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及其在药学领域的研究应用,薄膜包衣技术逐渐取代糖包衣技术,在药物制剂领域得到推广应用,并经历了从有机溶剂包衣到水系包衣的发展过程。本课题主要研究了玉米朊水分散体的成膜性和薄膜的防潮性,并分别以水溶性较强的酒石酸美托洛尔和微溶于水的5-氟尿嘧啶(5-FU)为模型药物,研究其玉米朊薄膜包衣片的防潮和控释性,并初步考察了包衣片的稳定性和5-FU包衣片的体内药物动力学。
首先,研究了玉米朊水分散体的成膜性和防潮性。主要考察了玉米朊水分散体的醇水比例及其成膜的温度,比较了加入不同增塑剂后,玉米朊有机溶剂薄膜和水分散体薄膜性质的差别,例如,水蒸气透过率(WVP)、吸水性、溶蚀性、吸湿平衡曲线,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薄膜形成机理。试验结果表明,以PEG400为增塑剂时,二者没有明显差别,但是,甘油作为增塑剂时,玉米朊水分散体薄膜的WVP较大。AFM显示,玉米朊水分散体薄膜的粒子粒径较小,排列致密,膜表面光滑。
其次,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酒石酸美托洛尔和5-FU的含量,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高。本研究分别建立了酒石酸美托洛尔包衣片和5-FU包衣片的体外测定方法,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采用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片芯,以崩解时限为考察指标制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芯,考察了填充剂、崩解剂及润滑剂对片芯崩解的影响。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对填充剂种类、崩解剂用量、润滑剂种类进行了考察,以确定最佳片芯处方。单因素考察结果表明,微晶纤维素(MCC)和乳糖的比例、崩解剂用量和润滑剂种类对片芯影响较大,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的片芯处方如下,酒石酸美托洛尔50 mg,填充剂MCC和乳糖(比例为3:1)的用量为230.5mg,崩解剂羧甲基淀粉钠(CMS-Na)的用量为12 mg,润滑剂硬脂酸镁和滑石粉的用量分别为1.5 mg和6 mg,10%PVP作粘合剂。5-FU的片芯处方以10%淀粉浆做粘合剂。课题同时考察了包衣层厚度和增塑剂种类及用量对酒石酸美托洛尔包衣片体外释放度的影响,并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IR和扫描电镜(SEM)分别研究含有两种不同增塑剂(PEG400和甘油)包衣片的吸水性和表面形态。结果表明,玉米朊有机溶剂包衣片表面相对粗糙、不均匀,有细小的裂痕,在高湿度下,吸水性相对较高,玉米朊水分散体包衣片表面则较光滑。通过零级释药模型拟合,比较以PEG400为增塑剂的水分散体包衣时,两种药物包衣片的控释性能。结果表明,5-FU包衣片的零级拟合度较好(r=0.9994)。此外,对两种药物的包衣片分别进行了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高湿对包衣片的稳定性影响最大。
最后,建立了家犬血浆中5-FU浓度的测定方法,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测定5-FU普通片和包衣片经家犬口服后的血药浓度。将血药浓度实测值用DAS2.0药物动力学软件进行曲线拟合并求相关药物动力学参数,根据AIC,判定模型,用实测值法求峰浓度(Cmax)、达峰时间(Tmax)与半衰期(t1/2),用梯形法求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结果表明,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家犬血浆中5-FU的浓度,简便、灵敏、专属性强;包衣片在家犬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均符合单室模型特征;家犬口服5-FU普通片后45 min达到最大血药浓度.578.56ng/ml,口服包衣片后,4 h最高血药浓度为280.92 ng/ml。课题进一步对5-FU包衣片的体内外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用Wagner-Nelson法计算体内吸收百分率(Fa),以Fa对体外累积释放度(Ft)回归。结果表明:5-FU包衣片的体内吸收分数与体外释放速率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r=0.9018)。
总之,用水系包衣代替传统有机溶剂包衣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避免有机溶剂带来的易燃易爆和环境污染等缺点。该研究表明玉米朊水分散体薄膜包衣对水溶性药物具有一定的防潮和控释性能,为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水系玉米朊薄膜包衣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