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总钙、离子钙以及阴离子间隙与ICU中急性肾损伤患者全因死亡率的关系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etl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急性肾损伤(AKI)在ICU患者中发病率较高,目前已经有许多生物标记物被证实与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存在一定关系。根据临床观察,血清总钙(tCa)和离子钙(iCa)以及阴离子间隙(AG)与急性肾损伤患者的预后存在一定关联,针对ICU中的急性肾损伤患者,目前还没有报道过类似系统的研究。我们调取了MIMIC-Ⅲ数据库中的数据,试图去寻找入住ICU且伴有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血清tCa和iCa以及AG水平与患者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方法:
  我们从MIMIC-ⅢV1.4数据库中提取了临床相关数据。以在ICU住院超过两天的成年AKI患者(年龄≥18岁)且符合AKI的诊断标准为入选条件,KDIGO的AKI标准(符合以下三项之一):1.在48小时之内出现血清肌酐(SCr)上升26.5umol/L(0.3mg/dl);2.近7天内血清肌酐上升≥基线的1.5倍;3.尿量<0.5ml/kg/h,且持续6小时以上。排除标准(符合以下二项之一):1.在ICU住院期间未检测到血清tCa、iCa及AG;2.缺少>5%的个人数据。使用每位患者首次入住ICU的数据,包括人种、性别、年龄、体温、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以及实验室检查、基础疾病、合并症等,并在患者入住ICU24小时内提取基线数据。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来确定ICU中急性肾损伤患者的tCa、iCa以及AG水平与30天、90天和365天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结果:
  1.本研究共纳入了10207例符合条件的患者。平均年龄为63.9±17.3岁;其中白色人种7203例,黑色人种2264例,其他人种740例;男性5996例,女性4211例。
  2.对tCa采用了多变量分析,对年龄、种族和性别进行修正后,与对照组(tCa:7.9-8.7mg/dl)相比,低tCa组(tCa<7.9mg/dl)在30天、90天和365天全因死亡率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值均<0.0001),HR(95%CI):1.35,1.22-1.51;1.29,1.18-1.42;1.29,1.19-1.41;高tCa组(tCa≥8.7mg/dl)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对年龄、种族、性别、基础疾病及合并症等因素进一步修正后,发现低tCa水平、高tCa水平与ICU中AKI患者死亡无显著关联(P值均>0.05)。
  3.对iCa采用了多变量分析,对年龄、种族和性别进行修正后,与对照组(iCa:1.06-1.14mmol/l)相比,低iCa组(iCa<1.06mmol/l)在30天、90天和365天全因死亡率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值均<0.0001),HR(95%CI):1.63,1.46-1.81;1.56,1.42-1.71;1.44,1.32-1.56;高iCa组(iCa≥1.14mmol/l)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进一步修正混杂因素后,发现低iCa水平是ICU中AKI患者30天、90天、365天全因死亡率的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023,0.0042,0.0284),HR(95%CI):1.19,1.06-1.33;1.15,1.05-1.27;1.10,1.01-1.20;高iCa水平与ICU中AKI患者死亡无显著关联(P值均>0.05)。
  4.对AG进行研究后发现,AG达到一定水平后与30天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是呈线性的。采用多变量分析,对年龄,种族和性别进行修正后,与对照组(AG<12mmol/L)相比,中AG组(AG≥12mmol/l且<14mmol/l)在365天全因死亡率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344),HR(95%CI):1.10,1.01-1.19;高AG组(AG≥14mmol/l)在30天、90天和365天全因死亡率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为<0.0001),HR(95%CI):1.81,1.63-2.00;1.70,1.56-1.85;1.56,1.45-1.68。进一步修正混杂因素后,发现中AG水平是365天全因死亡率的危险因素(P=0.0122),HR(95%CI):1.14,1.03-1.24;高AG水平是30天、90天和365天全因死亡率的危险因素(P值均<0.0001),HR(95%CI):1.54,1.33–1.75;1.55,1.38–1.73;1.46,1.31-1.60。
  结论:
  1.iCa与ICU中AKI患者全因死亡率存在关联,低iCa水平可能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2.AG与ICU中AKI患者全因死亡率存在关联,高AG水平可能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3.tCa与ICU中AKI患者全因死亡率无显著关联;
  4.iCa及AG水平可能是ICU中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其他文献
目的:  利用光学相干断层血管成像术(OCT-A)观察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的视网膜结构和微循环的改变,以进一步探讨NMOSD的视网膜结构和微循环异常并评估其与视力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收集来自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部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就诊的38例NMOSD患者,同时收集了31名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院的员工作为健
目的:  通过比较传统显微镜或3D显示系统下人手和机器人辅助完成离体猪眼中视网膜表面异物取出操作的能力,探索3D显示系统在机器人辅助手术中的应用可行性,为今后远程机器人手术奠定基础。  方法:  本课题为2×2析因设计,两因素分别为操作方式和观察系统,其中操作方式两水平为:A1—人手操作,A2—人机协同操作(人手通过机器人主刀控制面板操控机器人机械手臂完成操作);观察系统两水平为:B1—传统手术显
目的:  探究传统遮盖疗法对双眼视知觉功能的影响,以及短时单眼遮盖对双眼时间性视知觉功能的影响,进而探究单眼遮盖诱发双眼视觉可塑性的特征和机制。  方法:  研究一:纳入10名新诊断的单眼弱视儿童(7.2±1.4岁)。所有弱视患儿在接受为期2个月的戴镜全矫后,进行每天4小时的传统遮盖治疗。我们在遮盖治疗前、治疗0.5个月、1个月、2个月、4个月和6个月这六个时间点分别测量弱视患者的视力和双眼视知觉
学位
目的:随着临床上角膜胶原交联技术的广泛应用,交联后角膜生物力学增强,治疗扩张性角膜疾病的疗效得到普遍认可。然而部分患者角膜交联术后出现了一过性角膜混浊、无菌性浸润及角膜感染等并发症,这可能与角膜交联损伤了角膜基质细胞及免疫细胞有关。当胶原交联术后角膜炎症消退时,角膜免疫细胞是否恢复,角膜免疫状态及其对于真菌的抵抗力是否改变尚未明确。本研究通过对在体大鼠角膜进行真菌感染,比较真菌对交联炎症消退后角膜
目的:明确在可逆性高眼压的猴眼模型中,筛板形态的改变与眼压的关系以及筛板形变对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的可能机制的探讨。  方法:通过对4只食蟹猴右眼Schlemm管进行堵塞建立高眼压模型,设为实验组,另外1只行假手术(即不留置微导管)作为对照,在实验组中随机选取1只于术后6周拔出堵塞的微导管观察眼压的可逆性和眼压下降后的筛板变化。所有实验动物均以右眼为手术眼,左眼为对照,不做任何处理。术后每两周进行一
目的: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y,TON)是一种严重的眼科疾病,会造成患者不可逆性视力损伤。迄今为止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原因在于缺乏类似于临床机体的动物模型。大型动物在生理结构及病理变化方面与人类相近,以其为基础的仿生态TON模型是视神经损伤修复及再生研究的重要工具。完善大动物TON模型视神经功能及结构的评估标准,是搭建TON大动物模型的基础。视觉电生理
实验目的:通过浇铸法合成不同聚乳酸(PLA)含量的可溶性载药微针并考察其体外溶出及释放特性,采用眼表给药方式系统性评价可溶性微针在眼部的生物安全性、角膜穿透能力及眼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特性,并观察其在兔眼真菌性角膜炎模型中的疗效,为眼科临床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提供新型药物载体。  实验方法:本课题首先通过浇铸法合成0%PLA-HA、10%PLA-HA、30%PLA-HA的可溶性载药微针,采用扫描电镜(SE
目的:  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技术,描述和比较不同疾病严重程度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患眼的黄斑区浅层视网膜微循环血管密度(Vessel Density,VD)的纵向改变。  对象和方法:  本研究属于前瞻性观察研究。研究对象来源于2
目的:  探究硅油取出联合气液交换术对术后硅油残留及术后眼压的影响。术后采用B超检查联合图像处理软件对玻璃体腔硅油残留进行量化分析,并探究可能影响术后硅油残留的相关因素,以及不同填充物状态下眼压的变化,为取油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新思路。  方法:  本课题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期间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行玻璃体腔硅油取出术的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有玻璃体视网
目的:  比较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和全表面激光消融术(all surface laser ablation,ASLA)联合施行或不联合施行预防性角膜交联术(corneal cross-linking,CXL)后的术后角膜上皮重塑和屈光状态。  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对照性的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