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式高速磁浮系统直线谐波发电机特性分析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minghua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年来世界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人口不断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出行压力的骤增,目前世界各国的交通运输系统仍是铁路运输占据最重要地位。出行交通工具的低污染、高速化、安全性成了追求的目标,而磁悬浮列车正是由于其速度快、爬坡能力强、环保舒适、噪音低等一系列优点,成为各国轨道交通领域的研究热点。磁悬浮列车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轨道交通车辆轮轨相互粘着的结构、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机械磨损等问题,实现了列车和轨道间的悬浮分离、高速行驶。目前正在运营中的磁悬浮列车速度可达到400 km/h-500 km/h甚至更高,但是传统的接触式供电方式阻碍了速度的进一步提升,因此一种新型非接触式供电技术应运而生。常导电磁吸引式(Electromagnetic Suspension,EMS)和超导电动排斥式(Electrodynamic Suspension,EDS)磁悬浮列车均研发出各自的车载直线发电机系统,在列车低速行驶时采取接触轨供电和车载蓄电池供电,当达到一定速度后直线发电机产生的电量即可供应车上用电并向蓄电池充电。本论文主要针对常导型磁悬浮列车直线发电机进行仿真和解析研究。首先,本文介绍了磁悬浮技术的发现,回顾了磁悬浮列车的起源、应用及其发展,介绍了近些年来国内外对磁悬浮列车的研究现状,对目前各国已经投入运营的磁浮交通工具做简单分类和介绍。对磁悬浮列车采取非接触供电的优点进行阐释,证明对车载直线发电机所做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简单介绍目前的几种非接触供电方式。其次,介绍了直线电机的演变过程、分类以及特点。针对EMS型磁悬浮列车,详细介绍其推进、悬浮、导向的运行原理,以上海磁悬浮示范线为例介绍了列车编组情况、车型数据、电磁系统等,详细阐述车载直线谐波发电机的发电原理,为后面的分析打下基础。接着,通过ANSYS有限元仿真对车载直线发电机特性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列车在不同运行条件即不同速度、不同悬浮高度、不同定子电枢电流、不同励磁电流下,气隙磁场的变化规律和直线发电机发电特性,并研究发电绕组不同连接方法下发电的差异。然后,利用电磁解析的方法对车载直线发电特性进行研究,与ANSYS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通过数学方法对公式进行修正使得在磁场饱和后误差仍能在合理范围之内,两种研究方法的正确性得以互相验证,为之后直线发电机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最后,研究直线谐波发电机对列车整体性能的影响,并对发电机槽进行优化设计,兼顾电磁力和良好的发电特性。
其他文献
为了节约城市建设成本,综合管廊与道路基坑的一体化建设逐渐成为新的趋势。当道路深基坑以小交角长距离下穿既有地铁高架桥时,通常在基坑施工前,采用桩基托换的方法,避免或减小施工对地铁运营的影响。然而目前关于桩基托换对既有桥梁影响的研究较少,考虑桩基托换和道路深长基坑共同作用影响的研究未见报道。因此开展桩基托换、道路深长基坑先后施工影响下地铁桥梁结构的变形规律及控制的研究显得格外重要。依托某深20.2m、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轨道交通已逐渐发展成为了乘客出行的首选交通方式。然而,由于高峰期间的大客流会导致路网客流拥挤,这不仅会造成路网乘客服务水平降低,还会为地铁客流组织水平的提升带来一定的困扰。为了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客运组织措施以提高车站的客运组织水平,本文以早高峰期间城市轨道交通路网关键车站识别为研究目标,基于历史客流数据对未来路网和车站状态进行精准预测,并进一步评估拥挤时段
基于C#的城轨交通牵引供电动模仿真监控实验系统是以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动态模拟仿真平台(简称动模仿真平台)为背景研发的城轨牵引供电综合监控系统。动模仿真平台旨在通过建立小功率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实物模型,模拟实际的运行工况及故障状态。监控系统则通过将平台各类孤立的设备通过网络和集成软件有机结合,建成一个数字化、高效率、安全性强的综合监控平台。本文从动模仿真平台项目实际建设情况和功能需求出发,设计并
目标检测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点任务,面向无人机的嵌入式系统的目标检测是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重要场景。该场景下面临的小目标检测、嵌入式设备部署的问题,对实际应用造成了很大挑战。因此,如何设计一个能够更加精准的检测无人机数据集中的小目标,同时便于在计算能力偏弱、内存空间紧张的嵌入式设备上部署的模型,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热点。为了解决面向无人机的嵌入式系统的目标检测任务,本文提出了一个针对小目标
车轴是地铁车辆走行部的关键部件之一,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谱系化标准地铁的要求,对车轴的服役寿命和疲劳强度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B型地铁客车为研究对象,基于线路动应力试验和有限元仿真对车轴载荷谱进行研究和应用分析,深入地研究车轴在各种运营和线路工况下的载荷分布情况,具体的内容如下:(1)轮轨载荷测试方案制定:建立轮对有限元模型,根据相关标准进行加载仿真并根据有限元结果
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在近几年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为了解决停车位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一种新型结构应运而生。装配式地下车库相比传统现浇车库有着生产周期短、施工效率高,节省人工劳动力等优点。本文以武汉市青山区工人村地下车库为工程试验背景,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预制构件尺寸对结构的力学性能影响,分析了施工过程中预制构件的纵向拼接对结构及接头接缝界面的力学特性变化。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对装配式地下车库结构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小型化天线的研究与设计备受关注,特别是具有波束切换和扫描特性的天线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因此对这类天线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特征模分析理论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天线设计领域,其不依赖于馈电结构而反映天线的固有属性,具有清晰的物理意义,为天线设计提供了系统化、层次化的思路。本文结合特征模理论分别设计了两款具有波束切换和扫描特性的微带天线,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点:(1)基
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广泛应用的高架桥容易出现列车振动和噪声过大等问题,对居民的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钢弹簧浮置板轨道作为一种常见的减振降噪结构,可以有效控制结构的振动和噪声。但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在高架桥上应用较少,其减振降噪性能研究还不够全面。为此,本文以高架桥为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的方法来分析采用钢弹簧浮置板轨道时的减振降噪性能,并研究相关预测方法。全文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介绍了结构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移动机器人代替人类完成任务已经成为大趋势。移动机器人作为一种仿生类机器人深受科研人员青睐,然而一些复杂、危险的任务对移动机器人的性能提出了高要求。移动机器人爬坡能力测试一直以来是机器人性能检测项目中的重要一项,传统的移动机器人爬坡能力测试选择使用人工修筑场地或者自然界的场地,在移动机器人身上加装各种传感器的方式进行测试,并且对机器人爬坡能力的评判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当前移
近年来,许多特殊教育学校均对心理健康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优势的发挥。当前,虽然已有大部分教育工作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在特殊学校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也有个别工作人员认为特殊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生活和学习技能。此外,虽然绝大多数特殊学校都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但个别特殊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以及学校日常的培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