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环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关联性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er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我国传统村落的发展,包括生产技术与工具的更新、村落环境的改善、经济结构的演变、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乡村社会结构体制的形成、宗教信仰与民俗习惯的产生,农耕文明无一不是其进步与发展的源头。农业社会中孕育出的传统文化是人民群众的社会意识和智慧的集中反映,它体现在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两个方面当中。物质是非物质的承载,物质世界会随着空间和时间的变化而转变或者消逝,但非物质文化是漂浮于物质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渗透在物质承载当中,成为人们在生产生活当中潜移默化中遵循的社会规律,制约着物质世界的演变和发展,同时,它会随着物质环境的改变而演变。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具有时空性,与物质空间有相互支持密不可分的关联性。在物质环境中,传统村落环境空间是对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的物质形式承载。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和传统村落环境的保护与更新二者是相互融合的共生关系。灵泉村的村落环境形成较早,至今遗留下来了很多历史建筑遗产。而灵泉村社火活动就是在正月十五期间,是在传统村落环境中进行游演的庆祝和祈福的活动。在本篇论文中,笔者通过对灵泉村社火的起源、表演内容和灵泉村传统村落环境的研究;对在灵泉村村落环境空间中的社火表演阶段、队列顺序、表演种类进行分类分析,解读传统村落环境中蕴含的社火文化价值内涵,提出社火文化在传统村落环境中的生存问题。同时提出对灵泉村传统村落环境保护和更新与社火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关联性研究:社火活动需要传统村落空间的承载,社火文化是凝结在传统村落空间中的不可兼得精神因素,是具有活态性,本能性,变换性与不可复制唯一性的人的意志、情感、智慧与技术的表达。进行传统村落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二者共生的支持性研究,提出村落空间中,社火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营造策略和二者情景交融保护模式。
其他文献
2020年1月7日上午,以“新品牌新战略新辉煌”为主题的兆丰华生物科技品牌发布会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兆丰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根植于大北农的疫苗产业,2019年12月28日由福州大
期刊
庙会是我国历史遗留下来的市集形式,来源于民间生活,升华于民间文化。在庙会的发展历程中,虽然其本体及价值主体是非物质性的,但庙会是以物质性的方式而存在的,与其所依存的建筑环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农业部关于实施农业绿色发展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产方针。是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总的要求,它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向。是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建筑施工企业在生产
以西湖主要湖区1999~2018年的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以TN,TP,CODMn,NH3-N为评价指标,采用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法对西湖近20 a来综合治理效应进行评估。水质指标基本信息显示,20 a
软件的价值在数字化时代正在被重新定义。成立于1984年的德国EPLAN公司,率先推出面向企业平台和个人PC的专业化电气与工程设计软件。30余年的发展,EPLAN通过不断创新,快速响
针对目前肉品清洗装置功能单一,耗水量大且清洗效果不佳,解冻装置设备复杂,冻肉解冻时间长或解冻品质差等问题,提出了清洗与解冻一体的全自动清洗解冻装置。设计基于可编程逻
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波动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当混凝土原材料发生变化时,需要加强原材料的生产质量控制,并根据原材料的特性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适当调整,以保证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