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命题。二者在理念上相互弥补,不可分割,但在实践中又常常处于相互竞争、甚至相互排斥的状况。通识教育为人才培养奠定共同的知识和文化基础,是培养完整的“人”的教育。专业教育侧重技术应用知识,培养学生成为某一领域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才。实用就业取向的专业教育往往作为强势一方,挤压通识教育的生存空间。通识教育在我国现代高等教育虽然占据重要地位,却一直饱受质疑和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命题。二者在理念上相互弥补,不可分割,但在实践中又常常处于相互竞争、甚至相互排斥的状况。通识教育为人才培养奠定共同的知识和文化基础,是培养完整的“人”的教育。专业教育侧重技术应用知识,培养学生成为某一领域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才。实用就业取向的专业教育往往作为强势一方,挤压通识教育的生存空间。通识教育在我国现代高等教育虽然占据重要地位,却一直饱受质疑和争议。此外,通识教育的理念和课程模式皆来源于国外,在我国缺乏统一认知,常被曲解。本文以工程教育为研究对象,回溯美国通识教育在工程教育的历史变迁,以探究通识教育如何在美国工程教育普遍确立,通识课程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与发展,如何服务于工程师培养等问题。本研究从点面结合的思路出发,一方面,以麻省理工学院为典型案例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MIT自1861年成立以来156年的通识课程资料,同时辅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欧林工学院的通识课程改革,考察美国精英工程院校中通识教育的发展与演变;另一方面,关注了不同时期美国工程教育协会(ASEE)在全国范围内发布的重要报告中有关通识教育的内容,以从宏观和微观视角双向切入,探究美国通识教育在工程教育领域的深刻变化。本文将通识教育与工程教育的历史演变分为三个历史时期。第一时期是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美国工程教育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美国工程院校虽然开设了通识课程,但主要是受到博雅教育传统的影响,沿袭传统科目,具体到不同院校大多各行其是,此时工程教育对通识教育的要求还只是一种模糊的存在。第二时期是20世纪初到二战,受到战争刺激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工程职业意识广泛觉醒。工程职业力量开始在包括教育的各个社会领域行动,期待提升工程职业地位和形象,获得专业身份地位。这一时期,通识教育开始被工程院校普遍重视,课程内容的通识要素明显加强,课程地位也取得了广泛共识。第三时期是二战后至今,这时工程职业的专业身份地位已经相当稳固,有关工程职业地位提升的外部诉求逐渐让位于教育系统内部的质量话语,通识教育开始成为工程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领域,但通识课程改革同时受制于高校内部的教育理念、院校特征、工程专业等要素的约束。这一阶段,通识课程改革主要围绕着“广度与深度的平衡”和“通专融合”两个矛盾展开,课程结构、数量、内容和修读制度等,因校而异,呈现了复杂的阶段性特。最后,本研究回应了通识教育在工程教育中的内容和意义变迁。从外部来看,通识教育作为博雅教育的一种精英文化符号象征,一直以来都是美国工程职业地位竞争的重要领域;从内部来看,随着职业地位的巩固,通识教育以“广博”为基础,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更加坚实、宽泛的知识基础,亦是提升工程教育质量的核心内容。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美国工程教育领域通识课程变迁的影响要素和互动路径,解释了通识教育何以在内外复杂互动的关系中,实现理念和课程的迭代更新。
其他文献
随着大数据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身份信息验证方式的需求愈加趋于智能化。许多身份验证系统例如小区门禁系统、车站验票系统等都采用人脸识别和人脸检测技术来验证个体身份。人脸识别和人脸检测技术为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潜在的风险。一方面,人脸识别模型在训练中会产生许多敏感的隐私参数,这些参数一旦被窃取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另一方面,在人脸检测中应用服务提供商需要对脸部数据
随着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以及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共享经济为主要背景,以纯电动汽车为主要车型的共享新能源汽车行业应运而生。其中,共享电动汽车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大量普及有利于缓解交通压力、保护环境以及减少资源浪费,是未来共享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但是由于充电站建设位置选择不合理而导致的找车难、停车难、充电难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共享电动汽车的可持续性发展,这已经成为了影响共享电动汽车使用
自1987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超高速增长,至2020年GDP总量突破100万亿,总量相当于美国GDP的75%,在助力经济发展取得如此成就的众多因素之中,人口因素是不可忽视的主要动力之一。尽管在人口因素对经济发展贡献度的测算结果方面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人口因素是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伴随我国人口结构的转变,作为曾经支撑我国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人口红利是否依然存在,在学者间产生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及自动驾驶等计算密集型应用的兴起造成了很高的网络负载,其严格的延迟要求使得移动云计算技术不再适用。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通过将计算及存储资源转移到靠近用户的网络边缘,可以有效应对移动设备资源及能量受限的挑战。在传统的MEC网络中,边缘服务器通常被放置在固定的蜂窝基站或者接入点,其覆盖范围十分有限,而密集部署边缘服务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激烈竞争以及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类型——新型研究型大学在我国诞生。新型研究型大学具有区别于传统研究型大学的显著特征,是创业型大学理念的中国化实践。新型研究型大学直接面向国家和地区发展需求,采取“高起点、高定位、小而精、国际化”的办学理念,面向科技前沿和地方产业,坚持特色学科和专业建设,探索创新性的管理体制,争
近年来,中国农产品双边贸易额不断上升,作为公认的农业强国,农产品贸易己经成为中国对外贸易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欧亚经济联盟,是“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十分重要的国家集团及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中国于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2015年欧亚经济联盟的成立,使得欧亚经济联盟和中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额大幅度的增加。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定》顺利签订,签订该协定的目的在于减少因非关税
话本小说史上,明清易代之际的李渔是继明代冯梦龙、凌濛初后的卓荦大家,其相关作品收录于《无声戏》《十二楼》。就清代话本小说而言,仅艾衲居士《豆棚闲话》差可与李渔之创作实绩相比。李渔的话本小说,有着“篇篇有他的新生命”(孙楷第语)的鲜明个性特征。此种个性特征的形成,在于李渔话本小说所述大体为近事、今事,并在其中融入自己的人生经历、情感体验和哲理化观念,在逞才使性的小说创制中形成个性化的话本叙事体制。如
研究生师生关系作为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研究生师生冲突时有发生,显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师生之间存在隐性或显性的对抗,影响着师生身心健康和研究生教育目标的实现,不利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当前,关于研究生师生冲突的研究成果并不多,研究视角也比较单一,缺乏利用社会心理学理论框架对研究生师生冲突的阶段和成因进行深入分析的研究。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性抽样方式选取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特别是5G时代的到来,为了更好的改善交通环境,提高用户驾车体验,减少交通事故带来的损失,汽车行业从传统的运行方式不断向智能化以及网联化发展。在推出了一大批智能网联汽车后,逐步迈入车联网(Io V,Internet of Vehicles)时代。就车联网而言,其具体是指依托于当下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将车辆视作为移动节点及信息采集节点,利用无线通信技术来进行信息的收集,从而为
邹弢(1850-1931),字翰飞,号潇湘馆侍者、瘦鹤词人、酒丐等,江苏无锡人。晚清民初,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一批士人既有传统的素养和坚持,同时又投身社会转型的现代化进程中。在文学创作上的具体表现,就是传统文学和具有现代特质文学的同步呈现,如韩邦庆、林纾等,邹弢也是其中一员,他即编撰有如《浇愁集》的传统笔记小说,又创作了如《海上尘天影》等具有现代性的小说。邹弢从小接受系统的儒家经典训练,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