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应力下砂土的三轴压缩和剪切变形特性及细观破碎规律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qiphil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开发深埋资源与地下空间过程中,深埋砂土的应力状态可能会产生巨大变化,引发砂颗粒发生破碎,从而改变砂土的力学特性,给工程带来严重的安全问题。关于高应力下砂土的变形与破碎规律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以深埋砂土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室内试验、X射线原位扫描测试和离散元细观数值方法,深入、系统地开展了高应力、高水压、多种应力路径条件下砂土的三轴压缩和剪切变形特性及细观破碎规律研究,揭示了颗粒破碎对砂土宏、细观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实现了较为精准的颗粒破碎预测,建立了更加准确的高应力下砂土本构模型,揭示了颗粒破碎和细观结构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针对砂土所处的深地高应力环境,成功研制了砂土高压三轴试验装置,并利用它获得了饱和反压对颗粒破碎的影响规律;获得了高应力下砂土的三轴压缩和剪切变形规律以及颗粒破碎规律;首次提出了三轴压缩试验中的相对破碎率Br关于平均有效主应力p’和K0(水平应力/竖向应力)的预测模型;首次提出了三轴剪切试验中的Br关于围压σ’c和轴向应变εa的预测模型;获得了不受应力路径影响的Br和体应变εv的线性关系;分别建立了三轴压缩和剪切状态下体应变εv本构模型;分别获得了Br和粒径分布分形维数DM、Br和输入功E的双曲线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反压对饱和砂土在排水条件下的颗粒破碎没有影响;屈服应力随着K0的减小而减小,初始各向异性状态更易导致颗粒发生破碎。(2)成功研制了基于X射线CT的高应力下砂土变形、破碎高压微型三轴仪,实现了高应力下砂土变形、破碎过程的可视化;根据实验过程原位CT扫描测试结果,利用三维图像重构分析技术,统计分析了砂颗粒的形态(球度和纵横比)变化,掌握了颗粒破碎对颗粒形态的影响规律;首次获得了砂颗粒在高压三轴剪切时的三维可视化破碎过程,揭示了颗粒咬合作用导致砂颗粒破碎的机理;获得了颗粒数量分形维数DN随颗粒破碎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颗粒之间的接触点决定了裂隙发育的走向;形态规则、尺寸较大的颗粒未发生严重的破碎,这是因为类球形颗粒的周边颗粒分布均匀,且大尺寸颗粒的配位数较大,应力集中的可能性较低;颗粒破碎越剧烈,细颗粒越多,分形特征越显著;随着围压的增大,颗粒以断裂破碎为主,扁而细长的颗粒急剧增加,导致球度和纵横比不断减小。(3)利用离散元数值方法建立了真实颗粒离散元模型,提出了使用加权平均球度值Sc量化颗粒集群形态的方法,建立了一种混合颗粒(由6个球度不同的颗粒组成)砂土数值试样和两种单一颗粒砂土数值试样;对比分析了刚性试样(不可破碎试样)和可破碎试样的体应变、配位数、接触力分布和组构各向异性的变化规律;在砂土高压三轴压缩数值模拟研究中,首次提出了与Br和K0相关的接触力分布模型;在砂土高压三轴剪切数值模拟研究中,首次提出了与Br和主应力比相关的接触力分布模型;获得了总、强、弱法向接触力的变化规律;举例分析了摩擦耗能和破碎耗能随轴向应变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单颗粒的破坏强度随球度的增大而增大;Sc越大,配位数分布越均匀,且强接触力的均质性越好;强接触力分布受颗粒破碎和应力路径共同影响,而弱接触力分布仅与颗粒破碎有关,与应力路径无关;弱接触力分布均呈各向同性状态;应力增长和颗粒破碎,都会导致各向异性程度下降。本文研究成果对进一步完善砂土颗粒破碎机理、高应力下砂土本构模型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可为深土工程设计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该论文有图116幅,表21个,参考文献215篇。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伴生铁矿粉为原料,采用催化氧化法的方法一步生产高纯α-FeO.
人体摄入氟含量超标的饮用水会造成氟斑牙、佝偻病、瘫痪,甚至骨髓细胞染色体的畸变等疾病。目前全世界范围内至少两亿人的饮用水中氟离子浓度超过世界健康组织的标准,解决氟超标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热点之一。本文制备了四种除氟改性材料,将其应用于实验室模拟高氟水环境中,探究四种材料的除氟性能,并结合热动力学理论,FTIR、XRD、SEM-EDS、XPS等表征方法,推测原位和吸附除氟可能的机理,比较其
爆破振动信号具有持续时间短、信号突变快等特征,小波分析技术在多尺度变换、信号奇点检测方面的应用较为适合对爆破振动信号的分析.小波基函数应当根据爆破振动特征及其分析应用目的来进行选择和构造.选择的Daubenchies小波系列对于进行爆破振动波形的离散变换及重构具有较高的精度;根据爆炸冲击脉作用于二阶弱阻尼振动系统的响应函数构造的小波基函数进行微差起爆延时间隔的精确定位具有良好的效果.
室内环境下,基于位置的服务(LBS)离不开室内定位技术。当今社会,高楼大厦遍布各地,室内3D定位愈来愈必要。WiFi(Wireless-Fidelity,WiFi)、蓝牙低功耗(Bluetooth Low Energy,BLE)等无线信号与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使得WiFi/BLE与行人航位推算(Pedestrian Dead Reckoning,PDR)等定位技术成为最基础和常用的室内定位手段,也
植被恢复是矿区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前提。植被是干旱、生态脆弱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植被健康状况影响矿区整体生态质量,因此西部矿区生态恢复的核心内容是植被恢复。围绕植被恢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植被损伤和土壤损伤的单一研究较多,矿区采煤植被影响系统层面研究不足,采煤扰动下植被-土壤耦合损伤过程与协同自修复特征不明,同时植物光合生理自修复机制不清等。研究以中国西部神东矿区为目标区域,基于文献分析对已有相关
锚杆支护技术具有强度高、可靠性好、成本低、适应性强等优点,目前是隧道交通、边坡加固、水利水电、煤矿开采等工程领域围岩控制和预防灾害的主要手段。复合岩体是工程中常见的沉积岩体,受沉积环境等因素影响,各岩层力学性质差异较大且具有明显的层理面,导致复合岩体锚杆锚固性能与均质岩体存在明显不同。因此,深入研究复合岩体穿层锚杆应力分布特征及锚固机理,对实际工程中锚杆支护设计及灾害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
缸套活塞环摩擦副是内燃机中最重要的摩擦副之一,既是由于该摩擦副的工况极为复杂且是最容易发生摩擦磨损失效的部位,又是因为该摩擦副是内燃机中是能源消耗的主要部分,因此对其进行减磨设计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对摩擦副中缸套硬度远低于活塞环,且表面更为粗糙,是主要的磨损部件,需要重点研究。本文以缸套活塞环摩擦副为研究对象,以双分形分层表面理论为依据,研究了平顶珩磨缸套的表面形貌及其表征和模拟方法,研究建立
我国构造煤广泛发育,已有的疏水降压煤层气开发理论并不适用于构造煤煤层气的开发。碎软煤层采动卸压增透开发技术在构造煤发育矿区得到成功应用,但构造煤原位煤层气应力释放开发理论亟待探索,对应力释放后煤储层物性变化规律及其对流体流动状态控制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仍缺乏深入研究。本文以淮南矿区典型构造煤为研究示例,在充分认识煤层气地质条件及构造煤储层物性特征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实验研究、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等研究手
我国是地下工程开发大国,各类地下工程施工建设中常穿越断层破碎带、高应力岩层等不良地质,易诱发突水、突泥等重大地质灾害。注浆是应对地下工程灾害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各类地质灾害处治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注浆工程的隐蔽性,特别是应用于复杂地下岩体环境时,注浆多场耦合扩散机理及应用研究尚存在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为此,本文针对传统离散裂隙网络介质模型难以考虑岩体基质渗透性的不足,
本论文主要针对浅埋煤层非充分垮落采空区下煤层群开采地质条件,以南梁矿为研究背景,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实验室实验、CT三维重构反演、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等研究方法,以非充分垮落采空区压实特征、非充分垮落采空区下重复采动围岩裂隙发育规律以及水和瓦斯渗流特征为研究对象。研究成果为煤层群开采防治水和漏风提供了理论基础。取得了如下主要创新成果:设计了可实现CT扫描原位破碎煤岩体的侧限压实装置,得出了不同粒径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