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振动信号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与损伤分析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ei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振动模态参数是决定结构动力特性的主要参数,在结构建模、振动控制、损伤识别和结构优化等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小波变换和Hilbert-Huang变换(HHT)为主要工具,对结构模态参数识别问题和结构损伤问题进行了研究。1.研究了基于复Morlet小波变换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利用复Morlet小波变换对结构的自由振动响应信号进行分析,通过小波脊线对应的尺度和脊线上的小波系数识别其瞬时频率和瞬时振幅。利用复Morlet小波因子与中心频率之间的关系,在小波因子为(N=2-20)范围内对自由振动信号进行了结构模态参数的辨识。当N增大时,振动信号的频域分辨率就得到了提高,此时对模态参数识别有较好的效果,但相应的时域分辨率会降低,故N的取值并非越大越好。参数N的作用是协调频域和时域的分辨率使之达到最佳的折衷状态。对白噪声激励下振动信号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是依据相关函数理论,利用复Morlet进行模态参数的识别,并取得了不错的识别效果。利用高频噪声信号的小波变换系数小、振动有效信号主要表现为低频的特点,对含有白噪声的振动信号进行结构模态参数的识别。以上方法均能使模态参数的辨识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2.利用EMD分解对振动信号进行结构模态参数的识别,识别误差在5%以内。对于三自由度及以上结构,应用HHT方法识别模态参数就不理想。故采用对振动信号先添加带通滤波器、再利用HHT进行模态参数识别的方法,识别误差也较小。提出了基于EMD的小波变换法进行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的方法:对振动信号进行EMD分解,将分解得到的本征模函数(IMF)利用小波变换法进行结构模态参数识别,并且识别误差控制在8%以内。利用HHT方法对含有白噪声的振动信号进行结构模态参数的识别,由于EMD对此信号分解的效果不好,故识别的误差较大。3.利用基于小波变换的模态参数识别法和基于小波包的能量法进行结构损伤的分析。前者是利用损伤前后结构的模态参数发生变化的特点判断结构损伤。其间利用相乘最小逆指数法来解决信号提前衰减的问题,有利于损伤的分析。后者通过将振动信号用小波包分解为若干个频段,利用损伤前后各个频率成份能量变化的特点进行损伤分析。两方法都能较好的进行结构损伤的分析。
其他文献
目前,现场总线是自动化领域技术发展的热点之一。在众多现场总线中,LonWorks总线因其开放性、互操作性、网络拓扑等方面的优良特性,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国内外针对
环氧树脂基纳米复合材料凭借其良好的综合性能而正在成为电气绝缘和电子工业领域的新型绝缘材料,然而人们对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在高电场作用下的电树枝老化性能尚未引起足
随着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配电网中的低压控制元件和空调类负荷越来越多。当电网出现瞬时性故障时,势必会出现低压释放。传统的负荷模型无法描述低压释放,将会导致仿真精度低。为了提高电力系统仿真精度,所以本文对负荷的低压释放特性进行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负荷模型对电力系统的重要性和国内外负荷建模的发展情况,然后简要的介绍综合负荷模型(SynthesisLoadModel,SLM),并着重介绍静态负荷模型和感应
学位
复合流动聚焦(compound flow focusing)是一种毛细流动现象。它通过物理剪切将毫米尺度的液体界面平稳地拉伸为微米尺度的射流,射流则因扰动的增长而失稳破碎为单分散性的液滴
泡沫金属是一种新型工程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低阻抗的泡沫金属材料通常具有优秀的冲击能量吸收能力,许多领域已采用泡沫金属达到冲击防护目
工业导爆索是工程爆破中广泛用以传爆或引爆炸药装药使用的一种爆破器材。在爆破工程中,使用导爆索联接作为起爆网络,其最大的优点就是避免了一般电雷管在多孔爆破联接时因地面
工作装置是液压挖掘机的主要构件,其结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液压挖掘机的工作性能,而有限元方法作为一种非常实用、可靠的结构分析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构件的受力
本文以汽车前照Osram35W氙灯为研究对象,以优化灯的启动过程、延长灯的寿命、提高电子镇流器和灯之间的匹配性为出发点,对电子镇流器进行了电路参数研究、控制方法研究、电路
铸钢节点因其形式灵活多样、铸造可变性强、受力性能可靠等优点在大跨空间钢结构中日趋流行。相比其他节点形式,铸钢节点的最大优势在于对结构疲劳性能的改善,因此,国外某些承受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具有超高强度、高耐久性等优异性能,但脆性较大,考虑结合钢管的套箍作用,配制成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但活性粉末混凝土由于低水胶比、无粗骨料等原因导致收缩量大,使其与钢管之间的界面性能变差,难以发挥两者之间的协同作用,这也限制了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针对以上问题,结合经验公式与试验结果确定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并以此出发,探明其收缩机理,提出解决收缩大等问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