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ASB处理含氮废水ANAMMOX启动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沈阳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dadou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水体富养化的不断严重,污水厂对氮、磷排放要求越来越高。氨氮在水体中是以NH3或NH4+离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氨。氨氮的形态是各类型氮中危害最大的,同时也是水体受到污染的标志,对水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体现在很多方面。氨氮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氨氮的氧化分解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体发黑发臭。同时氨氮为水体中藻类的生长提供营养源,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的发生。降低水体中的氨氮污染负荷,也就直接减少了水体总氮含量,有利于缓解水体富营养化。因此,研究一种低耗能的工艺处理含氮废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ANAMMOX)作为一种新型生物脱氮技术,与传统的脱氮工艺相比,它具有节约氧耗、无需添加有机碳源、污泥产量低、基质去除速率高等优点,这使得厌氧氨氧化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热点。20年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厌氧氨氧化实验室试验及工程研究,并取得显著的研究成果。荷兰、瑞典等国家已将厌氧氨氧化应用于实际工程,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而我国目前只进行到初步的中试研究阶段。由于颗粒污泥的难以形成导致了厌氧氨氧化工艺启动时间较长,限制了厌氧氨氧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为了研究缩短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启动时间的方法,本课题采用两套不同的UASB反应器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分别为R1、R2反应器,R1反应器中投加活性炭颗粒,R2反应器中不投加任何填料,在温度为30~40℃、pH为7~8,HTR为24 h的初始条件下,比较两套反应器厌氧氨氧化启动特征及启动时间。两个反应器均在避光条件下进行反应。研究结果表明,R1、R2反应器分别经过138 d和174 d运行成功启动。R1反应器氨氮、亚硝氮以及总氮的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95.77%、97.50%和84.80%。R2反应器氨氮、亚硝氮以及总氮的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92.72%、95.68%和83.91%。两个UASB反应器内均有红色的颗粒污泥形成。反应器稳定运行后考察了温度和pH值对UASB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为35 ℃时,氨氮及亚硝氮的去除达到最高,分别为90.94%和91.97%;主要是由于温度过低时,厌氧氨氧化速率较低,当温度过高时,厌氧氨氧化活性受到抑制。当pH值为7.5时,氨氮和亚硝氮的去除率达到最高,分别为88.54%和87.60%,反应器中厌氧氨氧化菌的基质为氨和亚硝酸盐,而厌氧氨氧化过程受到影响主要是pH对细菌和基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投加活性炭可以缩短UASB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启动时间;当温度为35 ℃,pH值为7.5时,反应器脱氮效果良好。
其他文献
割缝衬管防砂完井广泛应用于出砂油藏的开发,目前主要采用矩形割缝,但现场应用中易出现“砂堵”、磨损严重、寿命短等问题。此外原油流经割缝时因粘滞作用产生流动阻力,对原
本文以β-蜕皮激素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β-蜕皮激素的多羟基位点进行化学修饰,获得3个异丙叉化产物,经过MS、1HNMR表征分子结构证实这三种衍生物分别为:20-ECD 2,3:20,22-d
随着钢管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增多,其发生火灾的概率也随之提高。深入研究其火灾后的力学性能和承载力损伤,对合理制定该类结构火灾后的修复加固措施非常必要。特别
吉林油田海坨子地区位于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储层渗透率低,属于中低孔、特低渗油藏,钻完井过程储层伤害严重。因此,本文结合目前低渗透油田储层损害及保护研究现状,针对海
漠河盆地位于我国东北大兴安岭北端,地表起伏剧烈,地下地质构造极为复杂。漠河盆地浅层冻土区与已经发现天然气水合物的我国祁连山木里地区具有极为相似的地质、地理条件,针
射孔完井孔眼周围的流动是影响完善程度、采油指数等参数的关键环节,它对整个油气井的生产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针对射孔完井孔眼周围流场特征,采用有限元方法,利用实际物性参
针对新木地区木101井区的地质特点,本文以层序地层学为指导,地震资料为基础,并且结合钻井、测井等地质资料,采用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综合性一体化的储层精细描述技术方法,重点对
研究背景:基因Int6编码蛋白为真核翻译起始因子3复合物的一个亚基,即eIF3e(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3e,eIF3e)[1],eIF3e/INT6 在真核翻译起始和调控蛋白表达中发挥重要
铝合金以其优良的性能而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随着铝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大量铝制品不断报废使得废旧铝的再生利用显得十分重要。而废旧铝往往含有大量的杂质Fe,会形成脆性相恶
在区域地震剖面解释的基础上,研究了盆地结构特征及断裂构造特征,再结合盆地沉降史特征,从分析盆地变形序列、构建不同阶段的构造变形场特征入手,研究盆地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