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ling12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祠堂是我国传统建筑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建筑类别,蕴含有珍贵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信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血缘伦理、宗族观念、祖先崇拜、建筑艺术和典章制度。而传统剧场作为古代民众的公共娱乐场所,又蕴含丰富的社会文化、美学精神、礼乐思想和道德理念。总体而言,中国宗祠剧场产生于明代,至清代趋于繁荣,民国时期走向衰落。
  明代宗祠剧场的产生,与夏言奏请嘉靖皇帝放宽对民间祭祖限制的奏疏密切相关,该奏疏对民间宗祠的建设以及宗族的发展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是明代宗祠剧场产生的外在原因。此外,一方面,戏曲艺术本身的发展,推动了传统剧场在建筑形制上的进一步完善,而宗祠中“内神”与“外神”的共同祭祀,使的宗祠建筑更具庙宇建筑特性,因此民众在宗祠的建筑形制上,对庙宇剧场建筑形制加以借鉴。另一方面,明代家乐盛行,使得观众更青睐于私有化的观演场所,是明代宗祠剧场产生的内在原因。现存的三十六座明代宗祠剧场中,戏台建筑不饰雕刻,质朴大方。从宗祠剧场的修建来看,明代中后期,民众剧场观念淡泊,许多宗祠戏台为后期补修。从现存宗祠剧场的分布来看,江西地区占现存明代宗祠剧场的一半之多,这与明代弋阳腔的流行有很大关系。
  清代宗祠剧场走向繁荣,主要是由于清代中后期“花部”崛起,为宗祠剧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统治阶级认识到戏曲的教化作用,默许甚至主导在宗祠里面修建戏台,实行高台教化。此外,随着清朝政权的巩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也为宗祠剧场的修建提供了经济保障。总体而言,清代宗祠剧场呈现出南方多、北方少的分布特点。这一方面与宗祠数量本身就存在南方多、北方少的实际情况相关,另一方面,则是南北方的民众在神灵信仰上存在较大差别。南方以家族祖先崇拜为主,而北方则以公众神灵崇拜为主。
  清代宗祠剧场的发展,不仅表现为宗祠剧场的数量有所增加,还包括戏台建筑地域性特征明显,尤其是“晴雨台”的出现,使戏曲演出活动不再受到天气的影响。而“雨厅”的修建,是继“看楼”之后,民众对观演场所改革后的结果,意味着宗祠剧场中的演剧活动,由“娱神”向“娱人”方向转变。其次,清代宗祠剧场建筑形制还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表现出民众审美能力的提升和建筑技术的完善。
  至民国时期,宗祠剧场走向衰落,不仅宗祠剧场的开始数量减少,宗祠中演剧活动的规模和频率也有所下降,同时剧场的建筑形制也没有明显的改进和突破。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近代化生产方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宗族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族田走向衰落。同时,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宗族管理制度受到了严厉的批判。加上民国时期战乱不断,宗祠失去了政府和法律有效的保护,没收和异化祠堂的现象严重,宗祠剧场的功能明显削弱。
  在建筑形制方面,传统宗祠剧场在选址上崇尚“风水”,其选址往往蕴含天人合一、刚柔相济的哲学思想。在平面布局上,根据宗祠剧场中戏台与宗祠其他建筑的关系,可以分为“分离式”和“一体式”两种布局形式。在纵向布局上,宗祠剧场中轴线上由南往北依次为大门、戏台、享堂和寝堂,东西两侧为看楼。戏台台基略低于享堂,享堂台基略低于寝堂,而看楼二层则与戏台表演区基本处于同一平面。这种一层高于一层的纵向布局,既体现了对祖先的尊敬和崇拜,又反映了民众对观演关系的改进。
  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主要包括祭祀演剧、修祠续谱演剧、人生仪礼演剧、科举中榜演剧和罚戏等五种类型。其演出的剧目主要有庆贺戏、历史戏、公案戏、爱情戏、生活戏等。其中,历史戏和公案戏尤为民众喜爱,但庆贺戏则是宗祠剧场演剧的特色所在。从演剧目的上看,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具有教化民众、娱乐族人以及祭祀祖先等多重目的。从演出规模上看,宗祠剧场的戏曲演出活动,规模较大,具有持续性的特点。此外,从演剧时间上看,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明显受到农事活动的制约。
  与宗祠剧场中族人热衷于观看戏曲演出的情况不同,在一些族谱族规中,对于禁止家族妇女“烧香看戏”、族人职业选择中的“优伶”禁忌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同时,有的族谱对于“夜戏”的演出活动也加以禁止。与前两条戏曲“禁忌”所不同的是,“夜戏”演出虽然被官方训令和族规所禁止,但“夜戏”演出的剧目则常见于宗祠剧场的舞台题记中,呈现出官方与民间、族规与现实互相博弈的特征。
其他文献
纵观整个日本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虽说江户时期是不可否认的高峰,但在江户时期之后的明治、大正、昭和时期也将这种高度延续了下去。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竹久梦二就是横跨了日本明治、大正时期的艺术家。竹久梦二从未经过专业的美术教育,这也使他的绘画风格没有界限和约束,他在日本传统浮世绘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东西方绘画元素的融合,形成了他独具一格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也是本文着重要研究的方向。本文第一章着重从梦二生活的大时
学位
赵铁山是清末民国时期的书法大家,曾有“南吴北赵”之称,其书法艺术的存在,是民国书法史以及民国书法风格多元化的重要组成因子。然而,其书名传至今日,除山西书界,基本游离于当代书坛的话语中心,书法艺术成就鲜有人知。故笔者欲先对赵铁山书法艺术加以分析研究,再探其书名由盛转衰之因。文章共分六部分,以书学缘起——书学分段——书法风格——风格成因——书学思想——书学影响这条书艺人生发展脉络为研究主线,通过以上分
学位
近年来,随着民用无人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航拍已被广泛运用于当下的影视作品拍摄之中,成为时下热门的影像拍摄手法。然而,早在二十世纪初,航拍就已进入了影像创作者的视野。在航拍成为影像爱好者均能尝试的创作手法的当下,回顾航拍诞生之初的发展历程尤为重要。技术发展是美国电影的一个坚实起点,好莱坞早期的航拍影像也同样处于技术领先地位,目前学界对包括好莱坞航拍在内的早期航拍研究并不充分,尚未形成系统的航拍知识体系
学位
电视剧《大江大河》在播出期间一直稳居同时段收视率冠军宝座,并且获得了8.9分的豆瓣评分,成为了2018年豆瓣评分最高的国产电视剧。《大江大河》不仅成功引起了中老年人的共鸣,而且广泛调动了年轻人的参与热情,主话题#大江大河#阅读量近30亿,讨论量高达800万,二十余次登上热搜排行榜。究竟是哪些因素推波助澜使得《大江大河》微博口碑广受关注,有待深入探究与思考。  本文选取《大江大河》的微博数据,旨在讨
学位
随着十八大的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会议上强调文化自信,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文博作为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缩影,因此文博文化的宣传与发扬是必不可少的。《国家宝藏》作为文博类电视最具代表性的节目,节目本身立足于国宝,为观众展示国宝前世今生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国宝自身魅力,和它所承载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让国宝的魅力与价值透过节目照射到华夏儿女的内心,从而唤
学位
群舞是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以经由提炼、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运用舞台上的时空变换,为观众营造“美”的视觉享受。本文针对群舞中个体表达与群体呈现的互动关系,对群舞《逐梦云天外》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说明了此课题的来源思路及其研究目的与意义,并介绍了国内外对于群舞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其次,对群舞表演中的个体与群体进行介绍。通过解析领舞演员与群舞演员在舞蹈中的
学位
真人演员在舞台的表现和情感的传达可谓是淋漓尽致,但在戏剧发展的漫长历史中木偶始终以其丰富的表达性占有一席之地。尤其在电影艺术普及化、商业化的现在,木偶形态影视化的成功范例更是展现了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潜力,令戏剧创作者们趋之若鹜。  在木偶形态影视化的发展中,数码和自动控制逐渐得到普及,其创新成果对现代戏剧的创作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作者从偶形影视化的角度出发,梳理传统木偶与影视“非人”角色创作中的相异
学位
艺术(美术)生态的考察研究借鉴了发端于二十世纪下半叶的“艺术体制论”。这些理论联系起艺术生产、传播、接受环节,将对艺术内在属性的关注转移至艺术实践进行的现实语境,即艺术品、艺术现象背后庞大的社会机制及其内在运行规则,以及艺术家与体制结构之关系。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受前苏联“社会主义式艺术体制”影响,形成了以官方为主导的基本体制建构,新时期以来,伴随思想文化多元、资本市场注入,美术体制进入转型革新期
学位
“傩”是一种驱鬼逐疫的原始祭礼,又称跳傩、傩舞、傩戏,古时常用傩来驱赶疾病和灾害求得来年的平安顺利,后来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各地区发展为不同的傩文化形态,其中以驱病禳灾仪式与民间戏曲歌舞相结合形成的冲傩还愿戏现仍活跃在黔东北村寨。贵州省江口县茶溪村,还愿戏较为盛行的村寨之一,村民们家中遇事不顺、疾病或夫妻久治不孕的都可以请场傩堂戏进行许愿、还愿,通过酬敬仪式来驱邪化凶,降福呈祥。本文是对王世双一家为
谷剑尘是中国早期电影的代表人物,他对电影的理解和认知始终立足于大戏剧观之上,将电影、舞台剧、文明戏都看做戏剧的一种,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将教育的观点融入到这种影戏实践当中。纵观谷剑尘的一生,不论其身份发生了何种改变,其始终围绕着影戏教育展开活动:从报刊时期以戏剧为媒介的道德教化观,到明星影戏公司时期的艺术教育实践,再到江苏教育学院时期的民众教育,谷剑尘始终坚持把教育的观点融入到影戏的理论与实践当中,形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