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侧椎体计数法判断胎儿脊髓圆锥位置的超声应用研究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_go_0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  脊髓圆锥(Conus medullaris,CM)是脊髓末端变细呈圆锥状的结构,当脊髓圆锥因各种原因引起位置下降时称为脊髓拴系(Tethered cord,TC),由此引起脊髓末端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导致下肢运动感觉、排尿、排便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症状称为脊髓拴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TCS唯一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松解拴系,且越早治疗,预后越好。超声对胎儿脊髓圆锥末端(Conus medullaris termination,CMT)位置的研究为TC产前诊断提供依据。目前,虽有多种超声定位CMT位置的方法,但仍缺乏提供给超声科医师判断脊髓圆锥位置是否正常、正常变异和异常的简单高效的方法。故本研究应用超声尾侧计数法(Caudal vertebral counting method,CVCM)与腰骶角椎体定位法(Lumbosacral angle location method,LSaLM)分别判断胎儿脊髓圆锥末端位置,并进行相关性研究,探索出能更简单快捷判断胎儿脊椎圆锥位置是否正常、正常变异和异常的超声诊断方法。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12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接受产前超声常规检查正常单胎胎儿180例,入选孕妇年龄19-41岁,平均年龄30.8岁,胎儿孕龄在21-38周。按胎儿孕龄分组,每组选取10名胎儿。  2、超声检查设备:采用GE Voluson E8、Philips iu22及Philips A7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6 MHz。  3、图像采集方法及要求:产前超声常规检查胎儿全身结构及测量生长径线后,对胎儿脊柱进行横切面、矢状切面、冠状切面扫查,排除脊柱及脊髓畸形。在脊柱腰骶尾部,取正中矢状切面,放大图像,并保存。声像图要求:①显示呈圆柱状无回声的脊髓,及其末端呈圆锥状无回声的脊髓圆锥,显示或不显示脊髓中央呈线状高回声的中央管;②显示高回声的硬脊膜及圆锥末端向尾侧走行呈多条线状高回声的马尾;③显示明显的胎儿腰骶角(Lumbosacral angle,LSa)(L5与S1间形成向腹侧突起的夹角);④显示脊髓圆锥尾侧呈强回声的椎体骨化中心至骶尾部最后一个椎体骨化中心(Ossification center,Oss)。  4、图像分析方法:两位资深超声科专家共同观察脊柱腰骶尾部正中矢状切面声像图,分析判断并记录。胎儿腰骶角椎体定位法和尾侧椎体计数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腰骶角椎体定位法:①椎体位置确定:由成角的腰骶关节定位椎体,角的尾侧是S1,头侧是L5,向胎儿头侧逆推定位脊髓圆锥末端位置;②脊髓圆锥末端位置标记及记录:为便于统计分析,以S1中点记录为0点,从尾侧至头侧L5-T12中点分别记录为1、2、3、4、5、6,相邻的椎体骨化中心的中点之间连线,又分为四等分,每等分为0.25;③记录超声图像上可显示的骶椎椎体骨化中心数。  2)尾侧椎体计数法:在脊柱正中矢状切面声像图上,从最后一个椎体骨化中心向头侧计数,直至脊髓圆锥末端所在的位置,相邻的椎体骨化中心的中点之间连线,又分为四等分,每等分为0.25。  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学分析软件。根据各变量类型选用合适的统计方法。连续性资料用或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非连续资料用原始数据和百分比表示。描述性分析及组间差异性分析胎儿脊髓圆锥末端位置、骶椎椎体骨化中心数和尾侧椎体数。相关性分析用于评价尾侧计数法数据与腰骶角椎体定位法数据的关联,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LSaLM获得CMT位置数据的结果如下:21-38孕周胎儿脊髓圆锥末端位置呈正态分布,均值为3.87,即对应椎体位置在L2-L3中上点偏上。在180例正常胎儿中,CMT位置最低值2.50(0.56%),即对应位置在L3-L4中点;最高值5.00(0.56%),即对应位置在L1中点;CMT位置值4.00的百分比最高(31.66%),即对应位置在L2中点。CMT位置组间差异性分析结果如下:21孕周组均值为3.48,即对应椎体位置在L2-L3中点偏下;37、38孕周组均值均为4.18,即对应椎体位置在L1-L2中下点偏下,21孕周组与37、38孕周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2、LSaLM获得骶椎椎体骨化中心数据的结果如下:21-38孕周胎儿骶椎椎体Oss数4个157例(87.22%),5个23例(12.78%)。组间差异性分析显示无显著性差异。  3、CVCM获得CMT位置数据的结果如下:21-38孕周胎儿脊髓圆锥末端尾侧椎体数呈正态分布,尾侧椎体数均值为7.87,即表示CMT位置在第7-8个椎体中上点偏上。在180例正常胎儿中,尾侧椎体数最少6.5个,即表示CMT位置在第6-7个椎体中点,占0.56%;最多9个,即表示末端位置在第9个椎体中点,占0.56%;尾侧椎体数8个最多,即表示末端位置在第8个椎体中点,占30.55%;尾侧椎体数组间差异性分析结果如下:21孕周组均值为7.48,即表示末端位置在第7-8个椎体中点偏下;37孕周组均值为8.28,即表示末端位置在第8-9个椎体中下点偏上;38孕周组均值为8.20,即表示末端位置在第8-9个椎体中下点偏下;21孕周组与37、38孕周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4、LSaLM、CVCM获得数据与孕周的结果如下:21-38孕周胎儿脊髓圆锥末端位置均值及尾侧椎体数均值随孕周增大而上升,但上升趋势缓慢。脊髓圆锥末端位置与胎儿孕周呈显著性正相关(r=0.358,P<0.001);尾侧椎体数与胎儿孕周呈显著性正相关(r=0.375,P<0.001);脊髓圆锥末端位置与尾侧椎体数呈显著正相关(r=0.950,P<0.001)。骶椎椎体骨化数与孕周、CMT位置、尾侧椎体数均无相关性(r=0.079,P>0.05;r=0.059,P>0.05;r=0.052,P>0.05)。  结论:  1、超声对胎儿脊髓圆锥末端位置的研究为TC产前诊断提供依据。  2、尾侧椎体计数法与腰骶角椎体定位法能用来判断CMT位置。  3、尾侧椎体计数法与腰骶角椎体定位法有显著的相关性,可用来判断胎儿脊髓圆锥末端位置是否正常、正常变异和异常,并且前者方法更简单快捷,对胎儿体位及腰骶角显示要求不高,在临床上有望成为超声科医师的首选方法。
其他文献
1 扦样要具有代表性扦样是供试样品是否具有代表性的关键,在扦样过程中,除按照 GB/T3543.2—1995规程所要求,确定好种子批,扦样点和扦样技术外,由于我区大多数企业在种子收
1 选地整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力中等以上旱地。茬口以豆类、马铃薯、玉米茬口为好。前茬收获后立即伏耕晒垡或秋深耕,耕深25~30cm。播前结合施肥浅耕耙耱,耕深10~15cm,
简要介绍了正压气力输送系统的工作原理,着重对湄洲湾一期2×393MW机组空预器正压气力输送系统堵管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解决了空预器输送系统频繁堵管
快速阅读能力是语言学习能力的重要部分.阅读效率包括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虽然,影响阅读理解速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根据笔者在教学实践的切身体会,认为掌握一定的快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 70年代从日本引入我国的 ,1980年在东北地区开始进行甜菜覆膜栽培试验、示范 ,结果表明 ,该技术比直播增产 30 %以上。黑龙江垦区从 1985年起在部分科研
中优 95 0 7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育成的高产优质面包专用冬小麦新品种。其突出特点是实现了优质与高产的良好结合 ,是北部冬麦区最有推广价值的白粒硬质强筋型面包专用小
一、诊断方法   1.形态诊断 壮苗植株表现为倒 2、 3叶片大而不披,遇风摇而不甩,呈驴耳型。群体表现为总分蘖数不超过计划成穗数的 2倍以上,叶面积系数最大约 5左右,群体整齐,封
河南优质小麦育繁推加 (即选育、繁殖、推广、加工 )联合体是在河南省种子管理站的指导下 ,由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小麦育种、繁种、经营、加工单位共同组建的以转化
棉花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 ,在整个生育期内 ,除满足棉花生长所需的大量元素外 ,还应根据棉花生长的需要补充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对作物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在棉花生
通过对用液体聚合硫酸铁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厌氧发酵废水的,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为聚铁投加量4.7~5.3 g/L、pH=5~9沉降时间2 h左右,经处理后COD去除率可达92.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