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足侧沟茧蜂Microplitis pallidipes生物学及其利用的初步研究

来源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y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在世界各地均有严重为害或暴发成灾的记录,并造成过重大的经济损失。杀虫剂的长期滥用,使得甜菜夜蛾的抗药性显著增加,杀虫剂的防效显著下降,在给甜菜夜蛾防治带来了巨大困难的同时,也严重地污染了农产品和环境。因此,研发和探索其它可以替代化学防治的有效途径,一直是世界甜菜夜蛾防治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就淡足侧沟茧蜂Microplitis pallidipes Szepligeti(膜翅目:茧蜂科)的主要生物学习性,室内人工繁殖寄主,对甜菜夜蛾的寄生行为及控制作用,杀虫剂对淡足侧沟茧蜂和甜菜夜蛾的杀伤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为应用淡足侧沟茧蜂防治甜菜夜蛾,协调甜菜夜蛾的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所获的主要结果为:研究确定了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为淡足侧沟茧蜂的繁殖寄主:淡足侧沟茧蜂在甜菜夜蛾和粘虫上能顺利寄生并完成发育。淡足侧沟茧蜂主要寄生1~3龄粘虫,对2龄粘虫的寄生率最高,只发现极个别被寄生的四龄粘虫幼虫。淡足侧沟茧蜂在不同龄期的粘虫幼虫体内的发育历期并无显著的差异,但寄主幼虫越大,育出的蜂茧越重。3龄粘虫幼虫育出的茧重于1龄、2龄幼虫育出的蜂茧,但寄生蜂对2龄幼虫的寄生率高于后者。寄生蜂对1龄寄主幼虫的寄生率以及1龄粘虫育出的茧重均是三个龄期寄主中最小的,但死亡率却是三者间最高的。加上粘虫无自相残杀的习性,易于饲养,可进行群体接蜂和群体饲养,并且粘虫育出的淡足侧沟茧蜂成虫生活力强,因此大规模人工繁殖淡足侧沟茧蜂,宜考虑2龄~3龄初期粘虫为繁殖寄主。研究明确了淡足侧沟茧蜂的寄生动态:具有产卵经历的雌蜂对2龄粘虫幼虫的寄生率随刺探次数的增加,寄生率增加。蛰探一次的寄生率为65%(N=255),蛰探两次的寄生率为84.21%(N=125),蛰探3次的寄生率为100%(N=124)。随着被蛰探次数的增加,寄主幼虫被成功寄生的概率也相应增加。寄主蜂的蛰探次数对寄生蜂后代的发育历期无显著影响。但被蛰探一次的幼虫育出的蛹显著重于被蛰探两次、三次的幼虫育出的蛹。淡足侧沟茧蜂在养虫室条件下每天平均寄生223.5±24.78(N=15),最高可达255头。随着寄生蜂日龄的推进,寄生寄主数量先上升,然后缓慢下降。2、3、4日龄的寄生蜂寄生能力最强,3日龄寄生蜂平均寄生23.75±7.63头,
其他文献
学位
绿色广谱生物杀虫剂多杀菌素是由Saccharopolysporaspinosa经有氧发酵后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杀虫谱广,易降解,低残留,对人畜无害,环境污染少等特点。多杀菌素在农牧业上有着广阔的
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Sacc)是重要的热带作物病原真菌,属于菌物界(Fungi),真菌门(Eumycota),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腔孢纲(Coelomycet
本研究结合田间试验与实验室研究从种群、个体和分子三个水平对转Bt基因抗虫棉的生态效应进行研究,阐明了转基因抗虫棉对重要害虫及其昆虫天敌种群动态和个体行为的影响,以及转
多年来,上海基础教育宏观、中观、微观各个领域改革、发展与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壮大紧密相连,科研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保证作用;而伴随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化,教育科研的理
棉铃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药性是其近年来暴发成灾的主要原因之一.江苏省是中国重要产棉省份,在棉铃虫对菊酯类农药抗性治理中,主要依有机炮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来
一、教师的困惑rn作为教师,或许你我有着相同的体验:尽管我们挑灯夜战,试图跟上所教学科的发展;尽管我们细致入微,努力去熟悉所教的每一位学生,但是每次走进新的课堂,我们仍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是近年来中国北方玉米产区迅速发展蔓延的一种新病害,山东省各玉米产区发生也相当普遍.该研究对病害症状特点进行了系统观察,同时从山东省14个地市的34个县
在对大丽轮枝孢微菌核和棉花黄萎病生物防治研究现状、进展和问题了解的基础上,对微菌核有关特性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从分离和征集的593株土壤真菌中筛选出25个具潜在生防能力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更是教育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在目前的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上,如何准确地理解和切实推进教育公平,将实施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