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与教化——以乾嘉时期刘一明为个案的考察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yan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一明是清代乾嘉时期全真道龙门派第十一代传人,师承“北宗”法脉,而又对“南宗”思想有着继承。他以儒入道,对阳明“心学”有较多吸收。他主张性命双修、三教一家,提倡以世间法修出世间、“道”“德”兼修、功行双践,其思想对清代道教的民众化有很大的影响。
   在结构上,本研究分绪论、正文与结论。
   在绪论部分,主要对所提出的问题、研究现状、“信仰”与“教化”的概念分别作了阐述、综述与界定。
   正文部分划为五章:
   第一章,刘一明生平事迹及其信仰道教的心理过程。这一部分从刘一明的生平经历分析其信仰道教的心理过程。在此,将刘一明的生平经历分为听道与慕道、学道与明道、成道与化道几个阶段,并进行阐述。
   此外,对道教“宗师”进行较详细的考释,认为,“宗师”与“宗教”这两个词语原本属于宗族教育范畴,后来,这种教育由俗教渐扩大至神教;“宗师”这一称谓,既存在于世俗界,也存在于宗教界;既非所有的“宗师”称谓皆是皇帝赐封,又非所有的“宗师”称谓皆是教派内认定,也非所有的“宗师”兼有掌教的权力。据刘一明的经历与闵一得对他的评价,他很可能仅是教派内弟子对其的尊称。
   第二章,刘一明信仰形成的背景因素。这一部分探讨了乾嘉时期全国以及山西、甘肃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道教的发展状况以及刘一明师承关系及其异迹对其道教信仰可能形成的影响。
   第三章,刘一明的信仰论。这一部分具体分析了刘一明的“道”论及其具体内容、“道”论形成的影响因素、“道”论的修习过程、原则与方法。
   关于刘一明的“道”论,主要阐述其“道”的本体意义以及与之紧密联系的“道心"与“人心”的内涵,从“气”的角度来讲,刘一明认为,“道”即先天虚无之一气,为生天、生地、生物之本;从阴阳与“道”的关系来讲,他认为,太极未分之时,“道”包阴阳;太极既分以后,阴阳生“道”;“道”者,阴阳之根本;阴阳者,“道”之发挥。同时,他又认为,不管是“道”包阴阳,还是阴阳生“道”,都与先天虚无一气是一个事物。之后,对刘一明的“道”本体意义的具体表现内容进行分析,主要阐述了他的“天人同构”观、性命观以及人性观,将抽象的“道”与“人”以“性”与“命”联系起来,这为分析人进行修道之可能提供了依据。
   在刘一明“道”论的影响因素上,主要分析了《论语》与王阳明心学以及佛教轮回观对其思想形成的影响。
   在修道程序上,可划分为两段论、三段论、四段论、十八段论、二十四段论及要素论,诸段论不是互不联系的,而是概括与具体之分、不同标准之分;在修道的注意事项上,主要阐述了刘一明特别强调的“积德”与“立行”、“道”与“德”,又对“人力胜天”、“感动”与“感应”进行了比较论述。
   进而,分析了刘一明修“道”之原则与方法。修道原则分析了性命双修、尽心穷理、功行并齐、混俗和光、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求师自参;修道方法分析了修道二法与修道三法,修道二法即以道全形之事与以术延命之事;修道三法即自在法、权度法与攻磨法。
   第四章,刘一明的教化论。这一部分具体阐述了刘一明的教化对象、教化目的、教化内容、教化方法、途径与原则。
   在教化对象上,虽然刘一明主张人人具足良知良能,都是仙佛之种子,圣贤之根本,但他又认为六根不全之废疾人不适合修道;在教育目的上,对于教内弟子,他认为,学道成仙是其主要的宗旨,并据成仙的方法与步骤之异,将“仙”分为五等,即天仙、地仙、列仙、鬼仙与人仙。教化的内容分教内教化与民众教化,具体内容包括性命双修、尽心穷理、人格教育、伦理教育、功行双践等。进而,阐述了刘一明因人立教、求师自参、德行兼备、混俗和光的教化原则以及教化的方法、途径;最后,论文阐述了刘一明的读书方法。
   可以说,刘一明的教化是其信仰论的功用,也可以说是其信仰论得以传播、发展的途径。从刘一明对“道教”一词的诠释上来看,“道”即为信仰论的内容,而“教”便是以道为内容实施的教化,以教化而“道”得以传播发展。因此,刘一明的教化论与其信仰论是紧密联系的,不是在信仰论之外又有一个教化论。信仰论侧重的是学道者如何学的问题,教化论侧重的是教道者如何教的问题。尽管二者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在教与学的内容、原则上必然存在相同之处。据此,可以将其“信仰”与“教化”之间的关系归纳为几点:1.信仰本身具有教化性;2.通过教化,信仰得以形成、传播与发展;3.信仰内容可以作为教化内容;4.教化是信仰的功用;5.信仰也是一种教化方式,把某些教化内容作为信仰进行实施。
   刘一明融道家思想于儒、佛、医、易等学说之中,用论辩、阐释、注疏等多种方法,以杂记、书信、传记、序言、诗词、歌赋、曲行、赞辨、铭联等多种形式,行医、著书,修道、课徒,设坛演教弘扬与阐释道教文化。可见,刘一明并不是消极地避世,而是积极地修身,齐家与治国。
   第五章,从刘一明对“道教”的诠释看“道教”的教育性。这一部分承第四章刘一明对“道”,“教”与“道教”的诠释,对“道教”、“宗教”词语在中国文献中的内涵及其教育性进行探讨。这也体现了“教化”与“信仰”之间的关系。
   结论,刘一明道学思想的特点。这里,综括刘一明道学思想的特点:其一,主张三教一家;其二,主张性命双修;其三,对全真教其它思想有所继承;其四,师承“北宗”,但教理上又对“南宗”教理有所继承;其五,受《论语》影响,又对王阳明思想有所借鉴;其六,虽称道法两用,实际重理轻法。
   本文以刘一明为个案,从教化的视角对其思想进行了研究,虽不一定能代表当时全国整体道教思想与实践的方向,但总是多元之一,必定具有共时性。从国家对道教管理的政策来看,道教不是在被压制中沉寂、消亡,或退进民众的视野,便是以丧失自我为代价以赢得国家的关注。可见,因道教自身的理论,“长生久视”的“生命力”始终存在于民间。
  
其他文献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和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及掌握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其后继者不仅注重理论创新,而且十分重视理论的宣传和普及。毛泽东不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倡者和推行者。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社会现实,赋予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的时代内涵、科学精神和实践要求。邓小平、江
积极的入世精神、强烈的人文关怀以及对社会的自觉的担待意识是为人们所熟知的儒家思想的特点,这些特点又可以概括为“名教之乐”或“内圣外王”,这是历史上的儒者们所追求的理想。但是儒家思想之所以是思想是因为它不仅有理想,而且还有理想赖以依托的理论基础。“天人合一”则是儒家思想家们所普遍选择的用来证明他们的理想的超越性的切入点,儒者们希望通过将人事与天道相联系的方式,来证明儒家伦理理念的永恒性与超越性,《中
学位
民间信仰是一种为中下层民众所接受并信奉的具有一定民族性、地域性的具有一定宗教性质的信仰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社会基础,在正统宗教不够发达的传统农村地区中,民间信仰是普通百姓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娱乐方式之一。作为民间信仰中重要的文化载体的宝卷,是一种古老的宗教和民间信仰活动相结合的讲唱艺术形式,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它对于了解元、明、清时代中下层民众的宗教信仰和生活具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几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它给政治哲学和政治哲学家提出了新的挑战。全球化时代下的国际关系和正义问题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往的研究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今国际政治的发展状况。现实主义者一直强调主权国家是国际交往行为的主体。但是,国家总处于一种国际无政府状态之中,不可避免地陷入“安全困境”的深渊。理想主义者则持相反的观点,他们相信通过发挥道德的作用能够建立友好的国际合作关系。作为传统的理想主
20世纪四十年代的西方社会,由于生产的高度发展使得高雅文化屈从于商品生产逻辑,大众文化已经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文化并逐渐成为主导一切的力量。这种现象已也受到了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那些伟大的思想家们开始对消费意识形态进行深刻的反思。法国的理论家们则着手进行着对大众文化内在运行机制的批判,他们想利用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理论来对大众文化中的符号进行分析和解码。反观当代法国哲学的发展史,可以很容易的得出如下结论
莫里斯·迈斯纳是著名的现代中国史、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史和当代中国问题研究专家。是国外“毛泽东学”新左派的代表人物。他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史和中共党史的研究工作。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围绕毛泽东的思想与乌托邦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毛泽东思想的民粹主义倾向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他的思想有很大的学术影响,以理论逻辑的一致性和鲜明的个性表达而著称。本文介绍了他的两个主要的观点
人性于史上本就是一个诉说不清的话题,虽有诸多思想家不断投身其中,但由于人性自身所具之特性,因而难有彻底解决之可能,此正是其恒久魅力之所在。  往昔,诸学者一谈及先秦时期的儒家人性论,莫不以孔、孟、荀之“三段论”为要,且易以善恶之伦理范畴来界定之。然,随着上博简、郭店简诸出土材料的重见天日,再加上其中存有对于人性的新阐述,故而,近年来,诸学者便以此材料为基础与依据,对于先秦儒家人性论展开了新的研究,
学位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发展生产力是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办法。但是自从西方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不仅没有使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得到很好的解决,反而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矛盾,引发了诸如生态、环境、能源等危机。受西方工业生产力发展的困境影响,作为一个后起的工业化国家,西方国家生产力困境在我国也有一定的表现和影响。如何能够避免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生产力困境成为我国生产力发展中的
学位
本文以自由问题为切入点,对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一重要著作作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把黑格尔的法哲学置入近代以来的哲学史上,并对其理论背景进行了学术上的清理,揭示了黑格尔法哲学的深层课题是要克服现代性自由观的困境并重构自由原则。以此为背景,本文探讨了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真实动机,即揭示黑格尔法哲学中所表达的思辨自由观的内在理论缺陷,并为自由寻求现实的基础与道路。围绕这一主题,本文
本文主要研究以赛亚书40-55章(第二以赛亚)中四首“仆人之歌”(42:1-4:49:1-6;50:4-10;52:13—53:12)。普遍的观点认为第二以赛亚,与公元前587年以色列人被掳巴比伦的民族和国家灾难相关。第二以赛亚的产生,是对以色列被掳巴比伦处境的回应。以色列人的被掳,在以色列社会政治历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面对美索不达米亚外邦的神学背景,以色列对自己的神学有着相关的溯源和反省,在神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