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本经济严重萧条的同时,作为邻国的中国经济确是快速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转移导致的国内产业空心化问题,在日本受到高度重视与普遍担忧,而中国却成为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转移的主要对象地。这两方面原因促使日本媒体把日本国内产业空心化归因于中国,认为中国的发展给日本带来了威胁,并提出了“中国威胁论”,这势必会影响到中日贸易的正常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日本产业空心化的成因及现状,结合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给中日两国带来的机遇,对中日两国今后的贸易关系作了设想。全文共有五部分组成:一、对产业空心化的概念、历史发展及相关理论加以概述,认为日本已走上产业空心化之路。二、通过研究日本产业空心化现状及形成原因,对日本产业空心化加以分析。三、分析了日本产业空心化对中日贸易关系的影响。四、反驳日本媒体提出的与产业空心化相联系的“中国威胁论”。五、探讨了未来中日贸易关系,提出了“互利论”观点。论文的第一部分综合国内外学者关于产业空心化的概念,对产业空心化的历史发展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对外投资与发展本国产业之间的关系,认为日本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投资理论和历史归结点是产业空心化。因而,日本最终也会随着资本输出的扩大而走上产业空心化之路。论文的第二部分从贸易与就业这两个角度分析了日本产业空心化的现状,即产业空心化对贸易结构所产生的最终影响是扩大了日本的贸易顺差,而日本失业问题空前恶化的主要症结在日本国内,产业空心化只是很小的次要因素,结构升级迟缓导致结构性失业增加、企业破产严重导致破产企业职工失业以及企业雇佣制度僵化、劳动力结构不合理等,才是导致日本失业日趋严重的真正根源。同时从日元大幅升值、国际贸<WP=47>易摩擦、日本产业结构调整、国际产业转移四方面分析了日本产业空心化的成因。论文的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日本产业空心化对中日贸易关系的影响。先对中日贸易关系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近年来中国对日本的贸易,尤其是制成品贸易一直处于出超地位,其原因是中日两国贸易结构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而这种实质性的变化是由于两国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所导致的, 即中国相对于日本而言是产业升级,而日本却是产业升级迟缓,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现象。这种产业结构的转变使两国贸易结构也发生了转变,也使日本对华的制成品贸易出现了逆差,并且这种逆差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使以“制造大国”为荣的日本感到中国的存在是一种威胁,并且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这种威胁感越来越强烈,致使日本媒体提出了“中国威胁论”。论文的第四部分主要是反驳日本媒体提出的与产业空心化相联系的“中国威胁论”。从日本产业空心化的进程和中日贸易的关系这两个方面进行反驳,认为在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转移导致国内产业空心化方面,“中国因素”的作用之所以十分有限,不仅是因为对华直接投资与产业转移在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转移总量中所占比重始终很小,中国始终未成为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转移的最主要对象,还因为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与产业转移在促进中国对日出口较快增长的同时,同样也促进了日本对华出口的较快增长,从而基本保证了中日双边贸易的平衡,至少不是像“中国威胁论”者所片面强调的那样——导致了日本对华贸易的巨额逆差。本文的最后一部分是对未来中日贸易关系的展望,认为中日贸易之间存在着较强的互补性,体现在中日两国战略资源各有优劣,互补性强,而且两国之间的合作大于竞争,有利于两国经济共同发展,进而提出“互利论”的观点,认为崛起的中国对日本意味着巨大的发展机会:中国的<WP=48>经济增长与经济国际化给日本带来了机遇;中国“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有利于中日贸易的发展;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有利于日本企业发展,有利于日本产业升级,更有利于日本国民福利的提高。综上所述,我们会知道产业空心化是资本主义国家特有的经济现象,日本作为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必然要经历产业空心化的。日本把国内出现的严重失业问题及贸易逆差现象,都归罪于产业空心化是不合理的,日本媒体把这些现象加以夸大,和产业空心化相联系提出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就更加荒谬。这样只会阻碍中日贸易的正常发展,使日本经济难以走出低谷。日本只有正确认识中日两国之间互补而非竞争的贸易关系,才能充分利用中国经济迅速崛起所带来的广阔商机及巨大的消费市场,做好产业调整,从产业空心化顺利过渡到产业升级,尽快的使日本经济从低谷中走出。因为只有这样,中日两国的贸易才能正常发展,中日两国的经济才能共同繁荣。总之,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持续的经济全球化进程,给全球经济带来的是空前未有的机遇而不是威胁和灾难,对日本而言自然也不例外。中国加入WTO之后,市场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扩大,将会对世界经济发展和贸易增长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