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强场下稀土离子上转换发光超快控制的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ling12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土离子上转换发光被广泛地应用于激光光源、光纤通信、发光二极管、色彩显示和生物系统等领域,因此实时、动态、可逆地控制稀土离子上转换发光对于它们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通过光物质相互作用控制多光子吸收过程来说,飞秒激光的相位和偏振调制已经被证明是一种非常简单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早期的研究中,上转换发光控制主要集中在较弱的飞秒激光场。在这里,我们进一步拓展了这一控制手段,从弱的飞秒激光场进一步拓展到中强的飞秒激光场。在较弱的飞秒激光场中,二阶微扰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非共振双光子吸收过程。但是,在中强飞秒场下可以产生更高阶非线性效应(例如,四光子吸收),为此我们建立了一个新的理论模型(也就是四阶微扰理论)来解释这一物理控制机制,这里上转换发光过程涉及了双光子吸收过程和四光子吸收过程。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我们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验证了掺杂Dy3+离子的玻璃上转换发光可以用π相位扫描调制来人为地控制,同时上转换发光控制行为依赖飞秒激光强度。研究结果表明,上转换发光强度在弱的飞秒激光场中可以被有效地抑制,而在强的飞秒激光场中则被增强。理论分析结果显示,在整个激发过程中四光子吸收的相对权重随着飞秒激光强度的增强而增加,而共振双光子吸收和四光子吸收的干涉导致了不同的激光强度下上转换发光调制的改变。(2)飞秒激光场的偏振调制已被证明是控制稀土离子上转换发光的一个很好的方法。我们通过四阶微扰理论模型来研究在中强飞秒激光场的激发下Sm3+掺杂玻璃中的上转换发光的偏振控制行为。实验结果表明,Sm3+掺杂玻璃中的上转换发光的偏振控制效率将受飞秒激光强度的影响,且随激光强度的增加而减小。我们理论上提出四阶微扰理论来解释包括非共振双光子吸收和四光子吸收的实验观察结果,由于其不同的偏振控制程度,双光子和四光子吸收之间的相消干涉将导致偏振控制效率被抑制。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应用Mittag-Leffler函数和分数阶微分方程的比较定理研究了两类分数阶数学模型的持久性、渐近稳定性与渐近周期性,推广并改进了已知文献中的结果.全文共分为五章.第
Fe-B体系,C-N体系超硬材料在力学性质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在过去几十年中,对于两种体系的在力学、磁学和电学方面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不断跟进,但在光学性质方面的研究较少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始在分子水平上设计与制备电子器件,因此分子电子学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分子器件除了固有的输运特性之外,其性质还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如温度
新时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数据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趋成熟,党和国家加大了对于教育信息化的重视程度,教育现代化的脚步也越来越近。2019年9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要积极推进案例式、体验式、互动式等教学,鼓励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提升教学效果。进入大数据时代,我们的传统教育正朝着更加智慧的教育不断迈进,应用数据进行
CRISPR/Cas9系统是继锌指核酸酶(ZFNs)技术和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物核酸酶(TALENs)技术后新的基因编辑技术。与ZFNs和TALENs相比,CRISPR/Cas9系统具有操作简单,花费低的优点。
图像在采集或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噪声污染,图像中噪声的存在不仅破坏图像区域的均匀性,而且不利于图像边缘信息的保持;图像融合是通过同一个传感器不同角度或不同传
可见光通信(VLC)具有频谱资源丰富、保密性好、成本低、能耗小等优点,因而成为近年来无线通信研究热点之一。使用多LED光源发送和多PD接收的MIMO-VLC系统可以极大提升系统的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形势和环境的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经济发展迎来巨大挑战与机遇。高职院校担负着培
VLC(可见光通信)作为传统无线通信的有效补充,近年来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的热点之一。由于可见光通信系统信号的非负性,使得容量分析不再像传统无线通信系统那样简单。本文对可
社交媒体在为人们带来人际交往的便利和全新体验的同时,也确实引发了层出不穷的道德和法律问题。人们在社交媒体中主动或被动呈现的各种私人数据及原创数字内容,正承受着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