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桂英题材戏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dycome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穆桂英是中国文化中著名巾帼英雄。明代以来,以其充当叙述中心的小说、戏曲广为流传,获得普通民众的喜爱与追捧。比较完整的穆桂英形象最早见于明代万历三十四年刊行的小说《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卷五。伴随小说的接受传播,穆桂英故事题材的舞台表演备受欢迎。以往学界较少关注以穆桂英为故事题材的系列戏曲,缺乏对穆桂英题材戏研究。本文围绕穆桂英题材戏展开全面、整体研究,爬梳相关剧目的叙事源起与流变,阐释剧中人物性格特征,阐述穆桂英题材戏思想文化内涵,剖析其整体艺术特征。文章由五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绪论,在以往学术界对于穆桂英题材戏研究的基础上,补充穆桂英题材戏研究成果的不足;其二分析穆桂英题材戏研究的学理价值;其三,指明采取的研究方法,以及穆桂英题材戏研究的创新点。第二部分:其一,爬梳穆桂英题材经典化的历史流变。明代《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南北宋志传》两部记有穆桂英事迹的小说,具有史学叙事、文学叙事的双重价值;其二,详细阐释穆桂英叙事的演变情况、语境成因。通过整理中晚清穆桂英题材戏演剧史料,重点批评常演剧目《穆柯寨》《白虎堂》《破洪州》,尽可能全面剖析穆桂英题材戏流变。第三部分:研究穆桂英题材戏的角色形象塑造。文章以穆桂英形象为主,杨宗保、杨延昭、佘太君等次要人物形象为辅,细读穆桂英题材戏剧本,概括穆桂英等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第四部分:穆桂英题材戏的思想意蕴。其一,以穆桂英题材戏叙事情节元素为依托,剖析文本隐含的“女强男弱”倾向与“巾帼英雄”的文化意义。其二,以“凤求凰”到“凰求凤”、“才子佳人”到“战场联姻”两方面的叙事转型揭示穆桂英题材戏对传统爱情文学母题具象刻画的开拓。其三,揭示穆桂英题材戏中穆桂英舍家为国的个人价值选择,强烈的民族精神和家庭生活中的弱势被动。第五部分:穆桂英题材戏的艺术特征。文章从穆桂英题材戏情节设置语言运用、舞台表演等角度,揭示其特征。
其他文献
20世纪初期,朝鲜半岛儒教传统下的社会体制开始走向崩坏的时代,接着一批主张儒教救国的有志儒士应运而生。其中,李炳宪(1870-1940)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主张振兴儒教、提倡教宗教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新兴技术不仅仅解放了劳动力,许多繁琐的工程也变得更加简单化,而且技术的运用降低了工程施工的难度,减轻施工的危险程度,提高工作效率。在此基础上,工程技
人类进入21世纪,环境危机愈加凸显。可持续发展理念呼唤新的环境觉醒,必然导向循环经济:反思传统的发展理念,在可持续发展的视阈重新解读循环经济。需要制定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战
在现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准正在不断的提升,私家车的数量不断提升,导致交通拥挤,交通事故频发,并逐渐变得日益严重。在这些交通事故当中,由于急刹、急转导致的追尾事故是尤为严
和谐社会是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身心和谐的社会,能否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要受精神方面指标的影响.关注现阶段人们的精神世界、精神困惑,解决和满足人
蒲公英是一种药食两用的中药材,生物活性成分丰富,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且分布广泛,种质资源丰富。蒲公英黄酮、多酚及多糖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提高免疫力、广谱抑菌等保健作用,是医药、食品等优质安全的功能性添加剂。本文以新疆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为主要原料,首先研究了蒲公英活性成分黄酮、多酚及多糖的同步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Box-Benhnken实验确定了最
在“全国科技三会”上习总书记明确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把“科学文化素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主要指标,标志着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工作之一。科技馆作
目的:探讨杜氏盐藻S腺苷高半胱氨酸水解酶(SAHase)基因在鞭毛再生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设计简并引物及RACE法克隆了杜氏盐藻SAHase基因全长,使用pH休克法对杜氏盐藻进行鞭毛去除及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丰盛的收获,但是在利用隐形教育载体教育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本文主要从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隐形教育载体的内涵展开探讨,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隐形教育载体在目前高校教学中的现实需要,并根据隐形教育载体应用的现状提出加强建设隐形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形教育载体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
“论”体,古代散文的一种重要文体,在刘勰的文体专章中被置于笔体的第二位,他的系统叙述在古代十分难得。他遵循文体论篇章的一贯方法,对论体文进行了“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等工作,论述十分到位。同时,刘勰关于论体文散文观的最高理想已经不同于为政教服务的传统散文观,而是转向以体现个体生命价值作为立足点。当然,他也坚守宗经原则,对论体文的社会功能并不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