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震前的卫星热红外异常现象早已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关注,然而热红外遥感受云雾影响严重,当天空有云时便不能对地面进行有效观测。相反,被动微波遥感具有穿云透雾的能力,可以获取云雾覆盖下的地表辐射信息,与热红外相比,具有很好的数据连续性,更利于对地震活动进行实时监测。但目前国内外运用被动微波遥感手段监测震前异常现象的研究工作较少,本论文针对目前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玉树震区为研究对象,选用AMSR-E的6.9GHz-H、18.7 GHz-H、36.5 GHz-V三个波段的亮温数据,对微波亮温背景场特征、震前微波异常特征、异常产生原因三方面内容进行了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利用多年均值建立日、旬、月三个时间尺度的微波亮温背景场,发现对于同一波段而言,三个时间尺度背景场的时空分布特征表现基本一致,在空间上表现出亮温与高程和纬度的负相关性,以及水域富集区的低亮温特点;时间上亮温变化主要受季节控制。(2)运用两步差法对2010年Ms7.0级玉树地震的震前微波异常进行提取,发现在震前,三个频率均于震中西南方向出现一条东北走向的亮温增温条带,其表现出五个阶段的微波异常变化特征,即离散发育阶段,持续增强阶段,减弱阶段,沿发震断裂分布阶段,最终消失。三个频率的异常特征略有差异,36.5GHz-V对地震活动的敏感性要高于6.9GHz-H与18.7GHz-H。(3)由研究区2010年MPDI、NDVI、土壤湿度、温度与多年均值的对比结果,推断2010年玉树地震震前出现的微波异常现象可能是高温与干旱共同作用的结果。本论文就微波亮温背景场与震前微波辐射异常的相关方面,取得了一些定性及定量的研究成果,对今后利用微波遥感手段监测地震活动的相关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