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规定的公民申诉权的保障 ——以行政信访投诉为中心的研究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yufe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宪法第41条规定的公民申诉权,是指公民对于自身的合法权益,因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而受到侵害,有权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要求其作出处理的权利。宪法规定的公民申诉权,在性质上是一种全面的、获得权利救济的权利。内容上具体包括法律诉讼中的申诉与非法律诉讼中的申诉两类。与此相应,在宪法权利相对保障模式下,我国权利救济制度架构设计独特:法律诉讼中的申诉权保障主要依靠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民事与刑事中的上诉、申诉一类的审判监督制度;非法律诉讼中的申诉权保障主要为信访制度。本文主要讨论行政信访中的投诉类信访在实现公民申诉权方面的相关问题。作为非法律诉讼中的申诉权保障方式,行政信访投诉几乎是一个“兜底救济之路”。信访作为一种ADR式的互补行政手段,对运用法律诉讼手段救济公民申诉权具有补充性,但有时又具有不可代替性。行政信访投诉本身具有过滤机制、补充机制、疑难处理机制等优势,而这种制度设计之所以产生独特效能,一方面有信访制度之内在动因,公民对于差序政府信任,信访成为压力型体制救济。另一方面体现为方式之比较优势。行政信访投诉在救济范围、方式、效果等方面,与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比较展现出压倒性竞争优势。但是,在我国特色实践中,信访制度与法治有着“亦敌亦友”关系行政信访投诉在权利救济的职能发挥上也面临实践困境,具体表现为:涉及维护公益的投诉大量涌入行政信访投诉;行政信访投诉与申请履行法定职责相互交织;信访程序处理导致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救济的丧失。分析这种困境之制约因素,包括公民申诉权保障体系不完善,信访终结制度与封闭救济回路设计,以及行政信访投诉分类理丝益棼等。由此看出,行政信访投诉在实践中既面临思想认识上的缺憾,也存在现实运行中的困难。作为保障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申诉权特色制度安排,信访仍需加以完善。在提升信访法律位阶的基础上,构建完备的公民申诉权相对保障体系。通过尝试改造三级终结流程、突破封闭救济回路,推进行政信访投诉程序化建制改革。此外,行政信访分类的改革在现阶段不可大阔步地进行,需要特定的培育缓冲期实现过渡,特别需要针对性地从方式的衔接、明确“投诉”之“应当”和“可以”问题、介入点精准识等方面渐进完善。通过以上路径,促进宪法规定的公民申诉权的落实,实现基本权利的保障。
其他文献
流动人口是社区中一个重要的主体,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中提到,丰富流动人口社区生活,拓展流动人口有序参与居住地社区治理的渠道。近年来,流动人口在年龄结构、文化层次、服务需求等方面发生着改变:流动人口不仅是社区服务的接受者,还应当成为社区事务重要的参与者,社区治理潜在的贡献者,流动人口是社区治理中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关注流动人口需求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对流动人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提出使得市场上的股票收益与风险联系起来,但市场风险并不足以解释股票全部的收益,因此各种金融异象的研究开始兴起。从我国A股市场成立以来,也存在各种金融异象。市场上的信息由于可获得性不及时以及投资者非理性交易等原因,导致金融异象无法被及时被套利交易消除,Beta异象就是其中之一。Beta异象在定价模型发展初期被Black(1993)发现,对传统CAPM模型的倾斜角度提出质疑,并指出,
一个从未接触过现代媒介的族群在当代如何借助媒介立足,媒介又如何重构族群的文化记忆与族群认同?本研究以文化记忆理论和族群认同理论为理论框架,通过非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探讨了罗布人的文化记忆与族群认同是如何,在当代又如何被媒介重构等问题。研究发现,当代罗布人文化记忆与族群认同的媒介重构过程主要包括记忆的书面化、记忆的影像化和记忆的空间化三个阶段,即是口传媒介向书面媒介发展、书面媒介向影像和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作用日益凸现,城市生活已经是当今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小说以城市人群的生活和心理状态为着力点,体现城市的地域特色和人群秉性。因此,反映城市生活和城市人精神状态的文学样式——城市文学,成为现代文学的一个研究热点。城市漫游者的形象源于德国思想家瓦尔特·本雅明。漫游者是文学、社会学和城市文化研究中经常出现的人物形象,漫游则是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人类活
在当前日益壮大的市场需求下,我国企业逐步脱离以银行为主导的融资模式,转而寻求资本市场的融资助力。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股权众筹业务甫一落地便受到颇多关注。股权众筹作为新型的互联网金融业务,一方面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多元的投资渠道;另一方面,因其不同于融资成本较高、条件严格、难度偏大的传统融资模式,股权众筹相对适度的融资成本和适当简化的融资程序能够有效弥合和缓解我国小微及初创企业融资困难
进入信息化时代后,网络平台成为公众发表意见和诉求的重要载体。公众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关注、监督个案的司法审判,并参与讨论。然而,当前网络舆情影响司法机关审判进程的情形时有发生,导致法官作出的裁判向网络舆情倾向的结果靠拢,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司法的独立性和公信力。本文首先解读了交往理性理论,阐述了交往理性理论的渊源、含义、内涵等内容。这部分说明了为何公众应当在交往中应用交往理性理论。其次,通过分析李昌奎
我国的非虚构写作实践从文学界起源,很快席卷新闻业。近年来,随着技术赋权以及时代和社会对真实的渴望,如“真实故事计划”此类提倡非虚构写作大众化的新媒体平台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非虚构写作进入倡导用户生产内容(UGC)的大众书写时代。一方面,非虚构写作的大众书写丰富了媒介记忆的形式和内容,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不少如《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这般打着“非虚构”的旗号、行“虚假”之实的文章,非虚构写作的底线
“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后,选择养育两个孩子的家庭越来越多。二孩的出生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有着十分深刻的意义。而对于作为家庭成员之一的未成年大孩,影响也是不能忽视的。未成年大孩要逐渐适应从独生子女变成非独生子女的转变,还要学会理性看待父母不再只关注自己一个人的事实。这个过程充满了成长的挑战和心理逐渐成熟的变化。在此阶段中,有一部分二孩家庭中的未成年大孩可以顺利度过,还有很多未成年大孩因为各种原因没有
员工日常家庭生活中的家庭幽默氛围不仅可能会提高其对家庭的满意程度和在工作中的活力水平,还会进一步促进员工工作创造力的提高。此外,员工的睡眠质量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正向强化家庭幽默氛围对员工工作创造力的积极影响。研究采用经验取样法,对1 10名被试进行了为期连续10个工作日的追踪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员工晚间体验到的家庭幽默氛围通过家庭满意度和工作日的工作活力正向预测工作创造力;(2)员工的每日睡眠
本论文选取刊载于《大陆》杂志一九四四年十二月号的井伏鳟二的短篇小说《与饶舌老人交谈》作为研究对象,以此为基础对二战末期井伏鳟二的文学创作特点以及作者对于战争的态度进行了考察。《大陆》杂志创刊于一九四四年十月,由日本的大陆新报社在日军占领下的上海发行,是日语综合月刊杂志。一九四一年十一月,井伏鳟二接到陆军征用指令,以南方征用作家的身份被派遣至新加坡。一九四二年二月,井伏鳟二抵达日本占领下的新加坡,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