里希、阿恩海姆等人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建构了一种有效的的解释模式,用以说明这一隐秘的内心过程。从艺术作品的层面上说,各个层面的艺术风格问题,从个人风格,到时代风格,到地域或民族风格,甚至一些独特的艺术门类风格等问题,也可以透过图式这一与主体密切相关的范畴加以解释。特别是沃尔夫林和贡布里希等人对“视觉图式”概念的阐述,相当程度上解决了风格之谜。从欣赏者及其审美接受的层面上说,图式论也有助于说明历史传统和文化传统是如何作用于他们的,欣赏者是如何形成审美的鉴赏力,他们的审美实践与艺术家,以及天才艺术家的典范之作之间,存在着一个复杂的互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