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细胞CLL/淋巴瘤9(BCL9)基因位于人体1号染色体,小鼠的3号染色体上。BCL9蛋白存在于经典的Wnt信号传导途径中,与Wnt信号通路中TCF结合调控下游基因的表达。研究发现BCL9基因的异常与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自闭症等精神疾病有关,但机制并不明确。为了探究BCL9在脑内的功能,本实验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探究了BCL9对神经元电学特性的影响。首先,我们探究了新生小鼠动作电位的发放模式。研究发现新生皮层神经元存在三种动作电位发放模式:强直发放、阶段性发放和单个发放。对比不同动作电位发放模式在神经元电学特性发现:1)不同发放模式的神经元在电压依赖性内向电流和外向电流上存在显著差异。强直发放幅值最高,其次是阶段性发放,单个发放最弱。2)强直发放神经元的去极化电流阈值低于单个发放神经元。3)对动作电位的表型分析发现,三种动作电位发放模式在上升时间和宽度上存在显著差异。4)三种动作电位发放模式在神经元的被动特性上没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在新生小鼠皮层神经元中,三种动作电位发放模式在神经元电压依赖性内向电流、动作电位发放数量及动作电位形态上存在显著差异。敲减BCL9对新生小鼠皮层神经元电学特性的影响研究中发现:1)敲减BCL9显著增加了神经元电压依赖性瞬时内向电流,对电压依赖性外向电流没有显著影响;2)改变了动作电位的发放模式,使动作电位发放数量显著降低;3)缩短了动作电位的上升时间;4)对神经元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发放及神经元膜被动特性没有显著影响。结果表明在出生3天的小鼠中,敲减BCL9增加了电压依赖性钠电流,使神经元兴奋性增强。在BCL9敲除对成年小鼠皮层神经元电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中,我们发现:1)BCL9敲除显著增加了电压依赖性瞬时内向电流和持续外向电流。2)降低了动作电位的发放数量。3)对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形态及神经元膜被动特性没有显著影响。结果表明,BCL9敲除显著增加了电压依赖性钠电流和钾电流。BCL9蛋白对维持新生小鼠皮层神经元离子通道的正常功能及动作电位的正常发放上起到重要作用,并参与成年鼠皮层神经元的电压依赖性钠电流和持续钾电流的发放。本实验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首次探究了BCL9对神经元电生理特性的影响,这对进一步探究BCL9在脑内的功能,及BCL9参与精神疾病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