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聚合物的合成及其作为Pd纳米粒子催化剂载体的应用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32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孔聚合物材料由于具有密度低、比表面积大、优异的渗透性与吸附性等性质,在催化、药物控制释放、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广泛地应用前景。目前,多孔聚合物的合成主要采用“模板法”,概括的讲可以分为硬模板法与软模板法。一般,采用硬模板法制备多孔聚合物合成过程较为繁琐,而且后处理过程需要大量的溶剂进行模板的刻蚀。软模板法具有合成过程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成为合成多孔聚合物的重要方法。本论文致力于利用界面乳液聚合法设计合成具有多孔结构的聚合物材料,并研究了多孔聚合物材料作为贵金属纳米粒子催化剂载体中的应用。具体地讲,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如下:   采用了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分别用过硫酸钾/正辛胺、过硫酸钾/二乙胺、过硫酸钾/亚硫酸钠三种氧化还原引发剂在温和条件下引发,通过“一步法”界面乳液聚合合成了聚甲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o-聚甲基丙烯酸(PMMA-co-PMAA)和聚苯乙烯-co-聚甲基丙烯酸(PS-co-PMAA)两种具有多孔结构的双亲性共聚物。合成的PMMA-co-PMAA与PS-co-PMAA的孔径分别在80~400 nm,180~190nm之间。利用此方法合成的多孔双亲性聚合物的合成具有以下三个优点:1)直接在水包油(O/W)界面上进行聚合,合成方法简单;2)利用氧化还原剂引发,降低了聚合反应温度;3)两种具有多孔结构的双亲性共聚物制备出来,且聚合物中含有功能基团。   基于合成的多孔聚合物的多孔性质及其具有双亲性与配位功能的特点,使其非常适合于作为贵金属纳米粒子的载体。通过研究,发现制得的PS-co-PMAA多孔聚合物对Pd纳米粒子的负载量可高达8.6 wt%。通过控制钯前驱体的量,尺寸从4.6到7.1nm的Pd纳米粒子催化剂被成功的负载到PS-co-PMAA多孔聚合物中。
其他文献
随着分析化学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分析方法和仪器均不断地改进和成熟,并成功应用在环境、生物、食品等各个研究领域中,但同时也伴随着样品未知、组分复杂、种类多样、性质各异等特
三元硫属化合物功能半导体纳米材料由于其形貌及结构的多样性而展现出丰富的物理及化学特性,在半导体材料、催化剂载体、非线性光学、电磁、红外探测、光电导体和太阳能转换等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带来,多媒体行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1]。自媒体、微博、微信等新型便捷的网络媒体新闻传播渠道,渐渐取代了报纸、电视等传统信息传播方式,本文将浅析网络新
目前,碱性Ni/Co二次电池由于容量高、循环性能好受到广大研究者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钴基材料存在资源紧缺、成本高的缺点限制了Ni/Co电池的实用化。同时,由于市场上LiCoO2型锂离
氧化铝作为化工催化行业广泛应用的非均相催化剂载体,其具有良好的孔径分布、较大的孔容和比表面积等优点。氧化铝载体较大的孔体积和大孔分布的孔结构有助于反应物扩散和吸附
在后现代,人类俨然从两千多年来“大哲学”的倚重与狂妄中走出,迈向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微文化”时代。它迫使人类从依赖媒介物性中解放,并广泛地诉诸媒介物感进行人机交互,实
氢化酶是一类存在于微生物体内的天然蛋白质,可以在温和条件下可逆的催化质子产氢。其在清洁能源方面潜在的应用价值引起了化学家们的普遍关注。近年来,对[FeFe]-及[NiFe]-氢化
具有新奇的光学、电学和磁学等性质的配合物有望成为新一代功能材料。基于Fe(Ⅱ)及Fe(Ⅲ)的配合物在磁性、催化、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用水热、溶剂热及常
本文对四氧化三钴(Co3O4)不同表面催化的一氧化碳和甲醇的氧化反应进行了带有库仑校正的密度泛函理论(DFT+U)的系统性的研究。探讨了不同参数对催化剂底物以及吸附体系的影响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新媒体的节目的创意设计、创新制作是在新传播环境下业界面临的重要议题。笔者从实际应用与实践操作的层面出发,对其节目构成形式、节目创新展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