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试验于2009~2010年在河北农业大学标本园进行。以国审小豆品种冀红8937为材料,采用叶面喷施的方式,分别利用多效唑(C1)和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己杨酸酯(C2)各设三个浓度(100ppm、200ppm、300ppm分别以B1、B2、B3表示)在小豆的3个生育时期(分枝期、初花期、盛花期分别以A1、A2、A3表示)喷施,以水为对照。研究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小豆农艺性状、生理生化特性及产量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于2009~2010年在河北农业大学标本园进行。以国审小豆品种冀红8937为材料,采用叶面喷施的方式,分别利用多效唑(C1)和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己杨酸酯(C2)各设三个浓度(100ppm、200ppm、300ppm分别以B1、B2、B3表示)在小豆的3个生育时期(分枝期、初花期、盛花期分别以A1、A2、A3表示)喷施,以水为对照。研究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小豆农艺性状、生理生化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寻找喷施的最佳时期及最佳浓度。结果表明:1.对小豆株高的影响分枝期喷施后第22d,2
其他文献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是阐释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重要途径之一,酵母、果蝇、线虫以及人类蛋白的大规模相互作用图谱已相继完成。水稻(Oryza sativa)是重要的农作物,也是单子叶植物发育研究的模式生物。但是,现今水稻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仍然很少,预测和构建水稻蛋白质互作数据库意义深远。通过整合BioGrid、DIP、MINT、IntAct、CYGD、BIND和TAIR七个蛋白质相互作用公共数据库中酵母、线
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预测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组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已经成为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最为热门的领域之一。因此,我们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整合同源相互作用信息,对水稻(Oryza sativa)的蛋白质相互作用进行了预测,获得了76585对相互作用,共涉及到5049个蛋白质。为了深入研究水稻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结构与功能,我们对得到的相互作用网络进行了基因表达谱、GO注释、亚细胞定位等生物信息学分析
提高作物氮素利用效率对保障全球粮食安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围绕作物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已成为植物营养遗传学研究的热点。植物分子生理学研究结果显示,寡肽转运蛋白(OPT)参与了植物氮素吸收转运与利用,对植物氮利用效率提高有着显著的影响。本论文以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玉米为研究对象,选用目前常规育种广泛使用的骨干自交系掖478及以其为背景的3个导入系IL8、IL26、IL65为试验材料,采用RT-PCR克隆
导入系(Introgression Lines,ILs)是利用多代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构建的永久定位群体,是进行QTL遗传分析的理想材料。与传统的定位群体相比,单片段导入系具有遗传背景清楚、群体遗传稳定、QTL定位和鉴定的精确度和灵敏度高、QTL遗传效应分析准确等优点。鉴定玉米产量相关性状基因位点及包含有利等位基因的导入系,可为了解产量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及针对玉米自交系产量性状的分子设计提供参考
谷子一度是我国的主粮作物,但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玉米、水稻杂交种和矮秆小麦的推广,单产得到大幅度提高,使谷子这种环境友好型作物由全国的主栽作物变为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区域作物。谷子具有杂种优势早已被科技界所认识,我国谷子杂交种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但因为一直延续玉米和水稻的研究路线,谷子杂种优势一直没有突破。张家口农科院赵治海研究员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始抛开经典的三系利用“质核互作”不育途径,
在大田条件下,以南疆主栽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 L.)品种(系)为材料,分析了整个生育期的生长发育、同化物积累动态及水分生理指标的空间变异规律和生理生化特征,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得出了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海岛棉棉株生长过程自身调节能力较强,单株成铃数较高。叶面积空间变化特征为:中部>上部>下部,各品种表现为:YX-193 >AC-599> XH-2
本试验于2010年在新疆塔里木大学农学试验站进行,供试棉花品种为杂交棉兆丰1号,研究两种移栽棉在不同密度下群体质量质量指标,结果如下:1、移栽棉群体株高、茎粗、果节量、果枝量均呈“S”型变化曲线,群体叶面积指数与铃叶比随时间推移均呈现出先增高再减小的变化趋势,最大叶面积指数值出现在7月15日前后。穴盘移栽棉不同处理间差异较裸根移栽棉明显。各性状间出现较大差异的时期出现在6月10日之后,6月10日后
在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倍受关注的今天,随着转基因抗虫杨和转基因抗虫棉推广面积的逐年加大,研究转基因杨树和转基因棉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可能影响越来越迫切,尤其是将转基因杨和转基因棉组成的复合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目前在国内外还是空白。本文通过对由对照杨树(ⅠY)和对照棉田(ⅠM)、对照杨树(ⅡY)和转基因棉田(ⅡM)、转基因杨树(ⅢY)和对照棉田(ⅢM)、转基因杨树(ⅣY)和转基因棉田(ⅣM)组成的
由小麦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 Eriks.)引起的小麦叶锈病是影响世界小麦稳产高产的重要病害之一,也是影响我国小麦生产的重要因素。抗叶锈病基因的应用成为防治该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45来源于日本小黑麦,目前我国尚无关于克服该基因的叶锈菌株的报道,因此,Lr45为我国小麦叶锈菌有效的抗病基因,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本研究通过分子标记以及抗病相关基因克隆的方法
为比较不同年代玉米品种根系在土壤中的时空分布及其与土壤养分(氮磷钾)变化的关系、植株生长和养分吸收特性、以及养分在体内的循环和分配的差异,选取我国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的六个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白马牙、金皇后、中单2号、唐抗5号、农大108和郑单958)为材料,在田间相同密度和相同施肥量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早期玉米品种相比,现代品种的发育进程较慢,生育期更长,叶面积大,叶片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