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国为了建立一个能够与越南民主共和国抗衡的反共产主义政权而努力,扶植以吴庭艳为总统的越南共和国,并给予军事和经济上的援助,但美国的对越南政策是严格限定在遏制共产主义侵略的框架之下,越南问题在同一时期美国的对外政策中的地位几乎微乎其微。肯尼迪政府时期,由于南越境内民族解放武装力量的壮大,在南越的反叛乱行动是美国政府对南越援助的主要目的,军事援助的数量和针对性大大加强。到了约翰逊政府时期,前一阶段的反叛乱行动已经宣告失败,南越民族解放武装力量与北方的密切联系使得美国不得不正视北越,这一来自南越政权以外的直接威胁,美国政府认识到,要平息南越国内的越共分子,就必须从根源上切断对它提供支持的北越国家。肯尼迪遇刺后,约翰逊面临的任务不仅仅是要继续肯尼迪任期内的对南越政策,而且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状况——反叛乱行动失败,南越战场上出现有利于越共的局面,南越政府突然更迭,执政长达9年、在西方颇有影响力的吴氏家族轰然倒塌。这些新问题打断了美国循序渐进的对南越政策,已有的连续性被打破,如何在新形势下继续承担美国对南越的责任,成为约翰逊上台要面临的巨大问题。如果说在1964年11月的总统大选之前,约翰逊总统还是执行谨慎保守的对外政策的话,那么在赢得大选之后,他则逐渐冒险骑上虎背。从1954年召开日内瓦会议到1965年越南战争爆发,统一的越南没有形成,战火却一直蔓延到了整个国家。
回首这段历史,为何美国对南越持续不断的大量援助,竟不能对抗一个靠蜿蜒小路为脐带不断输血的游击队,究竟是现代化军事装备的倒退还是决策的失误?美国是如何一步步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而无法自拔的?本文将回顾美国艾森豪威尔总统和肯尼迪总统时期的对南越政策,并以吴庭艳遇害和约翰逊出任美国总统为转折点,分析美国对越南的政策与越南局势的互动,阐明美国如何从特种战争升级为全面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