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含吡啶大环席夫碱及其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_j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环席夫碱化合物在遥感、分析、环境治理、药物研发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一直受到化学工作者的普遍重视。金属席夫碱配合物由于其在催化、模拟生物酶及其抗体、分子识别等方面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众多的研究者。  一、开链含吡啶环席夫碱及其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1、N,N-(2-胺基苯基)-2,6-二甲酰亚胺吡啶的合成  以2,6-吡啶二羧酸为原料先制备得2,6-吡啶二酰氯,再与邻硝基苯胺反应得到了N,N-(2-硝基苯基)-2,6-二甲酰亚胺吡啶,在FeCl3·6H2O和活性炭存在下,催化水合肼还原得到N,N-(2-胺基苯基)-2,6-二甲酰亚胺吡啶。  2、新型含吡啶环席夫碱配体的制备  用N,N-(2-胺基苯基)-2,6-二甲酰亚胺吡啶与分别与水杨醛系列衍生醛化合物合成得到相应的席夫碱配体Ln。  3、用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等对化合物进行表征,并解析了其中部分化合物的单晶结构。  二、新型含吡啶[2+2]刚性大环席夫碱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1、亚甲基键联双水杨醛的制备  用水杨醛和冰乙酸为原料,在1,3,5-三氧杂环己烷存在下,保持温度90-95℃,氮气保护,浓硫酸催化,加热,冰水混合物处理制得5,5-亚甲基双水杨醛。  2、新型含吡啶[2+2]大环席夫碱配体的制备  用N,N-(2-胺基苯基)-2,6-二甲酰亚胺吡啶与5,5’-亚甲基双水杨醛在模板作用下合成得到相应的席夫碱配体。  3、用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等对化合物进行表征,并解析了其单晶结构,单晶结构显示,该化合物为[2+2]大环席夫碱,呈双螺旋结构。  三、含吡啶[2+2]柔性大环席夫碱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1、柔性烷氧基键联双水杨醛的制备  用间苯二酚为原料经酰基化后,分别与1,4二溴丁烷,1,6二溴己烷,1,8二溴辛烷在弱碱条件下,回流,过柱,得系列柔性烷氧基键联双水杨醛。  2、含吡啶[2+2]柔性大环席夫碱配体的制备  用N,N-(2-胺基苯基)-2,6-二甲酰亚胺吡啶与系列柔性烷氧基键联双水杨醛在模板作用下合成得到相应的席夫碱配体。  3、用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质谱对化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系列化合物为[2+2]大环席夫碱。  四、含羟基功能基吡啶[1+1]大环席夫碱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1、含羟基功能基键联双水杨醛的制备  用水杨醛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加热,氮气保护,重结晶制得含羟基烷氧基键联双水杨醛。  2、含羟基功能基吡啶[1+1]大环席夫碱的合成  用N,N-(2-胺基苯基)-2,6-二甲酰亚胺吡啶与修饰的双水杨醛在模板作用下合成得到相应的席夫碱配体。  3、用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等对化合物进行表征,并解析了其单晶结构,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为[1+1]大环席夫碱,呈‘8’字形结构。  五、大环席夫碱在溶液中的选择性识别能力的研究分析  1、利用UV-vis紫外可见光谱滴定法对配体与金属离子Ni(Ⅱ)、Co(Ⅱ)在溶液中配位反应进行跟踪考察。深入了解体系配位反应的性质。  2、光谱滴定法测定结果表明,Schiff配体(L1)与Ni(Ⅱ)、Co(Ⅱ)的配位比均为1:2。
其他文献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为我们党的建设进
卟啉类化合物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敏化剂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应用潜力。本论文使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系列卟啉化合物分子结构与分子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初步建立了一种能够预测卟啉类化合物分子特定性质的新方法,并设计出可能比已有文献报道的敏化剂性能更好的卟啉类敏化剂候选体分子,进一步用于发展较高光电转换效率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本论文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 20501011)的部分工作,在以下四个
近年来,纳/微米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兴趣。与无机和高分子纳/微米材料不同,有机小分子的结构多样性、功能性以及易裁剪性,使得有机功能小分子纳/微米
BP神经网络模型是一种发展较为成熟的网络模型,近年来在各个领域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在介绍神经网络及BP神经网络的基础上,分析BP神经网络算法,并将之用于图像答卷的改
利用化学还原法制备出了非晶态的Fe55Ni27B18合金粉末。研究了其在非等温条件下的动力学、预退火对非晶合金粉末的晶化动力学效应的影响和晶化方式对晶化过程的影响;分别使用X
学位
环境雌激素(Environmental Estrogens, EEs)又称环境荷尔蒙,是一类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在环境中具有体内雌激素作用(estrogen-like effect)或具有拮抗雄激素效应的化学物质。
电极材料是制约锂离子电池迅速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材料的性能与合成方法有极大关系,采用传统高温固相法能耗大、周期长,所合成材料晶粒和颗粒的可调控性差,团聚现象比较严重,导致性能较差且不稳定。在本论文中,我们利用聚苯乙烯(PS)模板的空间限域和调控作用,成功地制备了一系列电化学储能材料。研究结果表明,聚苯乙烯既能调控材料的粒径、形貌和结构,又能优化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
学位
含氮杂环衍生配体具有高的配位能力和多变的结构组合,可以与过渡金属形成单齿、双齿、三齿、以及多齿配合物,此类配合物稳定性高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所以含氮杂环金属配合物在金属有机化学领域备受关注。本文主要研究含氮杂环衍生双齿配体及其铜和钯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催化研究。本论文包含以下三个部分:第1部分前言本章介绍了含氮杂环衍生配体及其铜和钯配合物的最新研究进展。第2部分N,O-双齿配体及其铜和钯配合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