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研激励视角的科研后勤治理机制研究--以中科院为例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ulha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研后勤是科研活动开展的重要基础,关系到科技成果的产出和科研人员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如何建立有效的后勤保障体系,形成良性发展机制,使后勤管理各主体发挥各自功能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创造各系统、各层级的协同效应,提升科研后勤管理水平、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以适应新时期国家科技创新事业发展需求,促进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在科研后勤管理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有关创新发展也有重要意义。本文引入了激励理论与治理理论,开展了科研后勤激励作用机制与科研后勤治理体系、能力的分析。指出科研后勤激励的主体要素包含科研后勤体系、科研人员、科研绩效。结合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基于主体要素之间作用关系,建立了科研后勤激励机制的作用模型。研究还分析了科研后勤的治理体系,梳理了科研后勤治理的主体、治理架构与治理机制及能力等。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中科院后勤治理机制的案例分析。  本文研究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有:  (1)科研后勤以激励形式影响科研人员,使科研人员进一步积极付出或降低努力程度,从而影响科研后勤的整体绩效。科研后勤激励机制发挥作用不仅仅受到科研后勤单个要素的影响,还受到科研人员本身的特点、科研工作的特点、科研环境、科研目标、科研内容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的综合影响。  (2)科研后勤其内在的治理体系是由多个利益相关者在大的政策环境和其他外部因素共同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演化的。  (3)中科院的后勤治理体系的战略定位于保障作用与激励作用之间,后勤发展战略还处于转型期,没有完全定位于激励作用。需要在针对现实需求的基础上,加强面向激励的科研后勤治理体系建设。  研究提出的对策建议为:  (1)科研后勤治理需强调战略管理思想,在制度建设方面强化科研后勤的激励作用。  (2)科研后勤治理体系的整体性运行需要注重治理主体内在的协同配合。  (3)科研后勤的激励需要从目标群体的关键性需求出发,并注重精细化管理。  (4)注重科研后勤治理能力提升,在适当引入市场竞争同时,强化后勤部门内部的管理能力,以提升科研激励的效果。
其他文献
社区卫生服务是全国卫生行业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哈尔滨市道外区是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的示范区,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有多年的历史,并已初具规模.为了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并找
农村经济体制变革的新形势促使农村居民对其健康保障提出了迫切的需求,农村健康保障亟待走出困境,进行制度创新.这是现阶段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政策问
学位
研究发现:北京市朝阳区15-64岁人群的两周患病率为465.7‰,慢性病患病率为448.7‰患病水平远高于第二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大城市的指标;在15-64岁人群患有的两周病伤中,慢性病
煤矿安全生产一直是全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辽宁省作为我国煤炭生产大省,煤矿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因素很多,其中,有效的煤矿安全监管对于消除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其核心是在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条件下,保证土地资源的利用能满足人类社会长远发展的需求.论文以可持续发展
该文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采用规范的、实证的研究方法,运用政治学、行政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对非市场缺陷的表现特征、成因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克服
该文对工程硕士论文质量评进行了深入研究.论文运用评价理论,米用又献法、访谈调研法以及实物(对现有工程硕士论文及其答辩材料)分析法等,分析了工程硕士教育内涵及其影响因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