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被引量 : 12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系统论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四个主要问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什么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是什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大众化,如何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些部分密切相连,共同支撑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学术大厦。第一章,论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什么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是什么。在论述“是什么”时,先论述“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然后详细论述“大众化”,最后明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指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就是要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实践,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实现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最大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的最大化和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最大化。在探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大意义时,分别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来分析,重点是实践方面,分别是个人实践意义和社会实践意义。理论意义表现为:大众化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大众化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才能搞好党的思想建设。个人实践意义是:坚定社会大众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激发社会大众强大的精神动力,塑造高尚的个体人格,调控个人的品德行为。社会实践意义表现为:引导政治认同,推动科学发展,繁荣先进文化,倡导生态文明,促进社会和谐。第二章,分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大众化。先分析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和条件,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彻底性和实践的正确性,还有高科技为大众化带来的先进设备和手段等等。马克思指出,理论如果彻底,就能说服人,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是能抓住“人”的彻底的理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十七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新形势迫切需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瞬息万变的国内外局势、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发生的新变化、中国共产党处于执政地位的新党情以及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等新形势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机遇中有挑战,挑战中有机遇,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机遇与挑战交错在一起,共同揭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因。显然,这些时代背景与实践基础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重要、最现实的原因。广泛而深刻的国际局势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新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广泛而深刻的国情变化: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广泛深刻的党情变化: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和党员队伍的状况发生了并将继续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广泛而深刻的民情变化表现在群众的精神需求日益旺盛,流动性增强,政治参与意识唤醒等方面。风云变幻的社会主义运动表现在曾经出现的高潮,也表现在苏东剧变的低谷,也表现在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繁荣勃兴。资本主义出现了深刻的大调整,资本主义仍有生命力。“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①但是,西方国家越是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基本矛盾越发严重。“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②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也进行了简要分析。第三章和第四章,重点探讨构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机制,这是本文最大的亮点。笔者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是指大众化各要素的构成方式、作用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大众化整体的运行方式和功能。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两方面互动的过程,一方面就是让马克思主义掌握大众,一方面让大众掌握马克思主义。也就是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进行实践,改造社会的过程。这与传播学有相似之处,传播学认为,传播就是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和反馈这五个基本要素的有序运动。借鉴传播学原理,根据大众化的实际,我们要搞好大众化,必须从这几个方面着手来构建行之有效的大众化机制。一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建设,在正确认识理论队伍主体性的基础上,加强理论队伍的素质培养和制度创新。二是正确认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掌握的大众。重点大众应该是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这是从阶层的角度介绍和分析的重点社会大众。还有一个必须强调的重点大众就是以在校学生为代表的青少年群体。在把握他们各自群体的基础上,探索这些重点大众的接受规律。三是明确要“化”的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体系和重要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苏东剧变的经验教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四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理论、实践、队伍、大众的互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队伍与大众的互动,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的互动,在理论、大众、实践三者的关系中,首先是大众成为理论向实践转变的中介力量,没有大众的中介力量的作用,理论决不会自动向实践转变。理论向实践转变的过程,就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让理论掌握大众与大众掌握理论,“化大众”与“大众化”的统一的双向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理论和大众相互作用,一方面,理论通过大众的检验越来越完善,一方面,大众通过理论的指导越来越有力量。这种相互作用落实在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中。推动历史前进靠大众,靠有理论指导的大众。五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借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毛泽东、邓小平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李达、艾思奇等理论家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经验,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还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经验总结以及大众文化发展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等等。六是确定灌输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内容与形式相结合原则、“三贴近”原则等大众化的原则。七是探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理论要建构,民生要改善,制度要安排,语言要通俗,传播要更新,领导要示范。八是还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创新和评价标准。结语部分,主要强调马克思主义应该关注现实,应该大众化。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当前大众化的重点就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大地上展现真理的光芒,就必须中国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发挥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就必须大众化。
其他文献
盐碱地大多分布在我国的沿海地区,盐碱地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盐类,严重抑制植物的生长,造成生态环境的不平衡。掌握盐硪地绿化技术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有着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沿海
对全球钢铁产业集中度与其上下游产业集中度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的意义,指出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远低于世界主要产钢国家,提出了提高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的对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我国医疗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中,越来越多的疾病得到了更好的治疗。人们的健康得到了有力的保障
对中外钢铁企业在钢材流通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直销与直供、流通中的增值服务等3个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差异提出了中国钢材流通体系建设的基本方向。
研究背景及目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骨髓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抑制正常造血,导致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如果不进行治疗,患者将
20世纪下半叶,全球经济发展出现崭新的迹象,服务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经济的高服务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中国“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发展现代服务业,其本质是希望从
作业是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但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作业的创新设计却未能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在分析传统作业设计弊端的基础上,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对如何根
上海自九十年代初期开展移动通信业务以来,经过十几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已形成了覆盖全市各区的具有相当规模和容量的移动通信网。蜂窝移动电话从当初市话网的一种补充和延伸
智能建筑楼宇自控系统是建立在智能建筑自控网络之上、并将智能建筑内各个独立的楼宇自控子系统进行系统集成而形成的综合监控和管理系统。为高效地实现监控管理功能,就必须
税负转嫁指纳税人通过商品交易,有意识地提高商品或生产要素的出售价格或压低商品或生产要素购入价格将税收负担转嫁给他人的一种行为。它对收入分配、企业负担、商品价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