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体制的纵深发展、金融市场的逐渐完善以及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我国家庭资产配置结构和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不过,居民家庭对金融市场风险资产的“有限参与”严重阻碍了家庭财富增值和资本市场的发展。资源禀赋是家庭成员或家庭本身拥有且能共同受益的资源和能力。资源禀赋的差异程度影响着家庭是否持有风险金融资产和持有深度。鉴于在所有风险金融资产中,股票在我国具有发展时间较长、进入门槛低等特点,所以本文以股票资产为例,研究家庭资源禀赋对其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以及比较分析东中部地区的影响差异,进而为相关部门提出建议。本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相关背景,阐述研究目的、意义以及思路和方法,并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概述。第二部分说明相关概念和理论,简要阐述家庭金融、家庭金融资产及分类等概念和生命周期理论、金融资产组合选择等理论。第三部分介绍数据来源,对样本家庭基本情况以及金融资产配置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第四部分是实证分析,利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通过Probit和Tobit模型分别分析资源禀赋对居民家庭是否持有股票和持有深度的影响,并比较分析东中西部地区的影响差异。第五部分总结研究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本文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1)家庭成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社会信任、人均交通通信支出和经济资本、心理资本、户主特征、区域特征相关变量均对家庭是否持有股票及股票持有深度产生显著影响,人均红白喜事支出对家庭股票持有深度具有“挤出效应”,家庭是否持有股票与股票持有深度均符合“生命周期理论”。(2)金融资产配置情况存在地区差异。在东部地区,社会信任、人均交通通信支出、年龄、婚姻状况和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心理资本、区域特征相关变量均对家庭是否持有股票产生显著影响,家庭平均受教育年限、社会信任、人均交通通信支出和经济资本、心理资本、户主特征、区域特征相关变量均对家庭持有股票深度产生显著影响;在中部地区,家庭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均交通通信支出、人均红白喜事支出和经济资本、心理资本、区域特征相关变量均对家庭是否持有股票和股票持有深度产生显著影响,社会信任对家庭是否持有股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在西部地区,家庭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均非金融资产、风险偏好和户主特征、区域特征相关变量均对家庭是否持有股票和股票持有深度产生显著影响,户主幸福感对家庭是否持有股票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效应。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家庭部门三个层面提出建议:(1)政府机构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减小收入差距,规范资本市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2)金融机构要加快金融产品的创新,加强金融知识和投资渠道的宣传。(3)家庭内部要立足自身情况,合理配置金融资产,学习金融专业知识,积极寻求专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