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位素演化对具地压特征热储流体起源成因的指示意义—以关中盆地腹部为例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51585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中腹地深部热储流体的成因演化关系着热水资源是否可持续开发利用,因此一直是各位学者关注的焦点。关中腹地具地压特征的深部热储流体与围岩反应强烈,氧漂移程度大,氘剩余却低至-40‰,表现出异于常压循环水的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属国内罕见,呈现出陆相沉积水或陆相残存沉积水的迹象。本文应用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方法结合关中盆地地质构造演化对研究区深部热储流体的成因演化进行探讨。  Phreechc软件对研究区深部热储流体与低温水混合的比例、热储实际温度及水流路径上发生的水文地球化学作用模拟结果表明,热储流体大多混有其他来源低温水而未能达到水岩平衡,属于半成熟水,热储实际温度高于井口水温20℃~30℃,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演化中发生了大量的岩盐溶解、脱硫酸作用及一定比例的混合作用。研究区深部热储流体氢氧稳定同位素分布特征指示了其接受补给源于海拔较高处且接受时的温度较低,为距今10000年前的末次冰期降水。而14C的演化说明研究区深部热储流体滞留时间均大于10000年,为全新世古大气降水或地表水补给。放射性同位素3H在研究区部分地区与14C共存的事实表明古溶滤水中混入了现代循环水,为混合型热水。热储流体中的13C与次生热液方解石的分布范围重合指示热储流体中无机碳的主要来源为次生热液方解石,或热储流体形成时代可能先于构造变动时期。研究区深部热储流体34S的演化表明固市凹陷地区脱硫程度远大于其他构造单元,为关中之最。热储流体中稳定同位素87Sr/86Sr比值及11B的分布则排除了研究区热储流体起源于地幔或海相沉积水的可能性,87Sr/86Sr比值进一步明确了研究区热储流体接受补给时的方向及路径。结合研究区热储流体中多种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盆地沉积演化史的研究成果提出研究区深部热储流体存在残存陆相沉积水的可能性,并对研究区深部热储流体的成因类型进行了划分。
其他文献
  随着微处理器向小型化、高性能、低功耗方向发展,对产品设计和组装工艺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微处理器主流集成工艺为系统级芯片(SOC)、系统级封装(SIP)、混合集成技术(HIC)
会议
会议
  党政电子公文信息系统成为国产信息化建设中的痛点和迫切需求。随着"核高基"等重大专项的持续投入,全国产化的服务器软硬件装备的不断发展,现已基本可用。本文分析山东某地
会议
会议
学位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