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涂层球囊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c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对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的治疗,传统介入治疗方法面临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术后再狭窄的巨大挑战,临床需要一种高安全性和低再狭窄率的新方法。最近,结合球囊扩张和靶向药物输送的药物涂层球囊(DCB)作为一种新技术进入神经介入领域,在治疗ICAS的安全性和预防再狭窄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优势。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缺乏更多的临床证据。本研究旨在探讨DCB治疗症状性ICA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DCB治疗症状性ICA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前瞻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在我院介入中心脑血管病科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脑梗死收住的ICAS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拟行单纯球囊血管成形术。收集临床基线信息,患者病变特点,手术治疗结果,随访影像资料等。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药物球囊组和普通球囊组,比较两组之间疗效差异。根据术中是否出现夹层分为夹层组和非夹层组,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并提出一种新的颅内夹层分型,用于描述和区分颅内球囊成形术术中出现的不同程度夹层。术后30天、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临床随访(门诊或电话),6个月时,行DSA影像随访。Shapiro-Wilk检验用于对数据行正态性分析,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连续性校正χ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用于统计分析。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对药物球囊组和普通球囊组患者进行匹配以消除基线数据差异,以年龄,干预前狭窄程度为协变量,卡钳值为0.02的最近邻匹配法进行1:1匹配。主要安全性终点事件经Kaplan-Meier法进行评估,log-rank检验用于检验组间差异。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自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共有100例行单纯球囊成形术治疗的症状性ICAS患者,其中药物球囊组49例,普通球囊51例。未匹配前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治疗前狭窄程度存在差异。药物球囊组的技术成功率91.8%(45/49),围手术期缺血性卒中率2.0%(1/49),未观察到TIA、死亡或出血性卒中事件。所有患者均获得临床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2例靶血管区域内卒中复发事件,卒中复发率4.1%(2/49);38例患者获得影像随访,中位随访时间6个月,2例再狭窄事件,1例为无症状性,再狭窄率5.3%。药物球囊组在随访时狭窄程度(20%[17.5]vs 30%[30],P<0.001)和再狭窄发生率(5.3%vs 27.9%,P=0.015)上明显低于普通球囊组。两组在围手术期卒中或死亡发生率,卒中复发率和症状性再狭窄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1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共有64例行单纯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患者纳入分析,32例应用DCB,32例应用普通球囊。匹配后两组之间的基线资料无差异。药物球囊组技术成功率93.8%,普通球囊组技术成功率87.5%。对于围手术期卒中或死亡发生率(3.1%[1/32]vs 6.3%[2/32],P=1)以及随访卒中复发率(6.3%[2/32]vs 9.4%[3/32],P=1)两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随访时血管狭窄程度(23%[18.75]vs 31%[30],P=0.013)和再狭窄率(6.3%[2/32]vs 31.3%[10/32],OR=0.147;95%C1,0.029-0.737,P=0.010)药物球囊组优于普通球囊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药物球囊组和普通球囊组1年终点事件发生率(95%置信区间)分别为5.6%(0,13.4)及18.7%(0,38.8),log-rank检验得到卡方值为0.674,P=0.412。根据术中夹层情况分为两组,夹层组30例,非夹层组70例。两组在性别和Mori分型上存在差别。使用我们提出的新分型对30例夹层患者进行划分,Ⅰ型夹层5例,Ⅱa型夹层7例,Ⅱb型夹层15例,Ⅲ型夹层3例。30例夹层中23例给予支架补救,5例Ⅰ型夹层未给予处理,2例Ⅱa型夹层给予替罗非班后转为Ⅰ型也未给予处理,其余5例Ⅱa发展为Ⅱb型。Ⅱb和Ⅲ型均给予支架补救处理。围手术期1例位于基底动脉Ⅱb型夹层患者出现缺血性卒中。随访期间3例Ⅱb型夹层观察到卒中复发。进一步的亚组分析发现夹层Ⅱb及以上患者在各类临床不良结局事件发生率有高于Ⅰ~Ⅱa型夹层患者的趋势,总不良临床结局发生率明显高于Ⅰ~Ⅱa型夹层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1.药物涂层球囊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技术成功率高,围手术期并发症率低,短期随访卒中复发率低,提示可能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疗效。2.对比普通球囊,药物涂层球囊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没有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和卒中复发的风险。并且有效降低再狭窄发生。3.本文提出的新颅内球囊血管成形术术中夹层分型方法为临床决策提供了新思路。对于Ⅱb型及以上的夹层患者总不良临床结局发生率高于Ⅰ~Ⅱa型夹层患者,可能需要积极补救处理。
其他文献
近年来,育肥羊的养殖量逐年增加,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好。但在羊的饲喂过程中,一些疾病也随之而来。为了提高育肥羊的生长速度,高能量饲料添加过多,往往导致尿结石的发生。尿结石是育肥羊的常见疾病之一,该病可造成尿道和膀胱的炎症,重者可导致尿道堵塞,进而继发尿毒症而引起动物死亡,严重制约着养羊业的发展。羊尿结石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目前仍未发现有效的防治措施。本研究通过保定地区羊尿结石的流行病学调查,揭示
学位
乡村振兴是关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复杂、系统性工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基础,创新驱动发展是核心原动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是有效路径。但是,现阶段尚存在农业科技综合发展水平低、科技创新动力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农业创新能力提升缓慢等问题,且日益凸显并趋于复杂化和动态化,延缓了乡村振兴进程。国内外实践证明,农业创新生态系统能够有效克服农业科技创新低端锁定,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推进乡
学位
三元层状化合物钛碳化硅是一种结合金属和陶瓷性能的新型金属陶瓷,它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优良的耐磨损性能、导热导电性能、良好的耐腐蚀和抗高温氧化性能等,被广泛应用于机电、化工、冶金和航空航天等领域。该文首先综述了Ti3SiC2材料的结构、制备方法,其次对Ti3SiC2材料的制备工艺、力学性能等进行了介绍,最后对Ti3SiC2材料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病因仍未完全阐明,现有治疗手段不佳。主要临床表现为记忆、认知功能减退,语言、行为和神经精神障碍,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等。以细胞外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沉积、细胞内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和神经元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为主要病理特征,并伴随神经元丢失的和突触功
学位
揭示单木树冠不同层次、方位光合特征空间异质性,对于准确预测林木冠层光合效率,估计林木固碳能力及确定林木有效冠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塞罕坝机械林场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幼龄林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18年、2019年,选择立地条件、林分因子相对一致的华北落叶松纯林,设置5个20m×30m样地,在样地中筛选平均木作为光合效率测定对象木,利用Li
学位
随着芯片上容纳晶体管数目的增加,摩尔定律逐渐失效,经典计算机的性能发展遇到难以跨越的瓶颈。由于量子力学所具有的叠加、纠缠、退相干等独特优势,量子计算和通信呈现出经典计算和通信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近三十年来,基于量子力学理论的量子计算和通信获得了蓬勃发展并取得巨大的进展。面对大数据时代下的海量数据,数据处理的时效性和安全性问题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图像是数据的主要存储方式之一,以及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方
学位
图像识别和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可用性得到了极大提高,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也为生物特征识别方案的部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当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身份认证、识别服务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大范围应用也给用户的生物特征隐私数据带来了较大泄露风险。为解决上述问题,学术界基于同态加密,安全多方计算等技术提出
学位
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田间应用异色瓢虫对蚜虫等害虫有较强的防治效果,同时也能保护生态环境,是十分重要的生物防治手段之一。昆虫生殖的关键之一是卵黄发生,其中卵黄原蛋白主要在脂肪体中合成,随后分泌到血淋巴中,通过卵黄原蛋白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运输到卵巢中,从而形成卵黄蛋白为卵母细胞的成熟及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本实验室前期研究表明异色瓢
学位
杨树(Popilus spp.)是重要的林木栽培树种,在世界范围内发挥着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由于其生长迅速、基因组简单等优点成为木本模式植物中的首选。虫害和盐碱是我国制约杨树产量的重要因素,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多个转基因杨树品种转化成功并进入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及商品化应用阶段。由于杨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其世代周期远高于作物,因此转基因杨树的非预期效应和生态安全性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转Cry1
学位
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高硬度、高强度、各向异性和非均质性的特点,导致其在加工过程中刀具磨损严重,加工质量差,加工效率低。对经过激光烧蚀处理的试样进行铣削加工,证明了铣削粉末状烧蚀产物时几乎不产生力和热量。利用有限元仿真并进行单向超声振动辅助铣削,发现超声振动辅助铣削工艺可以在不降低加工效率的前提下实现陶瓷基复合材料低损伤切削加工。提出了激光烧蚀与超声振动辅助铣削的组合加工工艺。基于加工质量、加工效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