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氨基酸盐为载体的沼气CO2吸收和温室CO2气肥增施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n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沼气经过提纯后可制备生物天然气,作为常规天然气的重要补充。同时,还可通过对提纯中分离的CO2进行回收利用,实现碳负排放。沼气提纯的关键之一在于沼气中CO2的分离与利用,但目前主要关注的是沼气CO2分离,较少关注分离后CO2的利用问题。同时,对于常规的沼气CO2化学吸收技术而言,由于气液直接接触,运行中存在液体鼓泡、沟流和夹带等操作问题。基于此,本文采用融合膜分离和化学吸收技术优势的膜CO2吸收技术进行沼气CO2分离,并将CO2吸收过程中生成的富CO2吸收剂溶液进行空气吹扫再生,从而实现为温室供应CO2气肥的可能。本文重点关注了氨基酸盐吸收剂的CO2吸收性能与空气吹扫再生特性,并构建了小试装置。研究结论如下:(1)在CO2膜吸收特性研究中,首先制作了聚四氟乙烯(PTFE)中空纤维膜接触器,并在膜接触器内探索了甘氨酸钾、肌氨酸钾、脯氨酸钾、谷氨酸钾和乙醇胺(MEA)等5种CO2吸收剂的沼气CO2吸收特性,考察了反应温度、气相流速、液相流速和吸收剂浓度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吸收剂在膜接触器管程流动、而沼气在膜壳程内逆向流动时,在试验参数范围内,吸收剂对沼气中CO2脱除率排序为:脯氨酸钾>甘氨酸钾>肌氨酸钾>MEA>谷氨酸钾。当吸收温度升高时,CO2脱除率和传质速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MEA在50°C时取得最大值(55.16%,1.26×10-3 mol·m-2·s-1)。当吸收剂的液相流速提高时,CO2脱除率和传质速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当液相流速达到143 m L/min时,五种吸收剂中脯氨酸钾达到最大值(45.08%,9.92×10-4 mol·m-2·s-1)。而当增大气相速度时,CO2脱除率下降,但传质速率增加。当吸收剂浓度在1~3 mol/L之间变化时,CO2脱除率和传质速率会随着吸收剂浓度增加而提高,但当吸收剂浓度高于3 mol/L时,进一步提高浓度则会对CO2吸收造成负面影响。(2)在膜参数的影响研究中,考察了膜纤维直径、膜面积以及膜纤维排布方式等对沼气CO2膜吸收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试验用膜纤维直径范围内,1.0mm直径的膜纤维能实现最佳的CO2吸收传质性能,且在气相速度为250 m L/min时,CO2脱除率达到91.61%(甘氨酸钾情形)。增大膜面积可以提高CO2脱除率和传质速率,同时在膜面积扩大的方案中,增加膜纤维长度的方法可比增加膜纤维数量具有更好的CO2脱除性能。在相同的膜面积前提下,交错排列的编织膜纤维比传统不编织膜具有更优的CO2脱除性能,且CO2脱除率最高可达99.11%(甘氨酸钾吸情形)。(3)在以CO2增施为目标的富CO2吸收剂溶液再生研究中,以CO2释放速度作为评价指标,使用了交错排布的PTFE编织中空纤维膜接触器5种吸收剂进行了初步筛选。研究发现,在相同浓度下,谷氨酸钾CO2饱和溶解度过低,难以满足C O2气肥增施的需求。在其他4种吸收剂的膜再生性能研究中,提高再生温度和增加富液在膜内的流动速度均可增加CO2释放速度。如当温度由50°C增加到80°C时,甘氨酸钾的CO2释放速度提升了55.07%,而当富液流速从56 m L/min增加到143 m L/min时,甘氨酸钾的CO2释放速度增加了98.1%。而当气相速度增大时,对CO2释放速度的影响很小,在0.5~2 L/min的过程中,脯氨酸钾的CO2释放速度仅提升18.7%。为进一步得到更全面的参数影响,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和数值软件Design-Expert的模拟了全因素下的试验结果,得到吸收剂温度(X1)、气相速度(X3)、液相流速(X2)、CO2负荷(X4)和CO2释放速度(Y)的拟合关系公式:Y=243.88+2.83X1+0.68X2+96.30X3-2168.66X4-0.0059X1 X 2-0.15X1 X3+13.05X1 X 4+0.16X2 X3+0.086X2 X4-126X3 X4-0.053X1~2-0.00096X2~2-12.13X3~2+1752X4~2(4)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制作了基于Arduino控制的温室大棚CO2增施设备,其通过对甘氨酸钾富液进行膜吹扫再生释放CO2,同时使用CO2浓度、光照强度、温湿度传感器模块对温室内的环境数据进行监测,并自动调节CO2释放速度。CO2增施设备在体积0.4 m~3的小型温室模块内的从早上6:00~12:00实际测试中,在光照充足的晴天,温室内的CO2浓度能维持在1000 ppm,在光照不足的阴天,温室内的CO2浓度能维持在800 ppm,证明该装置达到了预期的要求。
其他文献
城市设计在规划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双修语境下如何理解无锡运河湾地区的城市设计及其任务和使命,是本文撰写的缘起。文章通过对运河湾地区现状的四大维度分析,探讨运河湾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从时代角色入手,解析运河命脉,明确湾区职责和使命;利用大数据资料与感性分析相结合,了解发展需求,发掘社会期许;以"为人筑湾"为依托,提出构建"山水最无锡"、"岸线最生动"、"体验最多元"的运河湾湾区。文章以"服务导
传统的舱内空气污染预警系统的预警准确率低,预警延时时间长。针对上述问题,在大数据技术下研究了一种新的舱内空气污染预警系统,针对系统采集器、处理器、显示器3部分进行优化,采集器结构内部使用的主要芯片为AT89C51,辅助芯片为MC143150Neuron芯片,处理器有"CPU-GPU"两个芯片,并同时加入了RISC指令集与CSIC指令集,显示屏选用的是有机发光显示屏。通过收集空气质量数据和气象数据、
针对应用于车用动力电池热管理的重力型热管开展了建模与仿真研究,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了不同充液率、内壁面接触角和初始压力对热管启动性能与换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充液率的增大,传热性能在提升,当充液率为85.7%时传热速率达到峰值。随着接触角的增大,传热性能在降低,当接触角为60o时传热速率达到峰值。随着初始压力的增大,传热性能在降低,当初始压力为3 361 Pa时传热速率达到峰值。
层状岩体是地表分布最广泛、工程建设中遇到最多的一类岩体,开展其受力变形特征及破坏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本文以层状岩体的强度与变形破坏特征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膏自制了层状岩体试样,开展了层状岩体的室内单轴压缩试验和直剪试验,基于试验结果进行了相应的分析讨论。论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开展层状岩体的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层理面倾角对岩体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分析了不同
<正> 在核医学上,206Bi是一种由加速器生产的脑肿瘤诊断用的同位素,欧美用得较为广泛。本文研究了HDEHP从Bi(Ⅲ)、Cu(Ⅱ)、Pb(Ⅱ)的硝酸溶液中萃取Bi(Ⅲ)。主要的工作包括了Bi(Ⅲ)在两相中的分配比与酸度的关系,与HDEHP浓度的关系,与Bi(Ⅲ)含量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航空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我国机场行业面临的情况是:一方面,大型枢纽机场的超负荷运行,另一方面,不少中小机场发展滞后。因此,缓解大型枢纽机场运行压力和积极发展中小机场成为近年来民航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本文研究对象A机场公司作为坐落于偏远地区的中小机场,自开航以来因为地方政府扶持、民航上级支持、地方旅游业推动等诸多原因,航班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
当今,物联网工程专业借助各级各类电子信息技术,整合并塑造了理工科专业融合发展方向。不同类型的专业也需要了解物联网技术。“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是开放物联网工程专业开放课程模块的六门课程之一。面对的教学对象是非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学生,根据选修开放物联网工程学生跨专业背景数据分析,提出分成不同的专业大类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依据专业大类的基础条件分成A、B、C三个层次的教育教学内容体系。最后,对电气工程及其自
国家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是“十四五”期间税收征管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对集团型企业更好地发挥大型集团优势和加强税务一体化管理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基于此,分析方案出台的背景及意义,通过对我国当前集团型企业税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对新时代税收征管改革下大型集团型企业税务管理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从集团型企业管理者的角度开展税务管理研究,为集团型企业加强税务管理提供有益建议。
本文基于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的制度背景,尝试从内部控制的角度研究国有企业的税收风险管理,通过运用税收风险管理理论,分析国有企业当前的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降低内部税收的风险的建议。希望能给国企管理人员的税务管理工作提供借鉴意义。
在培养研究型教师的策略研究中,学校应确立"学校指导、教师主体、活动主线"的指导思想,采取"面向全体、分类指导、整体提高、形成特色"方针,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高中研究型教师构建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