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otensin Ⅱ在慢性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脏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探讨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a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Urotensin Ⅱ(UⅡ,尾加压素Ⅱ)最初来源于虾虎鱼(goby fish)的下垂体,它是近年来在哺乳动物体内发现的新的一种收缩血管物质,呈血管活性肽成分,人体内孤立的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14,GPR14,UT)为其特异性受体,UⅡ及其受体在全身多个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且主要存在于心脏及动脉血管中,提示UⅡ参与了心血管系统稳态的调节过程。许多研究显示尾加压素Ⅱ与其受体结合后,可发挥各种生物学反应,表明UⅡ可能参与了各种类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进程。以往的研究发现,临床心衰患者血清UⅡ水平明显升高,在终末期心衰患者心肌组织中UⅡ呈高表达;同时在冠状动脉结扎造成心肌梗塞大鼠动物模型中发现左心室UⅡ及其特异性受体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增高,表明UⅡ可能参与了左心室重构过程,进而在心力衰竭进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另有研究提示,UⅡ参与了心肌梗塞后心脏的心室重构进程,可能有蛋白激酶途径机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途径以及钙调神经磷酸酶等途径的参与,但UⅡ对于左心室重构方面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需进一步探讨。c AMP-PKA途径是细胞信号转导的主要途径之一,PKA信号通路参与了心肌肥大的作用,我们曾在前期研究中利用Langendorff离体大鼠心脏模型,观察到UⅡ对大鼠离体心脏的心功能起抑制效应,呈剂量依赖性方式,且在腹主动脉缩窄致心力衰竭大鼠模型中,观察到与正常大鼠相比,UⅡ对心衰大鼠心脏的功能抑制效果更强,同时给予PKA特异性拮抗剂KT5720,可阻断UⅡ对正常和心衰大鼠心功能的抑制效应,由此我们得出c AMP-PKA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尾加压素Ⅱ对正常和心衰大鼠心功能的抑制效应。在众多导致心力衰竭的因素中,慢性压力超负荷为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此病理生理状态下,大鼠心肌组织中UⅡ是否参与了该过程所致心力衰竭时心肌纤维化的发生以及可能涉及的相关机制目前仍未明确。由此我们推测是否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即在慢性压力超负荷导致心力衰竭过程中,c AMP-PKA途径参与了心肌纤维化的进程。由于心肌细胞内游离钙增高,可引起心肌细胞收缩,研究显示UⅡ与UT结合后对心脏发挥的多种生物学反应均需要钙离子介导,而目前UⅡ是否参与心肌细胞内Ca2+内流的过程,以及与Ca2+内流的过程相关的信号转导机制仍需进一步阐明。我们课题组前期对腹主动脉缩窄致心衰大鼠的心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提示UⅡ对心衰大鼠心功能有抑制作用,由此我们提出设想,UⅡ对大鼠心功能的抑制效应是否可能与Ca2+内流有关。综上所述,本研究拟在慢性压力超负荷大鼠模型上,观察UⅡ/UT系统促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及可能的靶点,并利用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培养方法及单个心室肌细胞膜片钳技术,进一步研究UⅡ促心肌纤维化的分子机制及与c AMP-PKA通路的关系,为今后研发干预UⅡ促心肌纤维化通路上的新型药物、寻找促进心肌纤维化发生发展的新的作用机制提供重要的依据。第一部分UⅡ/UT系统及PKA在慢性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组织中表达的变化目的:观察心力衰竭状态下,大鼠心肌组织中UⅡ/UT系统、col-Ⅰ、Ⅲ及PKA的表达。方法:建立慢性压力超负荷大鼠动物模型,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SD大鼠45只,采用随机选取的方法,假手术组设定为15只,30只为模型组,于造模后4w、8w、12w动态观测各项指标:(1)超声心动图进行心功能检测;(2)右颈总动脉插管行血流动力学监测;(3)心肌组织病理特征,HE、Masson染色后光镜下观察;(4)免疫组化观察UⅡ、GPR14、col-Ⅰ、col-Ⅲ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5)ELⅠSA法测定血浆中c AMP的含量;(6)运用Western Blot观察UⅡ、GPR14、col-Ⅰ、col-Ⅲ、PKA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1)LVEDP在造模后4w、8w、12w,随时间的延长呈明显升高趋势,12w后LVEDP大于15mm Hg;(2)超声心动图检测,可见模型组大鼠造模4w后心室壁开始增厚,且随着时间延长,模型组大鼠IVSTd、LVPWTd、和LVDd均显著增加,12w后左心室扩大最严重;(3)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HE、Masson染色显示,胶原纤维的表达随造模时间的延长明显加重,8w、12w中的表达尤为明显;(4)免疫组化法显示模型组UⅡ、col-Ⅰ、col-Ⅲ在心肌间质中的表达显著增加,GPR14主要表达在心肌细胞胞浆中,呈时间依赖性在胞浆中表达增加;(5)造模后,血浆中c AMP浓度逐渐增高,呈现时间依赖性(P<0.01);(6)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UⅡ、GPR14、col-Ⅰ、col-Ⅲ、PKA蛋白表达均呈时间依赖性升高,8-12w尤为明显(P<0.01)。结论:(1)腹主动脉缩窄可建立大鼠心力衰竭模型,此模型主要是由于造成了慢性压力超负荷所致,该模型中出现明显的心肌纤维化,且随着心衰时间的延长,心肌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2)UⅡ/UT系统可能在慢性压力超负荷所致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3)c AMP-PKA途径可能参与了该过程中大鼠心肌纤维化的进程。第二部分心肌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过程中Urotensin Ⅱ所起的效应及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目的:观察UⅡ对于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中的效应并探讨c AMP-PKA通路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乳鼠成纤维细胞分离并进行培养,选用第5代细胞随机分组:(1)对照组;(2)UⅡ组:UⅡ10-8mol/L;(3)UⅡ+KT-5720组:UⅡ10-8mol/L+KT5720 1μmol/L;(4)UⅡ+SB-611812组:UⅡ10-8mol/L+SB-611812 1μmol/L。ELⅠSA法测定col-Ⅰ、col-Ⅲ的浓度;Western Blot检测col-Ⅰ、col-Ⅲ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10-8mol/L UⅡ可显著刺激各组细胞中col-Ⅰ、col-Ⅲ的生成(P<0.01),加入UⅡ受体拮抗剂(SB-611812)及PKA特异性阻断剂(KT 5720),与UⅡ组相比,各组细胞中col-Ⅰ、col-Ⅲ的含量及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UⅡ可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过程,而c AMP-PKA信号通路可能也参与其中。第三部分UⅡ对大鼠心脏效应的电生理研究目的:探讨UⅡ对大鼠心脏效应的电生理机制,并进行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方法:胶原酶法急性分离大鼠单个心室肌细胞,利用膜片钳技术,加用KT5720及不同浓度的UⅡ,观察心室肌细胞上L-型钙电流(Ica-L)峰值的变化。结果:用(10-910-5mol/L)UⅡ刺激单个心肌细胞,可见Ica-L峰值降低,且呈浓度依赖性,分别下降为(6.70±1.78)p A/p F、(5.93±2.02)p A/p F、(5.40±2.15)p A/p F、(4.54±2.00)p A/p F、(3.80±1.82)p A/p F,与对照组(8.03±1.20)p A/p F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⑵在UⅡ(EC50=10-8mol/L)的基础上给予KT5720,可以逆转UⅡ对Ica-L的抑制效应(P>0.05);⑶在灌流KT5720的基础上给予UⅡ(EC50),观察到1μmol/L KT5720本身可抑制Ica-L,在此基础上给予10-8mol/L UⅡ,UⅡ并不能进一步抑制Ica-L(P>0.05),提示UⅡ对Ica-L的抑制作用可被KT5720阻断。结论:UⅡ可降低心肌细胞Ica-L峰值,呈浓度依赖性表现,而KT 5720可阻断上述过程,提示UⅡ可通过抑制心肌细胞L-型钙电流,进而发挥其心功能抑制效应,而在此过程中,c AMP-PKA通路可能参与其中。
其他文献
现阶段的综合行政执法既是对行政管理机制的巨大改革,又是对行政管理模式做出的一种深化革新。近些年来,综合行政执法也初见成效,并且积累了一定的宝贵经验。这在后续强化行政效能、优化行政管理环境上均意义深远。但是,在具体推进中,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尤其是跨部门协作方面还存在很明显的问题,而带给综合行政执法不容小觑的影响。为此,本文研究了综合行政执法强化跨部门协作的紧迫性,并针对其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
以有机生牛乳和有机白砂糖为主要原料,添加抹茶粉和益生元等配料共同进行发酵,研发抹茶益生菌有机酸奶产品,并对其贮存期品质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别考察抹茶粉添加量、菊粉添加量、发酵剂接种量和发酵时间对抹茶益生菌有机酸奶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抹茶益生菌有机酸奶的最优发酵工艺为白砂糖添加量8%、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6 h、抹茶粉添加量0.09%、菊粉添加量1.5%、发酵剂接种量0.0
目的:骨折是常见的创伤性疾病,并且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骨折的患病率逐渐上升,大约10%的骨折病例中会出现骨延迟愈合甚至骨不连等并发症。临床上对于此类并发症早有治疗手段,但是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并且治疗效果个体差异很大。自体和血管化骨移植已被用于治疗骨折延迟愈合以及骨不连,但是治疗成本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并且治疗效果因人而异。同时这类治疗方式恢复时间长、治疗成本高也是其临床广泛应用受限的因素。
目的: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是由于神经管闭合不全导致的一种严重的先天畸形,其危害严重,病因复杂。Micro RNA(miRNA)在神经管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在NTDs发生中的作用尚不清楚,从miRNA的表观遗传角度深入研究NTDs的发病机制意义重大。本研究目的主要有:1从组学水平系统探讨维甲酸(retinoic acid,RA)诱导的NTDs鼠胚神经管
目的:脑卒中是老年神经系统疾病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研究发现,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tic stroke,LAS)的发生与SERPINA1基因的SNP rs6647 G等位基因的变异有显著的关联。截止目前,新的卒中风险基因SERPINA1 SNP rs6647 G等位基因变异增加LAS患病风险的机制尚不清楚方法:本研究的开展基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死因。慢阻肺急性加重是其临床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反复急性加重的发生会加速肺功能恶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死亡的风险和经济负担,因此,深入研究慢阻肺及其急性加重的发病机制,寻找疾病新的治疗靶点,减少其急性加重的发生,将可能为改善患者预后提出新方向。目前研究表明慢阻肺是一种涉及多细
由安妮·海瑟薇主演的电影《成为简·奥斯汀》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传记式影片。影片选取了奥斯汀生命历程中几个重要的转折性经历,并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敢爱敢恨的女性形象。在理智与情感的冲突面前,简最终隐藏了情感,选择了理智,坚持写作,努力活出生命的精彩。本文旨在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中的人格学说多层次、全景式地解读这位女作家不忘本我、铭记自我和实现超我的生命历程,从而更好
解决好监察对象与职务犯罪主体之间的衔接问题,是解决好《监察法》与《刑法》衔接问题的重点之一,此问题集中体现在《监察法》第15条与《刑法》的职务犯罪主体之间的衔接。据此,首先,应当以立法解释或者法律修正案的形式对《监察法》中的职务违法与职务犯罪的监察对象加以区分;其次,应当将公职单位纳入监察对象的范围;最后,在监察人员调查职务犯罪时,应对司法工作人员进行扩大解释,将监察人员解释为侦查人员。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髓鞘脱失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estem,CNS)炎性疾病,其主要病变为血-脑屏障受损、外周的T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中枢,引发炎性反应破坏髓鞘并继发轴索变性。完整的髓鞘是CNS生理机能正常运行的重要前提,而脱髓鞘病变后髓鞘再生对机体预后至关重要。再髓鞘化,即髓鞘再生,包括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Oligod
背景:创伤性骨关节炎(Post-traumatic osteoarthritis,PTOA)是由膝关节韧带、半月板、滑膜或膝关节软骨创伤引起的软骨损伤疾病,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研究认为生物化学因素和生物力学因素异常改变可能为PTOA的主要致病因素,但相对致病作用不能确定。理想的前交叉韧带重建(Idealized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s reconstr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