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博科夫创作中的“彼岸世界”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anzi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彼岸世界是渗透在纳博科夫几乎所有文学作品中的独特现象。纳博科夫关于“彼岸世界”的想象,决不限于仅仅关注“艺术超尘绝俗的层面”之上的“人类灵魂那隐秘的深处”,而且还是作者心向往之的祖国俄罗斯的具有形而下意义的彼得堡方式的呈现。“彼岸世界”作为一个最重要、最终极的具有统领性意义的存在,成为纳博科夫“灵魂中的秘密”,并在作家一生的创作中形成了一个完整而融合的体系。   本论文的第一部分从纳博科夫的作品入手,挖掘了其华丽的外表形式下潜藏的实质内容,勾勒出其笔下若隐若现的独特的彼得堡形象——这个作者心中“看得见”彼岸世界。此部分根据纳博科夫描绘彼得堡的不同方式,分为“想象彼得堡——‘存在的决定性证据’”、“彼得堡的‘暂时替身’——欧洲城市”以及“幻归彼得堡——‘重回失去的天堂’”等三小部分,旨在揭示:作品中流露出来的情感传达出了纳博科夫对俄罗斯的深情和眷念,隐现出俄罗斯那母亲般的形象,又夹杂着归国无望的无可奈何的感叹。   对彼得堡形象“原画复现”式的刻画,再现了纳博科夫“梦里还乡,昨日重现”的真实感受,同时也与现实此岸的混乱、虚假与孤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论文的第二部分重点分析了被纳博科夫称作“灵魂的栖居地”的彼岸世界的模糊存在的形态。纳博科夫通过描摹一系列二元悖论共存的虚假、孤独的世界,通过“向生的死”这样一种营救方式,勾勒出一方乌托邦式的边缘世界:它被纳博科夫抽象为真理和正义、艺术的永恒、精神的和谐与共鸣、美与爱温柔相惜、以及对所有生灵的同情和怜悯统统包涵在其中完美的世界,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人性美德;   它超脱于人的生死之上,是灵魂的栖居地。   纳博科夫笔下的“彼岸世界”在他独具个人色彩的艺术手法当中完美地显现出来,在对细节的推崇、转喻与隐喻的融合以及对记忆的创造性改写的过程中一再重复呈现作者的彼岸世界的想象。本文的第三部分简要分析了作为纳博科夫彼岸世界理念的承载体的艺术表达方式,进一步加深对彼岸世界的理解。   “彼岸世界”作为纳博科夫一己的信仰,是他的生命诉求所在,这一概念浸润着纳博科夫式的诗性特征和明显的超验色彩。  
其他文献
董立勃的小说创作在新世纪到来后的2003年获得了“爆发式”的成功,从评论家到普通读者以及各种媒体都给其以很高的赞誉。曾经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疆作家为何能够一举成名?他的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桐城桂林方氏家族,作为皖地一名门望族,是明清两朝数百年间非常引人瞩目的文学世家。方氏门人在易学、理学、文学、诗词、哲学,甚至自然科学方面都有着卓越成就,对当时和后世有着
综合考虑弹性力、毛管力和重力的影响 ,建立了非均质层状砂岩油藏周期注水数学模型 ,提出了一种新的流动系数取值方法 ,并导出了相应的数值解 ,能够准确描述停注过程中毛管力
建立了裂缝性砂岩油藏周期注水数学模型 ,分别给出了数学模型的数值解和解析解 .应用该模型进行了周期注水模拟计算 ,分析了裂缝与基质孔隙度比值、油水粘度比、基质毛管力、
采用Ontario-Hydro法和30B法对2台配备有不同SCR装置的600 MW级机组烟气中汞的存在形态及分布进行测试.从结果看,2台机组尾部烟气中汞排放浓度均小于5μg/Nm3,满足国家现行汞
期刊
@@
初中学生在学习写作文的时候,有时会觉得写作文非常困难。他们觉得自己的英语基础差、词汇量少,自己想表达的东西根本无法用英语的方式完成表达;觉得英语写作很困难,有些学生
为了保证数据仓中数据的安全,POSC在DAEF中定义了工具管理函数,实现对用户权限的管理.在POSC的样本实现中,并没有给出这些函数的具体实现.用G++作为开发工具,采用面向对象的
针对某电厂600 MW机组的干式排渣系统进行了应用试验,通过测量锅炉排烟温度、飞灰含碳量、炉渣含碳量、炉渣冷却风入炉温度、排渣温度、排渣量等参数,研究了干除渣系统对锅炉
期刊
@@
为了保证数据仓中数据的安全,POSC在DAEF中定义了工作集管理函数,而在POSC的样本实现中,却没有给出这些函数的具体实现.分析了Epicentre模型在Oracle上的投影技术,用G++作为