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分离株的特性和鉴定及其对象草和甜高粱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vhu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象草(Pennistum Purpurem Sch.)和甜高粱(sorghum bicolor)是重要的禾本科植物,广泛种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用于调制青贮饲料。添加乳酸菌促进乳酸发酵,抑制丁酸发酵,提高了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乳酸菌的生长和活性受发酵天数,乳酸菌的初始种群,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和干物质含量的影响[1]。本研究的目的是分离乳酸菌,通过16S r DNA序列鉴定并确定其对象草和甜高粱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将为开发乳酸菌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共分为四部分。1.象草青贮饲料中乳酸菌菌株的分离、鉴定本试验旨在从象草青贮饲料中分离、鉴定乳酸菌,为研究新的乳酸菌菌株和筛选潜在的优良乳酸菌菌株奠定基础。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种植在中国江苏省南京农业大学实验田(北纬32°01′19″,东经118°51′08″,海拔17 m)。从小型发酵系统制备的象草青贮饲料中分离出176株产乳酸菌株,并基于形态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特性以及16S rRNA分析鉴定了 7株这些菌株。结果表明,所有这7株分离乳酸菌菌菌均为同型发酵乳酸菌,并且能够在pH 3.5环境下生长,所有分离菌株均为革兰氏阳性,过氧化氢酶阴性,并且耐受6.5%NaCl。根据表型,16S rRNA和RecA基因分析,乳酸菌菌株AZZ1,AZZ2和AZZ5被鉴定为乳酸片球菌,AZZ3,AZZ4,AZZ6和AZZ7被鉴定为植物乳杆菌。2.分离的乳酸菌菌株对象草青贮过程中发酵品质的影响本试验旨在评价3种分离的乳酸菌菌株AZZ1,AZZ4,AZZ7和商业乳酸菌(CB)对青贮7,14,30,60和90天后象草发酵品质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菌株AZZ1,AZZ4,AZZ7和CB显著(P<0.05)降低了 pH值,干物质损失,水溶性碳水化合物,乙酸,丁酸,丙酸和氨态氮含量,显著(P<0.05)增加了乳酸含量。接种AZZ4菌株的发酵品质优于AZZ1和AZZ7,表现为更低的pH,AA,BA,PA和氨态氮含量(P<0.05)以及更高的乳酸含量(P<0.05)。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接种剂可以提高象草的发酵品质。菌株AZZ4处理的青贮饲料与其他接种菌组相比具有更好的发酵品质。3.分离的乳酸菌菌株对甜高粱青贮过程中发酵品质的影响本试验旨在评价3种分离的乳酸菌菌株AZZ1,AZZ4,AZZ7和商业乳酸菌(CB)在青贮过程中对甜高粱发酵品质的影响。青贮之后,所有乳酸菌分离菌株都具有良好的乳酸发酵,表现为较低的pH,较高乳酸的含量。接种CB,AZZ1,AZZ4和AZZ7显著(P<0.05)降低了 pH值和氨态氮含量,显著增加了青贮期间的乳酸含量(P<0.05)。结果表明,添加筛选的乳酸菌菌株作为接种剂降低了甜高粱青贮饲料的pH并改善了发酵品质。接种剂有效地改善了发酵品质,降低了甜高粱青贮饲料的NH3-N含量和干物质损失。总之,AZZ1,AZZ4和AZZ7作为接种剂降低了甜高粱青贮饲料的pH值并改善了青贮饲料发酵品质,降低青贮过程中NH3-N产生和干物质损失。4.分离的乳酸菌菌株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本试验旨在评价实验室前期分离的乳酸菌菌株(GG13,GG7和商业LAB接种剂(CB)对青贮3,5,14,30,60和90天后象草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在青贮90天后测定有氧稳定性。青贮之后,GG13,GG7和CB通过降低pH,乙酸,丙酸和氨态氮含量(P<0.05),提高乳酸含量(P<0.05),改善了象草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对照组和CB处理的青贮饲料具有较高的pH和丁酸含量,但两株分离菌均降低了 pH和丁酸含量(P<0.05)。接种GG7的青贮饲料具有比GG13和CB更好的发酵品质。与对照相比,接种处理后象草青贮饲料有氧稳定性降低。结果表明,对于保存完好的青贮饲料,GG13,GG7分离乳酸菌可用作青贮接种剂,并可在青贮发酵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考虑到经济和环境的双重因素,发展高效农业对于建设可持续型畜牧业至关重要。剩余采食量(residual feed intake,RFI)是具有遗传性的饲料效率指标,被定义为动物是实际采食量与预期采食量之差,其反应动物个体的代谢差异,选育低RFI的家畜可以提高饲料效率,减少饲料原料消耗,增加畜牧从业者的经济收益。然而,参与饲料效率调节的相关生理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这极大地阻碍了将RFI引入育种体系。研究
随着集约化养殖与全球变暖趋势的日益加剧,热应激已成为影响畜禽养殖业发展的重大因素之一。热应激会引起机体各组织、器官的损伤,严重时会引发猝死。研究发现热应激猝死与心肌损伤密切相关,心肌对热敏感,当机体遭受热应激刺激时,心脏成为遭受损伤的重要器官之一。因此,探究热应激导致心肌损伤的机制,以及寻找有效的方法保护心肌细胞免受热应激的损伤已成为科研工作者探索的热点。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
淫羊藿(Epimedium davidii Franch)为我国传统的补益中草药,具有“益精气,坚筋骨,补腰膝,强心力”之功效。随着近年来对其药理学功能研究的日益深入,人们发现淫羊藿苷(Icariin,ICA)为淫羊藿的主要药理有效成分。诸多临床和实验药理研究表明,ICA具有抗病毒、抗氧化、免疫增强等效果。然而,由于黄酮类成分水溶性较差,在实际临床应用时经常会造成一定的不便。为了提高ICA的生物利
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发酵产生的短链脂肪酸(SCFA)是反刍动物主要的能量来源,可提供机体所需能量的60-80%;SCFA更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号因子。研究表明日粮精料水平影响瘤胃上皮的生长,但其中的机理不完全清楚。本论文旨在研究日粮精料水平对瘤胃上皮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第一章日粮精料水平对山羊瘤胃上皮细胞生长的影响及SCFA和pH的作用12只山羊随机分成低精料组(LC,n=6)和中等精料
先前研究表明,瘤胃丁酸灌注可上调上皮细胞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但其分子机制尚未阐明。本文的目的是研究丁酸对瘤胃上皮乳头生长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首次探讨了瘤胃丁酸灌注对山羊瘤胃上皮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分为两部分:1,瘤胃丁酸灌注实验;2,瘤胃上皮细胞原代培养实验。1,瘤胃丁酸灌注实验二十四只装有瘤胃瘘管的健康山羊(4月龄;体重19.05±0.43kg)随机分成两组:B
生殖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以及通过分化产生配子的生殖系干细胞,包括雄性动物中的精原干细胞,以及雌性动物中的雌性生殖干细胞(也叫卵原干细胞)。生殖干细胞的健康程度,以及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直接决定着个体的生殖能力,但目前生殖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从三个不同的方向分别讨论了生殖干细胞的特性及在生物医学领域,畜牧产业以及农业经济中的关联性与重要性,具体包括:以小鼠雌性生殖干
在发展中国家,为了适应肉类和乳制品需求量的增加,给家畜提供稳定和营养丰富的饲料变得十分重要。甜高粱(Sorghum bicolor)、王草(Pennisetum purpuphoides)和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广泛种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满足动物生产需要的优良牧草资源。但是,其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低、水分含量和缓冲能高,因此很难调制出优质的青贮饲料。近年来,接种青贮用
SIRT7作为去乙酰化蛋白家族一员,是一种NAD+依赖性脱乙酰酶,定位于核仁,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包括rRNA和蛋白质合成、DNA损伤反应、细胞应激以及肿瘤的发生等。有研究表明SIRT7在LPS致炎的THP-1细胞中表达降低,在甲状腺癌、膀胱癌、肝癌、结肠癌以及乳腺癌等组织中高表达,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癌症因子,但SIRT7在乳房炎和乳腺癌中的研究较少,具体的调控机制还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将通过构建敲
湖羊因其性成熟早、四季发情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随着湖羊饲养规模的扩大和饲养方式的不断转变,多种饲养管理问题日益突出。营养不良会抑制卵泡发育、改变卵泡内微环境稳态、增加闭锁卵泡率,导致母畜出现延迟发情征兆、进而影响其繁殖力。研究已证实,黄体期短期补饲(如提高营养水平、补饲羽扇豆,注射葡萄糖或混合支链氨基酸等)均能够促进卵泡发育,提高排卵率。精氨酸(Arginine,Arg)作为条件性必需氨基酸
细胞蛋白稳态失衡会导致各种疾病和损伤,例如人类的亨廷顿综合征(Huntington’s Disease,HD)和动物的热应激损伤。亨廷顿综合征是人类医学中典型的由于蛋白稳态失衡性导致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该病的发生是由于患者体亨廷顿基因(Huntingtingene)发生突变,过长的CAG重复序列编码出过长的多聚谷氨酰胺链,使得变异的亨廷顿蛋白(mutant Huntingtin,mHtt)发生异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