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吩磺隆在土壤和玉米上的残留分析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mos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国内外近年来磺酰脲除草剂残留分析方法的研究,本文建立了噻吩磺隆在土壤、玉米和玉米植株中的SPE-HPLC-ESI(+)-MS残留检测方法。土壤、玉米或植株样品经乙腈,磷酸盐缓冲液(pH=7.8)=2:8(v:V)浸泡后涡旋、超声提取并离心,固相萃取净化,氮气浓缩定容,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本方法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7.9~100.4%,变异系数在1.6~6.5%之间。本方法在土壤,玉米和植株样品达到10倍浓缩倍数的情况下,检测到的噻吩磺隆在土壤、玉米和植株中的最小检出限(LOD)分别为1.2μg/kg,0.3μg/kg,0.5μg/kg,最低检出量(LOQ)分别可以达到4μg/kg,1μg/kg,1.7μg/kg。 采用SPE-HPLC-ESI(+)-MS方法评价了75%噻吩磺隆可湿性粉剂在玉米田间的消解动态规律和最终残留。实验按照农业部农药检定所规定的农药残留田间试验准则进行田间试验设计,最终残留研究设定两个水平:高剂量区(50g/hm<-2>)和低剂量区(33.3g/hm<-2>);同时单设消解区(3.0倍推荐剂量100g/hm<-2>),进行消解动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噻吩磺隆在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0.92d和1.23d,消解速率受土壤有机质含量,pH值和温度的影响。按照推荐剂量施药,在距施药后40天和玉米收获期80天采样,在土壤,玉米,玉米植株中均未检出噻吩磺隆。结果表明噻吩磺隆在土壤中的半衰期较短,消解较快,使用噻吩磺隆在玉米田中防除杂草是安全、有效的。 同时,本文采用平衡振荡法测定了噻吩磺隆在三种不同土壤中的吸附性,结果表明,其吸附过程均符合经典的Freundlich模型,吸附常数在0.3854~3.4274之间。根据土壤有机吸附常数和吸附自由能的大小,推测其在3种土壤中均以物理吸附为主。通过对吸附常数K<,f>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粘土含量和pH值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土壤有机质含量、粘土含量和pn值在吸附过程中有影响噻吩磺隆吸附的作用,K<,f>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粘土含量呈现正相关,与土壤pH值呈现负相关。
其他文献
管氏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us guani Xiao et Wu是防治蛀干害虫的一种重要寄生蜂。目前,主要利用人工采集自然寄主进行繁殖,此方法不但费时、费工,且生产成本颇高,生产时间易受季
本文所论述的增强对外广播的战斗性,是指在对外广播宣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即面对西方一切邪恶的、非正义的、反动的舆论压力应无所畏惧,敢于旗帜鲜明地同它们展开针锋
小学语文知识的学习十分重要,是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同时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有效组织语文课堂教学,优化教学策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伴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社会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出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增加对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奠定未来人才培养的基础,还能进一步提升语文学
目前,小学数学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对于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因此,落实好小学数学在学生生活中的运用思考成为教学重点,它是开发智力,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与重视高中的教育教学.因此,作为现代教育的新生产物——微课,已经得到了教师的广泛应用.英语作为高中课程中重要的科目之一,为了提高英语课
青春期是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人生的转折点,也是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是人生发展变化的重大转折时期.由于此时期儿童生理上的急剧发育,尤其是性的成熟,第一、第二性征的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读,还要让学生学会表达.小学中高段的阅读对于小学生来讲已经是比较困难的课程,如何学好阅读课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增效减负成为一线教师们重点关注的课题.课堂教学过程中涉及到了多种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怎样实现“高效”、“优质”的教
牛尾草(又称法斯克草、高株狐茅或草地狐茅,学名Festuca elatior.L)为禾本科狐茅属多年生植物,它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和美国等地,我国从40年代中期由美国引进,经多年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