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130例21羟化酶缺乏症患儿的基因型及临床表型,了解西南地区儿童CYP21A2基因突变情况,分析3种未报道突变是否致病。 方法: 收集2012年11月至2017年3月期间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130例诊断21羟化酶缺乏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抽取患儿外周血2-5ml,突变检测以基因序列设计PCR引物,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上进行扩增,进行sanger测序,缺失及重复突变首先设计引物,后行PCR扩增及多重PCR,使用DHPLC分析。按照基因突变引起酶活性丧失严重程度分为A组(I2g、大片段缺失、Q318X、Q319X、E6Cluster)所形成的复合杂合突变或者纯合子突变,上述突变导致21羟化酶活性仅存0%-1%;B组为(I172N、I173N)组成的纯合子以及含有I172N或者I173N的复合杂合突变,这组患儿酶活性保留1%-10%左右,C组为(P30L、P31L、282L、V281L)组成的纯合子或含有以上几种基因型组成的复合杂合子,本组酶活性可保留20%-50%。未报道突变的致病性按是否满足生物学支持+遗传病学支持+临床特征,同时满足上述3条为致病性突变的可能性较大,需进一步行基因功能测定。 结果: A组初诊年龄为0.07-0.17岁(26天-25/30月),中位年龄为0.12岁(115/30月),B组初诊为0.14-6.1岁(124/30月-62/12岁),中位年龄为3.4岁(35/12岁),C组初诊年龄为8-16岁,中位年龄为12.6岁(127/12岁),三组比较按年龄比较P值<0.01,提示基因突变影响酶活性越严重,就诊年龄越小,就诊年龄可一定程度上预估疾病严重程度,A组中共90例患儿,其中84例为失盐型(93.3%),B组共34例患儿,4例为失盐型(11.7%),C组6例患儿无失盐型患儿,三组比较P值<0.01,提示酶残留活性越低,失盐表现越明显,临床表型越重。 本研究130例患儿中检测出30种不同的点突变(86.4%),大片段缺失与基因转换(4.1%)。点突变最常见的是I2g(36.50%),其次为I172N(7.76%),第三位是I173N(6.80%),其他依次为Q319X(5.90%), R357W(5%),R356W(4.10%),Q318X(2.70%)、单体型(1.8%)等。在失盐型中最常见的是I2g,其次是Q319X(5.90%),R357W(5%), R356W(4.10%),大片段缺失与基因转换(4.1%),单纯男性化患儿中检出率最高的是I172N,第二位为I173N,非典型患儿中,检出率最高的为 P30L。检测出的3中未报道突变中, c.879_880insCCTGATCGGTGGGACT、M1R为致病性突变可能性极大, R149H为致病性突变的可能性较大,还需进一步行功能鉴定确诊。 结论: 基因型与临床表型有一定的联系,对指导临床工作及产前诊断有重要意义;130例患儿中最常见的突变为I2g(36.50%),其次为I172N(7.76%),第三位的是I173N(6.80%);本研究发现3种未报道突变,按照生物学意义+遗传学意义+临床特征吻合度同时满足可判断为致病性突变的标准,c.879_880insCCTGATCGGTGGGACT、M1R为致病性突变可能性极大,R149H及为致病性突变的可能性较大,但仍需进一步行功能鉴定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