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320排容积CT左心室心肌体积简化测量与常规测量结果对比研究 1、目的:探讨320排容积CT左心室心肌体积简化测量方法。 2、方法:(1)一般状况:随机选择2011年3月至2011年8月30名正常人及86名患者。正常人组女性15人,男性15人,平均年龄56.5+2.6岁;患者组男性57人,女性29人,平均年龄58.5±4.7岁。其中高血压患者46人,糖尿病患者35人,冠心病53人,扩张型心肌病1人。受检者心率规整,无肾功能不全(肌酐水平≤1.2mg/L)。 (2)检查扫描及参数:所有参与者进行扫描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东芝320排容积CT扫描仪及回顾性心电门控进行检查。患者双上肢伸直上举过头,扫描范围为气管隆突下方1cm至膈下1cm。于肘部静脉放置5号留置针。对比剂碘帕醇,浓度370mg/ml。结合患者体重,双筒高压注射器以流速5.0ml/s经留置针注入对比剂50-65ml,再以同等流速注入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冲管。注射开始12秒后激活Surestart监测,监测区域为同时显示左、右心室及降主动脉层面降主动脉处,触发扫描阈值200Hu,行全心动周期扫描。扫描时间少于5秒(根据患者注射对比剂后心率及心律状况)。根据患者体型,管电压设置100-135kV,管电流350-450kV,视野为FOV-M,转速0.35s,探测准直为320 x0.5mm。扫描结束待15分钟,确定无过敏反应后患者回病房,并嘱其多进水排尿,促进对比剂排出。 (3)图像后处理重建及测量方法:由两位中级职称医师对图像进行测量。常规CT测量方法:由计算机自动截取单个心动周期数据(P-P间期),间隔10%截取一个时相,包括0、10%、20%、30%、40%、50%、60%、70%、80%和90%10个心动周期时相。重建图像层厚1.0mm,间隔1.0mm图像。数据传至Vitera工作站并导入心功能(cardiac function)软件获取左心室短轴切面。人工调整左心室壁内外沿轨迹,范围从心尖至二尖瓣基底部。勾画内壁轨迹时室脊、肉柱及乳头肌不纳入计算范围。内壁轨迹用于计算左心室心腔容积,由计算机比较10个时相心腔容积,容积最大的时相为舒张末期,用于LVMV(左心室壁内外边沿所围成的体积);简化CT测量方法:在单个心动周期上(P-P间期)采用Cardio imageXact功能,结合心电回顾定位所需时相。收缩末期数据采集自T波下降部分与基线交汇处稍后位置,舒张末期数据采集自P波至R波下降部分与基线交交汇处,并尽量向后者靠拢。重建模式Half,图像层厚1.0mm,间隔1.0mm。数据录入Vitrea工作站,并导入心功能软件获取左心室短轴切面。人工调整左心室壁内外沿轨迹,范围从心尖至二尖瓣基底部。勾画内壁轨迹时室脊、肉柱及乳头肌不纳入计算范围;勾画外壁时心外膜不纳入计算范围。 (4)数据分析方法:使用SPSS13.0对正常组及疾病组的两种测量方法LVMV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及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常规方法测量正常组LVMV测量结果:86.7±4.8ml;疾病组:116.3±6.6ml。简化测量方法正常组 LVMV测量结果:舒张末期86.7±4.85ml,收缩末期87.1±5.1ml;疾病组:舒张末期116.2±6.6ml,收缩末期116.4±6.5ml。正常组及疾病组的简化测量方法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LVMV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动周期不影响LVMV;正常组及疾病组的常规测量方法与简化测量方法LVMV结果测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测量方法与简化测量方法LVMV结果相关性分析:正常组常规方法与简化方法舒张末期LVMV测量结果相关性:r=0.996;正常组常规方法与简化方法收缩末期LVMV测量结果相关性:r=0.994。疾病组常规测量方法与简化方法舒张末期LVMV测量结果相关性:r=0.998;疾病组常规测量方法与简化方法收缩末期LVMV测量结果相关性:r=0.997.简化方法使用舒张末期测量LVMV与常规方法的测量有更好相关性。 4、结论:320排 CT简化测量方法是评价左心室 LVMV简便、有用的方法。虽然 LVMV不受心动周期影响,舒张末期有更利LVMV测量 第二部分320排容积CT左心室心肌体积简化测量方法图像质量研究 1、目的:探讨320排容积CT左心室心肌体积简化测量方法对重建图像质量影响。 2、方法:(1)一般状况:随机选择2011年3月至2011年8月86名患者,患者组男性57人,女性29人,平均年龄58.5±4.7岁。其中高血压患者46人,糖尿病患者35人,冠心病53人,扩张型心肌病1人。受检者心率规整,无肾功能不全(肌酐水平≤1.2mg/L)。 (2)检查扫描及参数:检查扫描及参数:所有参与者进行扫描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东芝320排容积CT扫描仪及回顾性心电门控进行检查。患者双上肢伸直上举过头,扫描范围为气管隆突下方1cm至膈下1cm。于肘部静脉放置5号留置针。对比剂碘帕醇,浓度370mg/ml。结合患者体重,双筒高压注射器以流速5.0ml/s经留置针注入对比剂50-65ml,再以同等流速注入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冲管。于注射开始12秒后采用Surestart技术监测,检测平面为同时显示左、右心室及降主动脉层面降主动脉处,触发扫描阈值200Hu,行全心动周期扫描。扫描时间少于5秒(根据患者注射对比剂后心率及心律状况)。根据患者体型,管电压设置100-135kV,管电流350-450kV,视野为FOV-M,转速0.35s,探测准直为320 x0.5mm。扫描结束待15分钟,确定无过敏反应后患者回病房,并嘱其多进水排尿,促进对比剂排出。 (3)图像后处理重建:由两位中级职称医师进行图像进行。常规CT测量方法:由计算机自动截取单个心动周期数据(P-P),间隔10%截取一个时相,包括0、10%、20%、30%、40%、50%、60%、70%、80%和90%10个心动周期时相。重建图像层厚1.0mm,间隔1.0mm图像。数据传至Vitera工作站并导入心功能(cardiac function)软件获取左心室短轴切面。人工调整左心室壁内外沿轨迹,范围从心尖至二尖瓣基底部。勾画内壁轨迹时室脊、肉柱及乳头肌不纳入计算范围。内壁轨迹用于计算左心室心腔容积,由计算机比较10个时相心腔容积,容积最大的时相为舒张末期;简化 CT测量方法:在单个心动周期上(P-P间期)采用Cardio imageXact功能,结合心电回顾定位所需时相。舒张末期数据采集自P波至R波下降部分与基线交交汇处,并尽量向后者靠拢。使用Half重建模式,图像层厚1.0mm,间隔1.0mm。数据录入Vitrea工作站,并导入心功能软件获取左心室短轴切面。 (4)数据分析方法:使用SPSS13.0 Bowker-test对图像质量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图像质量指标:在左心室短轴切面上对两种重建测量方法舒张末期图像质量进行评估,分为优、中等及差三个等级。 (1)优等图像质量:心肌区域密度均匀,左心室壁内外边界清晰; (2)中等图像质量:心肌区域密度欠均匀,出现半透明波纹影,但不影响心内外膜边界勾勒; (3)差等图像质量:心肌区域密度欠均匀,心内外膜边界不清,影响心肌内外轨迹勾勒。 3、结果:简化测量方法重建图像质量优41例,中31例,差14例;常规测量方法重建图像质量优23例,中41例,差22例。简化测量方法与常规测量方法比较,两者重建图像质量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简化测量方法重建图像质量优于常规测量方法。 4、结论:320排CT简化测量方法可提高重建图像质量,是评价左心室LVMV简便、有用的方法。 第三部分320排容积CT评价原发性高血压及冠心病心肌重量指数初步研究 1、目的:初步探讨320排CT评价原发性高血压及冠心病心肌重量指数的应用价值。 2、方法:(1)一般状况: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61名正常人,68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32名冠心病患者,采用东芝320排容积CT行心脏检查。结合心脏CT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进行分组:正常组61例,男24例,女37例,平均年龄53.1±2.8岁;高血压1级组20例,男9例,女11例,平均年龄51.5±5岁;高血压2级组22例,男14例,女8例,平均年龄63.2±5.25岁;高血压3级26例,男6例,女20例,平均年龄62.8±3.7岁;冠心病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龄63.9±5.35岁。结合临床检查及冠脉CTA检查结果诊断,高血压分组根据1999年WHO相关标准。单支以上冠脉主干发现斑块纳入本研究冠心病组。并由临床排除其他疾病影响,受检者无肾功能不全(肌酐水平≤1.2mg/L)。 (2)扫描方法:检查扫描及参数:所有参与者进行扫描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东芝320排容积CT扫描仪及回顾性心电门控进行检查。患者双上肢伸直上举过头,扫描范围为气管隆突下方1cm至膈下1cm。于肘部静脉放置5号留置针。对比剂碘帕醇,浓度370mg/ml。结合患者体重,双筒高压注射器以流速5.0ml/s经留置针注入对比剂50-65ml,再以同等流速注入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冲管。于注射开始12秒后启用Surestart技术监测,检测平面为同时显示左、右心室及降主动脉层面降主动脉处,触发扫描阈值200Hu,行全心动周期扫描。扫描时间少于5秒(根据患者注射对比剂后心率及心律状况)。根据患者体型,管电压设置100-135kV,管电流350-450kV,视野为FOV-M,转速0.35s,探测准直为320 x0.5mm。扫描结束待15分钟,确定无过敏反应后患者回病房,并嘱其多进水排尿,促进对比剂排出。 (3)图像后处理重建:由两位中级职称医师进行测量。结合心电回顾,收缩末期数据采集自T波下降部分与基线交汇处稍后位置。舒张末期数据采集自P波至R波下降部分与基线交交汇处,并尽量向后者靠拢。再于心动周期(R-R)75%处选取一时相评价冠脉状况。数据传至Vitera工作站,人工修正左心室壁内外轨迹。舒张末期用于计算LVMI,收缩末期用于结合舒张末期计算射血分数(EF)。心动周期75%时相用于冠脉重建,作冠心病评估。重建范围从主动脉弓部起始端至膈肌下1cm,由工作站自动去除胸壁组织。重点观察各冠状动脉斑块形成及测量心肌重量指数。应用多平面重建(Multiple 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在左心室短轴切面人工勾勒左心室壁内、外缘轨迹,再由工作站统计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采用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影(Maxiu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及钙化积分对冠脉状况进行评价,若斑块存在则测量冠脉狭窄度。VR显示阈值范围为(-100Hu-410Hu),使充盈缺损区满意显示。CPR重建时通过旋转多角度观察斑块存在与否并测量狭窄度。 (4)分析方法:使用SPSS13.0分析。对各患病组与正常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高血压1级LVMI及射血分数结果,男性:80.23±7.65,60.9±3.06%;女性:63.55±2.64,66.1±3.31%。高血压2级组LVMI及射血分数结果,男性:78.79±5.47,64.1±3.65%;女性:64.37±8.63,64.4±1.8%。高血压3级组LVMI及射血分数结果,男性:111.70±28.25,62.3±5.1%;女性79.53±8.68,65.5±3.2%。冠心病组LVMI及射血分数结果,男性:84.08±7.92,63.9±2.97%;女性75.85±6.17,65.17±3.2%。正常组男性LVMI及射血分数:75.0±4.65,62.2±2.2%;女性:62.2±2.25,63.5±1.86%。冠心病及高血压3级组与正常组LVMI测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VMI明显升高,EF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组内比较,高血压3级组较高血压1、2级,LVMI明显升高,高血压1、2级组LVMI测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正常组及疾病组EF测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结论:320排容积CT是评价原发性高血压及冠心病左心室心肌指数有效方法。高血压3级及冠心病组心肌重量指数增高,高血压1、2级心肌重量指数未见明显增高。LVMI较EF能更早反应疾病对左室心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