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子银行监管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liness900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脱媒”的迅速发展,金融市场结构呈现多元化。影子银行近几年来已经发展成为中国金融业的一个新的市场模式,其在补充正规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所不能满足的金融需求。但随着影子银行借贷规模迅速扩张,其对金融系统带来的风险也逐渐显现出来,影子银行不寻常的发展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中国的金融稳定。在全球监管者呼吁整顿“影子银行”的背景下,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已经刻不容缓。本文在借鉴国际监管经验的同时,结合中国金融监管的实际,对影子银行进行监管,正确引导和规范民间借贷行为,使其健康发展,在金融体系发挥积极的融资作用,更好的为中国金融业发展做出贡献。文章共分为六个章节:在第一章中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并简要的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对相关领域的一些重要研究成果和本文的研究思路。本文通过对我国影子银行的风险分析,阐述中国影子银行的监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总结国际监管经验的同时结合中国金融监管的实际,旨在完善我国对影子银行监管采取的对策。本文的第二章主要概括了我国影子银行的理论基础。首先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给影子银行下定义,分析了国内外影子银行的区别。同时概括了中国影子银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最后阐述了影子银行产生的原因。本文认为银根紧缩是影子银行产生的根本原因,金融创新助推了影子银行发展,利率双轨壮大了影子银行规模。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我国影子银行对金融系统产生的影响。首先分析了影子银行产生的积极影响,认为影子银行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补充了正规金融机构所不能满足的金融需求,有利于推动金融创新。其次分析了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这三个方面所产生的风险和负面影响。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国外影子银行的监管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对美国、英国、欧盟、金融稳定理事会对于影子银行的监管措施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当前国际对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的改革措施,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结合中国实际来制定中国影子银行监管的措施。第五章主要分析了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首先分析了我国监管当局对信贷资产、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网络借贷、民间金融这五个方面的监管现状及监管难点。其次对于我国影子银行监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目前存在监管真空、监管措施不到位、金融监管滞后于金融创新的等问题。第六章主要针对我国影子银行监管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首先在完善影子银行监管者的对策方面,建议要正确合理的引导影子银行发展,树立功能性监管理念,循序渐进的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其次在完善影子银行自律方面,要完善影子银行内控机制,并建立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防火墙。在完善市场纪律方面,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建立覆盖影子银行的法律法规。最后要积极推动市场利率化改革。
其他文献
采用汽车外廓尺寸检验仪对汽车外廓尺寸进行测量,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大大提高检测效率,这是汽车检验机构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手段之一。目前,汽车外廓尺寸检验仪的检定规程
本文试图以接受理论为指导,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文本与读者的关系,指出接受主体在文学欣赏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文学文本本身对读者的想象空间起着制约和诱导作用,即读者的创造
能愿动词在汉语语法和词汇体系中具有独特价值,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是留学生日常和学习中出现偏误非常多的一类词,因此能愿动词偏误分析的国别化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在综述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这次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战略思想和五大发展理念,
目的: 1、探讨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TRUS)测定膀胱内前列腺突入长度(Intravesical prostatic protrusion, IPP)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specifi
论“梅村体”的用典程相占吴伟业著称于世的“梅村体”渊源于元白的“长庆体”。较诸元白之作,“梅村体”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大量用典。王国维《人间词话》曾将二者作过简单比较
本工作分别以金属氧化物MgAl2O4、Al2O3、CeO2为载体,Pt为活性组分,制备了负载型纳米铂催化剂,利用XRD、TEM、SEM、XPS和BET等手段对它们的组成、形貌及结构等进行了表征,并
高海拔寒冷地区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个典型的建筑气候类型区,该区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南,海拔高、气候寒冷、自然条件不适宜人类生存。提高冬季室内温度、改善居住环境,成为当地
本文以“古意”为题,从形式、象征意义及其文化背景等方面着重探讨了隋唐铜镜艺术对本国传统铜镜尤其是汉镜艺术的吸纳和创新。全文分八章,涉及四个主要问题:第一,古意之踪。
21世纪初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这次课改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学中如何贯彻“以学生为本”、如何取得基本教学目标和学生个性发展双收的效果,这成为教师面临的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