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毒蛾卵块分布及极端环境因子的影响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ivi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毒蛾Lymantria xylina(Swinhoe)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发生严重的林业害虫。该虫食性杂,危害大,可以危害103科424种植物。本文通过野外系统调查和地统计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木麻黄林木毒蛾卵块的分布特征,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极端高温、低温、盐分胁迫对木毒蛾卵块存活的影响,以期为木毒蛾扩散的风险评估提供依据。现将主要结论摘要如下:  (1)木毒蛾卵块的空间分布特征  在福建平潭木麻黄林分中,木毒蛾卵块的水平分布类型为聚集分布,卵块具有较强空间聚集性,聚集中心明显,集中在背风一侧的林地中心,从聚集中心株以环状向整个林地范围扩散;垂直分布呈正态分布状,分布范围为树木离地表40~640cm范围内,主要集中在240~360cm范围内。此外,木毒蛾卵块主要分布在木麻黄细侧枝上,少量产在林下植物或林地边缘的其它植被、物体上,共发现11科12种其他植物和2种物体上具有卵块。木毒蛾卵块的分布特征与其自身行为特征密切相关,低龄幼虫具有避风避阳、取食嫩枝嫩叶的习性,高龄幼虫爬行能力强,密度较高时会转移到临近其它植物上,雌蛾体积较大,活动能力弱,一般在蛹壳附近产卵。  (2)极端高温对木毒蛾卵块存活的影响  高温强度及其持续时间均对木毒蛾卵的存活有显著影响,其死亡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增高。30℃、35℃、40℃、45℃下的木毒蛾卵的致死中时间分别为16.60d、14.31d、1.33d和1.17d,胁迫时间为3h、5d、10d、15d时,其致死中高温分别为46.80℃、36.52℃、36.46℃和31.82℃;40℃和45℃条件下耐受期小于3h,50℃是木毒蛾卵块的耐受高温的上限,极短时间内几乎没有个体存活。  (3)极端低温对木毒蛾卵块存活的影响  低温强度及其持续时间均对木毒蛾卵的存活有显著影响,其死亡率随着温度的降低和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增高。5℃、0℃、-5℃、-10℃下的致死中时间分别为32.00d、28.26d、18.59d、2.08d;胁迫时间为1d、5d、10d、15d、20d、25d时,其致死中低温分别为-13.21℃、-6.85℃、-6.33℃、-4.91℃、-4.43℃、1.35℃。-15℃条件下持续1d的死亡率为90.8%,-20℃下木毒蛾卵块几乎没有个体存活。  (4)盐分胁迫对木毒蛾卵块存活的影响  木毒蛾卵块具有较强的耐盐水浸泡力。低盐度、短时间浸泡处理对木毒蛾卵块存活的影响不大,纯水(0‰)浸泡17d内对死亡率没有显著影响,但高盐度、长时间浸泡处理的影响较大,35~54.2‰盐水浸泡15d后死亡率达80%。盐度、浸泡时间均对木毒蛾卵块存活有显著影响,但两者互作的影响不显著;总体上,木毒蛾卵块的死亡率随着盐度和浸泡时间的增加而上升。在1d、3d、5d、8d、9d、11d、13d、15d、17d处理时间下,致死中盐度分别为101.10‰、67.23‰、36.79‰、42.55‰、61.90‰、38.18‰、31.68‰、28.61‰、16.45‰;在9.4‰、28.6‰、35‰、41.4‰、47.8‰、54.2‰盐度处理下,致死中浸泡时间分别为30.22d、10.32d、9.42d、9.19d、4.89d、7.88d;致死中盐度总体上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致死中浸泡时间总体上随着盐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
其他文献
林下植被是森林林下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等的统称,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生态系统中林下植被的分布和生长特征受到林分乔木层特征的限制;另一方面,林下植被也通
本文运用景观规划学、景观设计学、园林植物学、景观生态学、心理学、美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以全椒县襄河景观带为研究对象,在配置植物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应用植物的季相
ASTER是美国最先进的卫星之一Terra(EOS-AM1)搭载的对地观测传感器,它不仅具有15米的高空间分辨率,而且有从可见光到远红外的14个观测波段,并且每一景图像都包含了一个立体像对,
本研究以小×胡杨(Populus simonii×P.euphratica)、741毛白杨(PopulusaIba×(P.davidiana×P.simonii)×P. tomentosa)为试材,进行了再生体系、农杆菌介导的抗逆基因转化研究
本文以安徽省休宁县2009年SPOT5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Erdas平台对遥感图像进行波段组合和最佳波段提取、几何校正、图像拼接和裁剪等预处理,同时建立不同林地类型遥感影像解
神农香菊(Dendranthema indicum var. aromaticum)为我国特有物种,以其在菊科植物中罕见的浓郁香气、精油中高效的抗菌及抗氧化活性,自其被发现以来,一直受到各方学者的广泛
本文根据少量的云南松地面样地对应的遥感和GIS信息,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理论建立以小班样地为单位的蓄积量估测模型对小班样地进行蓄积量估测。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结论如下:
上世纪40年代建筑师们开始提出“中介空间”的概念,欲创造出更富于人性的建筑空间,摆脱早期功能主义过于强调建筑的实用功能要求而忽视人性需求,荷兰结构主义大师阿尔多·范
泡桐(Paulownia spp.)是重要的速生、用材和庭院绿化树种,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泡桐存在着丛枝病、低杆大冠的问题影响了泡桐的生长,为了获得
应用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乌兰布和沙漠边缘花棒灌丛地土壤资源的分布格局及花棒克隆特性对沙漠环境的生态适应性。对严重影响花棒正常生长发育的锈病病原进行了鉴定并且对其重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