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养大熊猫肠道大肠杆菌耐药性分析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oeb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是温血动物体内的正常寄生菌,属条件性致病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可引起动物肠道炎症而腹泻,严重时造成动物死亡。大肠杆菌在不同药物的选择压力下易产生耐药性,使其成为耐药基因贮存和交换的主要场合。大熊猫是我国宝贵的野生动物资源,疾病致死是造成大熊猫濒危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肠道疾病是大熊猫疾病致死的最重要原因。迄今为止,国内外已有少量关于大熊猫肠道大肠杆菌耐药性的研究,但关于大熊猫肠道大肠杆菌携带可移动遗传元件的调查尚无报道。本研究对圈养大熊猫肠道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及其携带的可移动遗传元件进行调查,为进一步探究大熊猫肠道大肠杆菌的耐药机制奠定基础,对我国大熊猫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采集圈养大熊猫粪便样品,分离、纯化和鉴定出84株大熊猫肠道大肠杆菌。采取K-B法对分离的84株大肠杆菌对2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84株大肠杆菌对22种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氨曲南(aztreonam,AZM)、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amoxicillin-clavulanic acid,AMC)、氨苄西林(ampicillin,AMP)、多西环素(doxycycline,DOX)、四环素(tetracycline,TET)、阿莫西林(amoxicillin,AML)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耐药率分别为86.90%、80.95%、69.05%、61.90%、48.81%和46.43%。84株大肠杆菌中多重耐药菌株62株(占73.81%),耐药谱以AMP/AMC为主。不同年龄大熊猫肠道大肠杆菌对氟苯尼考(florfenicol,FFC)的耐药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性别大熊猫肠道大肠杆菌的耐药率无显著差异(P>0.05)。对84株大肠杆菌中的21种可移动遗传元件(traA、tbrC、traF、tnpU、tnpA/Tn21、tnsA、merA、tnp513、ISCR1、ISCR3/14、IS1133、ISEcp1、ISpa7、IS26、ISkpn6、ISkpn7、ISaba1、IS903、intI1、intI2、intI3)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共检出11种可移动遗传元件,其中merA(64.30%,54/84)检出率最高,其次为tbrC(47.62%,40/84)、tnpA/Tn21(35.71%,30/84)、intI1(32.14%,27/84)、IS1133(29.76%,25/84)、IS903(17.86%,15/84)、ISECP1(15.48%,13/84)、ISaba1(13.10%,11/84)、IS26(5.95%,5/84)、ISCR3/14(4.76%,4/84)、intI2(3.57%,3/84)。分离菌株共有36种可移动遗传元件组合形式,其中以携带merA基因为主;84株大肠杆菌中有13株未检测出任何可移动遗传元件。采取PCR扩增27株携带Ⅰ类整合子和3株携带Ⅱ类整合子的大肠杆菌基因盒,结果显示,27株Ⅰ类整合子阳性菌的基因盒组合有6种,分别为dfrA17+aadA5(2株)、aadA2(1株)、dfrA12+aadA2(1株)、dfrA1+aadA1(1株)、dfrA1(1株)和aadA1(1株);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株对CHL、FFC、AMC的耐药率极显著高于阴性菌株(P<0.01);对AMP、TET、SXT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阴性菌株(P<0.05)。3株Ⅱ类整合子阳性菌未检出任何基因盒;Ⅱ类整合子阳性菌和阴性菌株对药物耐药率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表明,圈养大熊猫肠道大肠杆菌对22种抗菌药物表现不同程度耐药,多数呈多重耐药;共检出11种可移动遗传元件;菌株以携带Ⅰ类整合子为主,少部分菌株携带Ⅱ类整合子,携带的基因盒主要为介导氨基糖苷类和甲氧苄啶类耐药的aadA和dfrA;菌株的耐药表型与其所携带的基因盒不一致。
其他文献
小泛素相关修饰物(SUMO)修饰为继泛素化修饰后又一种主要的蛋白翻译后修饰,参与调控多种细胞生命活动,如蛋白质间相互作用、胞内定位、DNA修复、转录因子的活化,以及细胞周期和转
据调查显示,我国出生率和死亡率之间的距离在逐步加大,老年人数量逐渐增多,人口老龄化问题越发严重,养老问题越发突出。面对如此高速增长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我们该如何保障老
本文利用评论式话语分析方法对欧、美、日3家跨国车企的可持续发展报告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对全球企业公民身份进行构建的一些同型主题,研究认为跨国车企
中职物理是中职阶段学生的一门基础公共课程,对学生物理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身为一名中职物理教育工作者,我立足自身的物理教学实践活动,积极探索与分析,初
《粮食储藏》创刊于1972年,连续被科技部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粮食储藏专业的学术性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粮油食品储藏、储粮有害生物防治、粮油品质检测等方面
本文采用参与式行动研究方法,呈现红星村社会空间的样态和变迁,尤其是在社会空间视角下对该村农村社会工作项目实践进行探讨,尝试提出解决该村社会空间问题的实务建议与理论
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低免疫源性、多向分化、强大的支持造血和免疫调节功能,同时具有来源广泛,易于体外分离和扩增的特点,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研究资料表明,MSC输注后
为了探讨浆样树突状细胞(PDC)在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重建的特点及其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和患者复发的关系,采用流式细胞术对19例白血病患者移植后外周血树突状
本研究探讨供者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和受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型在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预后中的意义。26例患者接受单倍体相合HSCT,均未进行体外T细胞去
金融危机后中国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再加上中国政府强力推动的结构调整,意味着过去以廉价为竞争力的“中国制造”面临着阶段性的转变。正如我们过去所分析,“中国制造”正面临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