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样本提取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对热环境的影响研究——以深圳市典型区为例

来源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duji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对城市热问题改善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因此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热环境影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研究在城市尺度范围内,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仿真技术(CFD),分析深圳市典型区范围内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在夏季主导风向风频影响下的热环境问题。并对大型水体、绿地、城市生态廊道等几个方面的热效应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城市尺度上绿色基础设施减缓热岛强度的空间优化策略。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基于RS-GIS-CFD的城市热环境数值模拟。(2)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热环境效应分析。(3)基于分析结果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策略。本文研究发现,同一城市中,规模较大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很好的充当了整个城市冷岛的作用;而规模相对较小的则在改善其周边环境局部微气候方面作用显著。公园绿地、水体及城市生态廊道的降温效应均与其所在地理位置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上风向建成环境温度低于下风向建成环境温度,公园越靠近热岛中心区,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也越大。大型面域水体对局地近地表处温度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而垂直高度(10m)上这种缓解作用与相对水体表面高度处相比并不显著,且这种影响随着距离呈非线性的降低。城市内部绿色河流廊道、绿带廊道等城市生态廊道作为风道的载体,在一定范围内起到调节城市气候的作用。最后本文基于分析结果,针对不同类型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提出相关规划策略:1)针对大型公园绿地:城市内部尽量采取“分散与集中交错纵横”的绿地布局模式,城郊之间尽量采取城市与远郊统一布局的绿地规划系统;大型公园绿地上风向建成环境规划设计时应尽可能的开辟更多的小型绿地,同时注重绿地布局连贯性,大型公园绿地下风向建成环境规划设计时则应留出城市通风廊道,将公园冷空气通过风的作用引入到较远距离的周围建成区。2)针对水体:利用现有的城市水系,建立起城市生态水网系统;同时滨水空间在进行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时应考虑尽可能留出宽敞的开放空间,以便水体周围冷空气随城市风渗透到城市内部高温区域,达到冷却降温的效果。3)针对生态廊道:通风型生态廊道应尽量与城市风向平行,与风向平行的带状绿地更有利于通风;而当生态廊道充当导风作用时,其走向一般要与夏季主导风向呈一定的夹角,这样可以使气流向两边分流,已达到更好的进气目的。
其他文献
居住问题是人类的最基本问题之一,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活.思考与探讨新世纪的居住模式也迫在眉捷.进入新世纪,人们更加迫切地追求更为适合人类居住的理想人居环境,在此背景下,
在数字化时代,博物馆建筑也和其他建筑类型一样发生了新的变化。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在设计和建造中的支持,在传统的物质空间基础上产生了一些带有强烈的数
学位
本文以桥头公园为研究对象,以生态学、游憩学、景观设计学、桥梁景观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大量实例对桥头公园的生态意义、桥头公园功能布局、景观特点及定位进行分析,以
传统民居的研究对于我们来讲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它的数量多、分布广、形式丰富,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深厚的民间文化内涵,极为生动.中国传统民居遍及大江南北,其形式多种多样
随着材料,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当今审美领域价值观多元化、信息模糊化、领域扩大化的审美变异的出现,大空间创作不再局限于过去单一的造型手法,大空间
该文研究的对象是街道界面设计,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的方法.21世纪城市的社会、经济功能、环境生态功能和技术功能的变革,及其空间形态的更新和创造,将对城市规划师及建筑师提
苏州河两岸分布着众多的产业遗产,或分散或集中;本文以空间实物的产业遗产——产业类历史建筑和产业类风貌地段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风貌地段和一般地段中产业类历史建筑的保护性再
学位
随着全球城市郊区化的推进,国内居住区的发展也呈现郊区化的新趋势,致使城郊居住区商业伴随着居住区的发展而进一步延伸。与此同时,人们的整体消费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并对居住
该文对系统化的医院建筑动态发展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已有的动态发展模式进行了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种可供发展的医院建筑发展模式的理论,同时我们以医疗行为个体为
Since China started the practice of reform and opening to the world,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policy aimed to modernize the housing industry and re-build th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