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与造型的兼容——写实水墨人物画的世纪难题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koufangfang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初,西方的写实主义的美术观念随着中国的新文化运动进入中国画坛,对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中国水墨画产生了剧烈的冲击,传统中国画踏上了现代转型的历程,尤其在中国水墨人物画领域,变化最巨,成果也最丰。但是,西方的写实性的体面造型要以中国的笔墨语言来解读,是一个十分艰巨的而且是当务之急的任务摆在了每一位从事中国写实水墨人物画的画家面前。本文就笔墨与造型的兼容问题细述了兼容的艰难与历程,兼容的方案与得失,以及妨碍兼容的观念误区,以期对这一兼容问题有一宏观的描绘以及能对从事中国写实水墨人物画的人有所借鉴与启迪。   全文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主要论述写实水墨人物画兴起的社会学与本体论原因,着重讲述了笔墨与造型兼容课题提出的历史背景。   第二章:论述了笔墨与造型两种绘画元素的结合的艰难与兼容的历史进程,指出笔墨的特性局限使得它在兼容写实性体面造型进程中的困难,以及几代画人在这一课题中的艰苦卓绝的探索行程。   第三章:对笔墨与体面造型进行分别的剖析,以期能更加明了各自的特性以及实现兼容的可能与途径。   第四章:主要论述了笔墨与造型兼容的具体方策,提出对传统笔墨语言的借鉴整合与对非传统笔墨语言的吸收与拓展,回归笔墨材料性等方法论。   第五章:指出了在笔墨与造型兼容过程中的诸多不利于兼容的各种声音,厘清人们认识上的误区。   第六章:主要论述在笔墨与造型的兼容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与可资汲取的教训。   第七章:对在笔墨与造型兼容中的重要代表性画家予以简述。  
其他文献
当今设计中“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使设计师逐渐地把设计焦点从产品转移到产品的使用者身上,试图设计出真正符合使用者需求的产品,然而设计师如何去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研发出优于普通短纤维的永久阻燃黏胶长丝,为开发低面密度的轻量级、多样性防护服材料提供可能,同时材料还满足穿着舒适性与外观要求。目前,各服装生产企业在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任伯年绘画风格形成中的市场因素特点明显,本文希望能够比较全面地梳理出任伯年学画、售画等行为的资料,从中找到任伯年绘画作品主要的销售渠道、销售方式和消费对象,并研究
美国 Radio Frequency 公司开发出一种新型微波射频干燥系统(图1),其具有比传统织物干燥机更高的效率,可快速干燥水性黏合剂和涂料,同时可实现以往只有应用溶剂型涂料时才能达到
校外美术教育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受到高度关注,在美术教育界被认为是人文素质教育有效进行的必要保证,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本文首先从概念上对校外美术教育
"想你呀乌兰巴托的爸爸,想念你就唱你教的歌谣,爸爸的心像是辽阔草原,我是羊群像白云;女儿在遥远的家乡,想念你就拉起这马头琴,愿那琴声随着风儿飘远,希望你能听得见。"11月10
格尔木,河流汇聚之意。昆仑山的冰雪融水流淌成溪,在荒滩戈壁蜿蜒而行,汇聚成河,东流入海。自然的力量,造就了河流。人的力量,造就了城市。格尔木,是一座因工程而生的城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